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1篇
  2022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叶色突变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克隆为研究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等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常规粳稻镇糯19杂交后代中分离出一个低温移栽后叶色转成白条纹的自然变异突变体,命名为wltt (white stripe leaf after transplanting at low temperature)。成熟期测定野生型和wltt的主要农艺性状,分别在苗期、移栽后15 d和同时期直播条件下测定新生叶片的色素含量并观察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将wltt和野生型正反交进行遗传分析;用wltt与籼稻9311杂交产生的F_2作为定位群体进行基因定位;采用RT-qPCR分析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在野生型和wltt中的表达水平。【结果】wltt突变体在苗期表现正常绿色,移栽15 d后心叶出现白条纹叶表型,至分蘖末期心叶叶色恢复;而不经移栽,突变体不会出现白条纹叶。人工模拟实验表明该表型是由低温条件下根损伤引起的。与野生型相比,wltt突变体移栽后的新生叶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下降;同时株高变矮,穗长、剑叶长和每穗粒数均显著降低。叶绿体的超微结构显示,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仅少数细胞含有正常的叶绿体,其余大部分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中部分光合系统相关基因和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的14个基因表达也下调。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wltt突变体/9311的F_2群体,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2染色体着丝粒附近853kb区间内。目前,该区间内没有叶色相关基因的报道。【结论】WLTT是低温条件下移栽调控叶片转色的关键基因,在叶绿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084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协青早A与镇恢084组配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084,具有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熟期适中、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  相似文献   
43.
粳稻优质食味相关性状的组群比较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江苏省2006、2007两年粳稻区试的6个试验组别按食味分值分为优质群和普通群,对主要品质理化指标及产量增幅进行了组群比较(t检验),结果表明:食味品质与营养、外观、蒸煮等品质指标有显著的关系,即较低的蛋白质含量、较好的外观品质、适宜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较高的胶稠度有利于食味的提高,但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优质群在不同年份,食味品质与其相关品质理化指标的关系密切程度存在差异;优质群的产量增幅与普通群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因此,优质食味可以与加工、外观、蒸煮品质的优质指标协调统一,在当前的产量水平下注重优质食味的选择对产量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讨论了优质食味品种适宜的选育策略。  相似文献   
44.
高温对大面积应用杂交籼稻组合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当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27个杂交籼稻组合进行高温处理,各组合的结实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结实率降幅小于40%且结实率大于60%的组合有11个,仅占总组合数的40.7%。减轻和避免水稻生产中的高温危害,品种(组合)的选择仍是关键措施之一。研究结果还表明:杂交组合的耐热性与配制组合的双亲有关。  相似文献   
45.
播期和栽插密度对Ⅱ优084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播期和栽插密度对Ⅱ优084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指出Ⅱ优084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栽插密度为24万穴/hm2.  相似文献   
46.
用镇籼1A与镇恢084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镇籼优184,具有品质优良(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天丰优084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5月1、11、21、31日共4个播期,12万、18万、24万、30万、36万穴/hm^2共5个播种密度进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天丰优084在苏南地区湿润育秧的合理播期为5月上中旬,不宜迟于5月下旬;在肥力水平中上的田块,天丰优084的合理密度为24万穴/hm^2。[结论]为天丰优084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杂交籼稻新组合镇籼优14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籼优146是以镇籼1A为母本,镇恢46为父本配置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综合农艺性状突出、品质优良、高产稳产,对白叶枯病、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于2014年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镇籼优146区试和示范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9.
高产优质抗条纹叶枯病新品种镇稻99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稻99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粳稻新品种,在生产中表现为高产优质抗条纹叶枯病,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是: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50.
超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II优129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II优129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株型好,穗型大,熟相好。2005年参加安徽省引种试验,平均单产9 229.5 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73%,综合表现居参试组合第1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