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29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91.
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红壤侵蚀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氮沉降响应更加敏感.本文以芒萁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氮添加水平的模拟试验,探讨氮沉降对红壤侵蚀区土壤理化特性和芒萁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与全磷含量,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及全氮含量,对全碳与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92.
轻简栽培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关键筛选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再生稻产量与植株性状间的关系,为适宜轻简栽培再生稻品种的选育和筛选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以5个重穗型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轻简栽培方式,设置3个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考查农艺及穗部性状,测定并计算SPAD值衰减指数、再生芽出鞘率、热能利用率和日产量。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再生稻产量构成与形成特点,解析性状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而确定再生力关键因子。【结果】轻简栽培方式下,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受千粒质量、结实率和颖花量间接作用的累加效应,对产量贡献最大,因而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再生稻产量与头季稻株高、结实率、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0.63,0.54,0.65,说明筛选和选育再生力强、植株高度适宜、生产量大的高结实重穗型杂交稻品种是保障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的前提。SPAD值衰减指数与再生稻产量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82,其偏相关系数也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衡量再生稻品种产量高低的关键指标。1周、2周再生芽出鞘率与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3,决定系数均达68%以上,是决定再生力的关键因子。日产量和热能利用率由两季总产间接计算而来,与再生稻产量间相关性极显著,可作为再生稻品种筛选的关键指标。所建产量模拟模型对再生稻产量的预测精度均达85%以上。【结论】轻简栽培方式下再生稻的增产因素是有效穗数,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不同时期鉴定再生力的关键筛选指标分别为前期头季稻的SPAD值衰减指数、中期再生稻的再生芽出鞘率,以及收获后期的日产量和热量利用率,所建产量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93.
海鲜菇菇渣复合红泥土基质对西瓜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海鲜菇菇渣复合基质对西瓜穴盘育苗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用于西瓜育苗的基质配方。试验分别用3~5 mm、3 mm两种粒径的海鲜菇菇渣,按照不同比例与红泥土复合,并进行西瓜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不同基质下西瓜苗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基质中海鲜菇菇渣体积比例的增加,西瓜苗的成苗率、干物质积累、壮苗指数等指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当基质中菇渣体积比例超过70%时,西瓜苗各指标有所下降;复合基质中菇渣比例为60%~70%时较为适宜于西瓜穴盘育苗,且大粒径菇渣较小粒径复合基质更有利于西瓜苗的生长。海鲜菇菇渣复合红泥土基质可用于西瓜穴盘育苗,建议使用大粒径海鲜菇菇渣∶红泥土=7∶3的配方进行西瓜育苗。  相似文献   
494.
挖掘水稻产量潜力是水稻研究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水稻头季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养分等条件下萌发成蘖,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在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能够保证水稻产量与双季稻基本持平,对于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已报道的水稻再生力相关QTLs位点,发现水稻再生力相关的QTLs位点贡献率偏低,相关研究不深入,与生产联系不紧密;总结了水稻再生力评价标准的现状,发现前期头季稻的SPAD衰减指数、中期再生稻的再生芽出鞘率以及收获后期的日产量和热量利用率是评价水稻品种再生力的重要指标,可用于筛选强再生力的水稻品种;概括了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再生稻的培育应聚焦优质、高产、抗病等水稻重要性状及强再生力相关性状,利用多组学分析挖掘新基因及其优异自然变异,开发功能分子标记,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分子模块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强再生力水稻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495.
为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和稀土肥浓度对金银花叶片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究稀土肥对其抗旱性的影响,本文以四季金银花为材料,设置不同PEG-6000浓度和稀土肥浓度,测定金银花叶片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金银花的叶长、叶宽、叶厚、叶面积均下降,比叶面积和叶组织密度上升,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整体上低于对照,SPAD值显著低于对照(P<0.05),CAT、POD、SOD酶活性和MDA、Pro含量上升,说明金银花能够通过调节形态特征来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并能够有效调动渗透调节物质,防御膜质过氧化,适应干旱胁迫;(2)稀土肥对金银花的抗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够促进其形态发育,调节叶绿素和渗透调节物质,促进其抗旱性增强。  相似文献   
496.
为探讨大口黑鲈蛙病毒(LMBV)的分子流行规律及在感染后的组织病理变化,实验对2019—2021年采集的723份患病大口黑鲈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结果显示,LMBV的阳性率为63.62%,挑选阳性样品接种鳜脑细胞(Chinese perch brain cells,CPB),共获得93株LMBV。通过对分离株MCP、ATP酶、DNA聚合酶和甲基转移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发现上述基因在LMBV分离株中均保守,其中MCP、ATP酶基因一致性均为100.0%、甲基转移酶基因一致性为99.7%~100.0%、DNA聚合酶基因一致性为99.8%~100.0%。选取1株LMBV毒株感染健康大口黑鲈,采用qPCR方法对不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口黑鲈蛙病毒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胃、肠和脑等组织中均有分布,人工感染LMBV后的前5天病毒载量逐步升高;感染后第5天,心脏中病毒载量最高(9.5×105个/mg拷贝),脑组织中病毒载量最低(2.9×102个/mg拷贝)。组织病理结果表明,LMBV可导致大口黑鲈多种组...  相似文献   
497.
内10优718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福恢7185与内香10A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在2017—2019年长江上游国家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群体整齐、熟期较早、米质优(达部颁3等)、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经田间和室内稻瘟病抗性鉴定,内10优7185对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均表现为抗病。人工模拟老化处理(42℃下处理28 d)后再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其发芽率达72.00%,表现出较强的耐贮藏性。  相似文献   
498.
499.
[目的/意义]伴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在科研用户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通过对情境与认知视角下科研用户信息搜寻的行为过程、心理特点及影响机制的研究,以期为科研用户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内容进行丰富和扩展研究思路,构建适合科研用户需求的服务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从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的双重角度、以学术自我效能感和行为意向为研究视角构建科研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科研情境和环境及认知心理和态度两个因素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为直接,其次则是认知心理和态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自变量的类型有待丰富,并对部分预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未进行完整分析。  相似文献   
5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