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针对福建省鲜食大豆生产上品种更新换代慢、良种紧缺问题,以浙鲜 3 号为母本、K 丰 77-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多代定向选择,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 12 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定性好等特点,于 2022 年 7 月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豆 20220001,适宜在福建省大豆产区春季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2.
菜用大豆食味品质与代谢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相关,为研究菜用大豆籽粒代谢物间的相关性,以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6号为材料,采用气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时期籽粒的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102种代谢物中,有机酸36种,其次为氨基酸21种、多元醇11种、糖9种、磷酸7种、胺类5种、脂肪酸和核苷酸各4种、其它物质5种;对这9类代谢物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氨基酸与有机酸、糖及其它类代谢物均成负相关,与多元醇、磷酸、胺、核苷酸以及脂肪酸均呈正相关,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9种糖类代谢物相关分析表明蔗糖与葡萄糖和果糖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1种氨基酸的相关分析表明除蛋氨酸与半胱氨酸、焦谷氨酸与蛋氨酸和谷氨酸负相关外,其它氨基酸均两两正相关,此外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以及焦谷氨酸与其它20种氨基酸的相关性较弱;阿魏酸等6种酚酸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苯甲酸与其它5种酚酸相关性均不显著;阿魏酸与没食子酸、奎尼酸和莽草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芥子酸呈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与奎尼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奎尼酸与莽草酸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菜用大豆品质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6年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交大127’‘闽豆7号’鲜豆荚产量较对照‘毛豆3号’增加4.65%、1.76%,标准荚产量增加11.88%、0.65%,建议参加生产试验;‘兴化豆1号’鲜豆荚产量较对照增加3.82%,标准荚产量较对照增加13.11%,建议续试;‘早熟王’‘浙鲜1027’较对照减产11.69%、1.68%,建议退出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种丰产性与稳产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我省大豆育种单位针对大豆生产对品种的要求,陆续育成一些优质高产春大豆新品种(品系),有的品种已在生产上示范种植。为鉴定这些品种在我省各大豆主产区的产量表现及适应能力,2002年春季,福建省种子总站组织了多点联合鉴定试验。本就其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以期为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省近年来选育出的春大豆新品种进行筛选及栽培要素研究结果:“泉豆261”和“福豆181”适宜在福州以南种植,“明引3号”在闽南表面迟熟,不适合福州以南种植;“泉豆261”和“福豆181”均比“莆豆8008”增产显著,以hm^2种植45.0万株,每hm^2施75kg氯化钾 150kg尿素为最优栽培要素组合。  相似文献   
16.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我国北方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据在北京市调查,每年苗木被害率可达70%,防治又较困难,采用40%氧化乐果1:800倍液喷洒,需喷6—8次,才能控制。1982—1984年采用白杨透翅蛾性引诱剂反3、顺13-十八碳二烯醇对成虫发生期进行监测,可准确地预测成虫发生期在北京地区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初期,直至10月中旬结束,历期可长达5个月之久,并测到有第二代成虫的出现。性诱与化防相结合,不仅减少喷药次数,有利于改善环境和保护天敌,而且提高防治效果,每亩在不喷农药的情况下可挽回损失95元。诱芯采用200μg剂量即可,诱捕距离可达100—200米。在整个成虫羽化期不必更换诱芯。  相似文献   
17.
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系8137-1138137-113系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以普通甘蓝型油菜品种西南302作母本,原西德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甘蓝型品种洛雷斯作父本选育而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系。该品系具有早熟、优质、丰产、抗寒、抗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并...  相似文献   
18.
加工出口型毛豆秋季繁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适于发展毛豆生产,在春大豆播种面积中适当提高毛豆比例,可大大增加经济效益。1996-2002年我省常年种植面积0.8万~1.0万hm2,平均667m2鲜荚产量400kg左右,高产栽培的可达600kg,年加工速冻毛豆600万~700万kg,是我省加工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目前,毛豆主栽品种(如毛豆292、毛豆2808、毛豆75等)属春播类型,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多年来生产上一直存在着供种困难问题,经几年的试验探索,我们采用夏收种子秋繁作翌年春季用种的方法,但秋季繁种,若栽培不当,也会严重影响籽粒产量。一般秋播全生育期仅7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出一些菜用大豆新品系,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为了进一步鉴定这些新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及生育特性,2004年在本所试验场进行了新品系比较鉴定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8年在本所幼龄枇杷、龙眼园进行,设套种科杂1号(覆盖区)和不套种(非覆盖区)两种处理.科杂1号的种植、管理按正常要求进行,在科杂1号第2次开花期(8月15日)和鼓粒期(10月7日)分别按5点取样法对夏季和秋季果园杂草进行田间调查,每点1 m2,重复5次,调查杂草的科目、种类、株数及鲜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