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1篇
  2022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籼稻恢复系镇恢084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镇恢084是镇江农科所用自育中间品系91-2156作母本,R19选系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籼型强优恢复系。该恢复系高抗白叶枯病,品质优,株型好,穗型较大,配合力好,与Ⅱ-32A配组而成的Ⅱ优084于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镇恢084于2001年7月获得国家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72.
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相关特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水稻镇恢249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 与镇恢249相比,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低,但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和饱和光强高,光合速率高 值持续期与叶片寿命的比值大。突变体虽然生长量和单穗重较低,但分蘖力增强,成穗率增高,熟期适中,因而仍然具 有每公顷6750kg的较高产量。以上特性决定了该突变体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水稻抗螟虫种质资源的特性及育种利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螟虫种质资源K1高抗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分析其F2群体发现抗虫株与非抗虫株为3:1分离;回、复交组合的抗虫株:非抗虫株接近1:1。表明抗螟虫基因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能够稳定遗传表达。育种实践证明,可以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实现抗螟虫基因的逐步有效转移,对解决水稻螟虫危害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3个粳稻品种和3个籼稻品种进行水稻剪颖后再温汤杀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剪颖后再温汤杀雄的方法只适用于粳稻品种,不适用于籼稻品种;剪颖后杀雄温度43~45℃、杀雄时间3~5 min条件下,可以有效杀死粳稻的花药而对柱头没有影响。剪颖后温汤杀雄方法延长了粳稻杂交剪颖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杂交效率,对粳稻杂交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镇稻18号(曾用名镇稻681)是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食味、高产、抗病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0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有效穗300万~3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5~145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 g左右,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本文介绍了镇稻1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试验试种效果。  相似文献   
76.
杂交中籼稻镇籼优18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中籼稻镇籼优184具有品质优良,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等优良特性.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适期稀播,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匀棵浅栽,提高栽插质量;科学施肥和水浆管理;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77.
镇稻10号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被列为江苏省2010—2011年主推品种和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实施品种(2010—2013年)。为了规范镇稻10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镇稻10号在适宜推广的江苏省沿江、苏南稻区种植的产量指标、产量结构、生育指标和其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为镇稻10号大面积生产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为镇稻12号在水稻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2008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2号和对照武运粳7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6~2007年区域试验、2008年生产试验中,镇稻12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225.0、8865.0、9379.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07%、7.70%、6.50%;高稳系数分别为88.79%、94.48%和93.86%,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剐为4.32%、3.55%、3.07%,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剐为75.0%、100.0%、66.7%,均大于对照.[结论]镇稻1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晚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沿江和苏南等中高产地种植  相似文献   
79.
抗稻纵卷叶螟粳稻新品系选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抗稻纵卷叶螟种质资源K1(粳型)为供体亲本(母本),以农艺性状优良的优质多抗粳稻品种为受体亲本(父本),通过田间自然筛选等手段进行选育,以实现抗虫特性的定向转移。育种实践表明:多亲本杂交可丰富遗传背景、增加低世代(F2代和F3代)群体规模,利用田间自然筛选等措施,有利于抗虫性状与其它有利性状的结合,增加获得优质高产抗病抗稻纵卷叶螟新品系的几率。采用上述方法育成了3个集高产、优质、抗病、抗稻纵卷叶螟于一体的粳稻新品系,经产量鉴定和田间抗虫试验,选育出的新品系产量达到(接近)大面积应用品种的水平,品质达到国标优质米三级以上,田间表现高抗稻纵卷叶螟和抗条纹叶枯病。最后,对抗稻纵卷叶螟种质资源的育种再利用的难度、可能有效的育种策略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
以粳稻品系镇稻413和镇稻629为材料,在辐射诱变后代中发现巨胚突变体,对巨胚性状作了遗传育种分析。结果表明,巨胚属隐性单基因遗传,胚的大小是核基因控制的,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因此,可在诱变的M2世代或杂交F2世代的种子上直接进行巨胚性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