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21篇
  2022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镇籼3A是以珍汕97A作母本,(中9B/内香2B)F8优良株系作父本杂交后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育性稳定,于2018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镇籼优382和镇籼3优134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2.
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相关特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水稻镇恢249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 与镇恢249相比,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低,但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和饱和光强高,光合速率高 值持续期与叶片寿命的比值大。突变体虽然生长量和单穗重较低,但分蘖力增强,成穗率增高,熟期适中,因而仍然具 有每公顷6750kg的较高产量。以上特性决定了该突变体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大量研究表明,稻米食味品质除受主效基因Wx控制外,还受其他稻米食味品质相关基因的影响。为了探明江苏省粳稻不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组合对稻米理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对203份江苏省粳稻预试材料(2015年)的9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发现9个基因位点中仅WxCT、SSIIIa这2个位点广泛存在2种类型的等位基因变异,其他7个位点只有0~3份粳稻含有不同类型的等位基因,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WxCT、SSIIIa基因的遗传效应。研究发现来源于(CT)18的等位基因可能有减少直链淀粉含量(AC)的效应,来源于SSIIIa1的等位基因可能有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GC)的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WxCT、SSIIIa基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且基因间互作效应的方向随基因来源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4.
水稻抗螟虫种质资源的特性及育种利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螟虫种质资源K1高抗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分析其F2群体发现抗虫株与非抗虫株为3:1分离;回、复交组合的抗虫株:非抗虫株接近1:1。表明抗螟虫基因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能够稳定遗传表达。育种实践证明,可以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实现抗螟虫基因的逐步有效转移,对解决水稻螟虫危害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结合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对86个江苏主推常规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产量演变以及优势互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0对SSR标记中41对具有多态性,41对多态性标记共扩增出113个等位基因,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72~1.00,根据遗传相似系数可将86个品种分为3种类群,遗传聚类结果与江淮稻区生态型的划分高度一致。不同年度间Ⅰ、Ⅱ、Ⅲ类粳稻单产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以武运粳7号为代表的第Ⅲ类群品种穗粒结构较为协调。不同类群间品种配组的F_1优势比较显示,穗长和生育期因组合类型呈显著差异,表现出正向的超亲优势,且采用Ⅰ×Ⅲ,或者Ⅱ×Ⅲ的组合类型F_1优势较强,可能是江苏粳稻育种配组较为理想的模式。本研究结果为江淮稻区常规粳稻育种的亲本选择与配组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6.
水稻新品种镇稻14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 -2010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4号和对照淮稻9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8 -2010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镇稻14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 394.20、9 793.50、9 169.50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5.74%、9.87%、6.20%;高稳系数分别为89.78% 、96.56% 、93.70%,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23%、3.27%、2.89%,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别为88.9% 、100%、100%,均大于对照.镇稻14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苏中、苏南及相应中高产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7.
汕优084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汕优 0 84父母本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8.
镇糯19号是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糯新品种,2013年通过审定。该品种株型好,熟相佳,综合抗病性好,品质优良。2a省区试13个点次中,均比对照增产,增产极显著,丰产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89.
"Ⅱ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镇恢084"配置而成的突破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Ⅱ优084经多年鉴定和试验试种,表现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已被江苏省农林厅列为"十五"重点示范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90.
优质水稻新品种镇稻12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稻12号(曾用名镇稻65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4 d左右,株高110 cm左右,有效穗为270万~300万穗/hm~2,半直立穗型,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7 g左右.植株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米饭口感柔软滑润,食味品质好.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和纹枯病.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