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10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胡柚套种西瓜复合经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柚套种西瓜复合经营技术胡柚是果树家族的一个新品种。其果实大,品质优,深受广大林农所喜爱,在浙江省有广泛的栽培和苗木培育。而西瓜又具有耐旱性强、忌积水等生态学特性,很适于在南方林区的坡地上种植发展。鉴于此,我们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理论,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2.
秃杉引种区气候适应性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尤溪县十年来的气候条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尤溪县种植秃杉适宜度进行评判,结果表明秃杉可在尤溪县引种,此方法可为各个地区的今后林木引种提供一种较好的决策途径,对不断扩大林木种植范围具有重要的观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杉木造林密度生长效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五种不同造林密度杉木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木和优势木胸径均随着密度增大而明显减小;树高随着密度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但不明显;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林分现存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应控制在1875~3750株/hm2,培育大径材应控制在1875~2805株/hm2.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目标树经营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14年生杉木中龄林为对象,设计目标树经营(TM)、目标树施肥经营(TF)、传统经营对照(CK)3种经营模式,开展目标树经营对杉木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M、TF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年均增量,其中,杉木单株材积年均增量分别显著增加0.030 6、0.031 6 m3。目标树经营模式显著影响0~10 cm土层肥力指标,均呈现出TF>TM>CK。其中,TM模式下的土壤水解性N、有效P、速效K分别比对照增加7.1%、9.2%、24.9%,而TF模式下分别增加15.2%、9.5%、30.7%。同时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综上所述,目标树经营模式能够改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提高杉木的生长质量,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凋落叶多样性对其持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鲜的尚未分解的木荷、火力楠、乳源木莲、楠木、杉木凋落叶组合为杉乳楠(SRN)、杉火楠(SHN)、杉火乳(SHR)、杉火乳楠(SHRN)、杉火乳楠荷(SHRNM)凋落叶多样性组合,以杉木凋落叶(S)为对照,采用室内浸水法,探究6组凋落叶多样性组合之间持水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各组凋落叶多样性组合的最大持水率大小关系为SRNSSHRSHRNSHRNMSHN,最大吸水速率的大小关系为SSRNSHRSHRNMSHRNSHN;各组凋落叶多样性组合的失水率均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失水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减小,最大失水率的大小关系是SSRNSHRNSHRSHRNMSHN,最大失水速率大小关系为SRNSSHRNSHN=SHRNMSHR;失水试验24h后,各组凋落叶多样性组合的含水率由大到小为SHRSRNSHRNMSHRNSSHN;凋落叶多样性组合中各树种凋落叶之间对水分的吸收与流失均无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发现,持水率、失水率与时间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表示,吸水速率和失水速率符合幂函数关系。综合比较6组凋落叶多样性组合的持水性能,SHR与SRN凋落叶多样性组合的持水性能较好,可以更好的涵养水源。  相似文献   
46.
为筛选出适宜在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推广的杉木良种,选择5个杉木良种(福建尤溪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福建洋口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广西融水第1代种子园实生苗、洋020无性系组培苗、福建沙县本地种源实生苗),在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开展不同杉木良种、不同坡位造林对比试验,造林后12 a对不同杉木良种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3600 m2的大样地进行调查,对杉木老龄林群落的种—面积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巢式样方法与组合样方法所绘出的群落所有木本植物的种—面积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种—面积曲线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方法与不同层次的种—面积曲线均呈现出物种数目随样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群落所有木本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的最小取样面积在(1000~1200)m2、(700~900)m2和(1200~1300)m2;遴选出拟合杉木老龄林群落所有的木本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种—面积关系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48.
马尾松扦插育苗及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4—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马尾松扦插育苗及其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圃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剪顶高度在8cm为宜,每公顷可产600万根合格的穗条。培育扦插苗可先于12月15日至翌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植到苗圃培育,平均苗高可达22 6cm,地径0 44cm,当年可出圃造林。用此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试验表明马尾松扦插苗是可以用于生产性造林的。  相似文献   
49.
多代连栽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的闽北林区,选择不同栽植代数、不同立地及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进行多代连栽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长力影响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多代连栽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有较大影响。随栽植代数增加,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平均木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及林分净生产力均呈逐代下降趋势,表现为1代>2代>3代,其中2代16地位指数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林分生物量比1代下降1 45%~11 68%;3代杉木比1代下降17 44%~60 53%,比2代下降16 23%~55 31%,多代连栽导致了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明显衰退。  相似文献   
50.
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试验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量、生物量、树冠结构与根系分布等性状的测试表明:3树种扦插苗造林的林木生长与实生苗造林一样,仍然显示速生高产的性状。其中马尾松对比试验表明,扦插苗的造林成活率、5年生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实生苗造林分别提高27 5%、14 1%、30 1%、85 7%。说明3树种利用扦插苗造林,发展短周期速生高产无性系林业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