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东省典型覆膜作物地膜残留情况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阐明山东省地膜污染现状及地膜残留系数,2011—2014年采用问卷调查及取样检测方法对山东省典型覆膜作物(棉花和花生)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地膜残留系数,以期为山东省残膜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0个调查地块的土壤耕层地膜残留量范围介于5.33~46.99 kg/hm~2,平均23.91 kg/hm~2,未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地膜污染状况较轻。统计分析表明,农田土壤地膜残留量与地膜厚度呈反比,与覆膜年限呈正比;与壤土区相比,砂土区地膜残留风险较小。受地膜厚度、覆膜年限、覆膜比例和土壤质地的综合影响,花生和棉花种植区的地膜残留量相当。3年的定点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和花生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13.02%和8.56%,维持生产和地膜回收现状不变的情况下,两种作物的种植年限分别超过21年和19年,地膜残留量将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成为残膜污染区域。因此,不能忽视地膜残留的防治工作,要以预防为主,注重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7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对油菜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POD、硝酸还原酶活性、根活力、细胞膜透性和Vc、总糖含量等一系列生理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烃浓度低于500 mg/kg时,对油菜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油菜产量、株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而且这个浓度时对油菜品质的影响也很小,但是当石油烃的浓度超过500mg/kg时,随着浓度的加大,对油菜的伤害也越来越严重了,表现为油菜产量、叶绿素含量、根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幅降低,细胞膜透性和POD大大增加,而且品质也随之下降.综合各项指标,石油烃对油菜的临界浓度暂定为500mg/kg.  相似文献   
73.
氮素对大蒜产量影响和氮素供应目标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设6个施肥处理5个氮素水平,研究了氮素对大蒜产量的影响以及该条件下土壤氮素平衡等。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的产量随之增加,MN1~MN4处理大蒜分别增产25.4%~40.2%。施氮240kg/hm2的MN3处理为该试验条件下的适宜用量。在大蒜整个生育期,土壤有机氮表观矿化量为N 134.5kg/hm2、有机肥净矿化量为N 34.2kg/hm2。大蒜在苗期、鳞芽花芽分化及蒜薹伸长期、鳞茎膨大期氮素的供应目标值应为N 158.6、128.0、211.6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氮素的损失增加,MN1~MN4处理分别损失32.0%~40.4%。单位氮素投入所获得的收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少,MN1~M4处理每投资1元钱的氮肥分别可获得97、67、51、35元的收益。大蒜施肥在注重产量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
报废火药水解产物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新型肥料,来源于报废火药的回收再利用。为了研究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的影响,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与小麦生长代谢和抗逆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成分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均有利于小麦生长和耐高温。其中,T8处理的效果最好;T1处理中因为含有氮元素,比对照显著增加了硝酸还原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T2中含有微量二苯胺,提高了抗氧化物酶活性、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综上所述,报废火药水解产物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提高小麦的耐高温性,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环保的新型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5.
为了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大田试验,在山东省桓台县小麦一玉米轮作区,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FP)相比,优化氮肥(OPT)、两种控释氮肥(CRF+OF和CRF)措施均可提高小麦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OPT+OF)能够提高经济系数及千粒重,但产量较低,应重视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比.此外,4种措施的应用都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显著减少0-120 cm土体中硝态氮的残留,从而降低对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经济效益分析表明,OPT及CRF两种措施,分别比农民习惯施肥增收744.68元/hm2和883.02元/hm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施氮量减少30%的优化施肥和施氮量减少53%的控释氮肥措施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更合理,是值得推荐的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76.
利用胜利油田开采区的含油污泥,对山东省三种主要类型的土壤混入不同含量的含油污泥后造成的微生态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角度评价了含油污泥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其微生物区系和部分土壤酶活性受不同含量的石油污染物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棕壤的微生物区系受土壤总石油烃TPH(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的变化影响较小,对石油烃造成的微生态影响的修复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首要选择土壤类型。石油烃含量对三大类微生物类群变化的影响,以放线菌最为显著,当土壤石油烃含量为500mgkg-1时,潮土、褐土和棕壤的放线菌总数分别下降了80%、85%和89%,石油烃含量对褐土和棕壤真菌数量的影响较小。三种类型土壤淀粉酶和脲酶酶活性随石油烃含量的变化表明,潮土和褐土的淀粉酶酶活性受石油烃含量影响显著,可以作为这两类土壤石油污染程度的敏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7.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160只体质量相近的0日龄吉林白鹅和农安籽鹅为试验动物,每个品种随机分为4组,饲喂以NRC标准为基础配制日粮,分0~4周龄和5~8周龄2个阶段饲养。通过屠宰试验和RT-PCR方法对鹅的MC4RmRNA在胸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进而比较不同遗传基础鹅MC4R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MC4RmRNA表达量与屠宰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吉林白鹅胸肌、腿肌MC4RmRNA表达量高于农安籽鹅,吉林白鹅活体重、胸肌重、腿肌重、日增重均高于农安籽鹅。  相似文献   
78.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成为普遍问题。为了摸清山东省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通过调查取样分析,对本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地下水NO3--N含量总体较低,平均为7.4mg.L-1,仅有2%的地下水超过了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地区之间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临沂市NO3--N含量最高,达10.6mg.L-1。受降雨影响,雨季后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下降。农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影响较大,在粮田、设施菜地、露天菜地、果园4种类型中,设施菜地影响最大,NO3--N达到13.1mg.L-1,其次为果园。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NO3--N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平均值出现在埋深20~50m的地下水中,达8.5mg.L-1。  相似文献   
79.
生姜的营养特性及钾对生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丘生姜为试材,研究了生姜不同生长期的养分吸收特性,以及不同钾水平对生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姜对钾素的需求最多,每生产1 000 kg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6.1 kg N、2.36 kg P2O5、9.4 kg K2O。K3处理〔K2O 70 kg?(667 m2)-1〕的生姜产量最高,但与K2处理〔K2O 50 kg?(667 m2)-1〕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产量和施肥量的拟合曲线获得最高产量的钾肥施用量为60 kg?(667 m2)-1,综合考虑不同钾水平对生姜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得出本试验条件下生姜周年生产的钾肥(K2O)投入量为667 m2 50~60 kg比较适宜,同时适宜的氮钾比例为4∶5~4∶6。  相似文献   
80.
影响夏季鹅舍潮湿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是水禽,具有喜水的生活习性。习惯在水中嬉戏、觅食和求偶交配,每天约有1/3的时间在水中生活,只有在产蛋、采食、休息和睡眠时才回到陆地。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养鹅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所以很多人产生误区,认为在鹅的养殖过程中,潮湿对鹅没有影响,其实不然,鹅和其他畜禽一样,潮湿对鹅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容易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繁殖。相对冬、春季节鹅舍防潮来说,夏季的防潮工作要好开展一些,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