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5种药剂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1.8%阿维菌素乳油、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和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5种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成虫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应用试验,毒力指数分别为6000.56、418.16、100、38.58和6.16;田间药效分别为82.61%、65.22%、64.13%、52....  相似文献   
22.
贮存蛋白是昆虫体内一类特异性蛋白质,幼虫或若虫期的脂肪体内合成,并释入血淋巴中。化蛹时经脂肪体摄取,在细胞中以蛋白颗粒形式贮藏,贮存蛋白对成虫的变态发育和生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昆虫贮存蛋白分类和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储存库、参与表皮的形成、载体运输功能及其它功能,进一步分析了贮存蛋白的调节机理。  相似文献   
23.
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海南海口地区洋紫荆和番石榴2种螺旋粉虱寄主,记录2种寄主上螺旋粉虱种群动态、受螺旋粉虱危害植株与未受害植株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种群及数量,探讨螺旋粉虱种群波动对受害寄主植株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种类及数量变动关系。结果表明:(1)螺旋粉虱在海南为害高峰期为4月~9月份,以及11月份;(2)本地螺旋粉虱天敌数量较少,未能对螺旋粉虱达到有效控制;(3)螺旋粉虱的种群波动,不会直接导致受害寄主植株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4)受害与未受害寄主植株上的植食性昆虫年发生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4.
对琼海、乐东、三亚等主要鲜食玉米种植区为害玉米的蛀果性害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南鲜食玉米蛀果性害虫主要有4种,隶属鳞翅目夜蛾科和螟蛾科。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田间为害率最高达72.2%,其次顺序为粘虫、棉铃虫和条螟。  相似文献   
25.
在恒温条件下,测定海南甜菜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甜菜夜蛾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49℃,有效积温为39.72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80℃,有效积温为239.64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02℃,有效积温为61.87日度;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00℃,有效积温为39.63日度。推算出甜菜夜蛾在海南北部的海口市和南部的三亚市的年发生世代数分别为12代和13代,为其在海南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6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当前6种主流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具有优良的防效,药后7d,防效分别为93.13%和94.11%,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15%茚虫威悬浮剂,20%虫酰肼悬浮剂和5%氟啶脲乳油的效果次之;24%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稍差,在生产中应慎用。  相似文献   
27.
海南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的发生量除了受到食料、各类天敌联合作用的影响外,明显受到温度、降水因素的影响。在海南岛每年5-10月,旬平均气温27℃以上,旬降水量50 mm以上,小菜蛾发生受到抑制,田间发生量小;在11-12月至次年1-4月,旬平均气温18~25℃,旬降水量30 mm以下,适宜小菜蛾生长发育,田间发生量大。显而易见,随着旱季和雨季的交替变化,小菜蛾的田间发生量也随着增加或降低。年度间,旱季或雨季提早或推迟,是决定当年小菜蛾幼虫盛发期提早或延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8.
为了明确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幼虫虫粪对其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的影响,采用非选择实验的方法,选用丙酮、甲醇和正己烷3种溶剂对甜菜夜蛾幼虫虫粪中的物质进行提取,然后分别测定3种溶剂幼虫粪便提取物对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和甲醇幼虫粪便提取物对甜菜夜蛾成虫产卵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卵忌避率分别为45.68%和33.21%;而正己烷提取物对成虫产卵的抑制作用不显著。3种溶剂粪便提取物对1龄和4龄幼虫的取食量(面积)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2龄和3龄幼虫的取食行为,其对幼虫的取食抑制率依次为丙酮甲醇正己烷;另外,3种溶剂粪便提取物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可见,甜菜夜蛾幼虫粪便中存在对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9.
黄板对棉田美洲斑潜蝇的诱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具有分布广泛、寄主种类多的特点,因其幼虫潜入植物叶表为害叶肉组织,对植物造成伤害,从而对作物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利用系列色板对棉花田美洲斑潜蝇进行趋性试验,在筛选不同色板诱集效果的基础上,对色板放置高度和位点,以及美洲斑潜蝇上板节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成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存在显著差异,黄板的引诱效果显著好于其他颜色粘板;黄板悬挂于高于棉花冠顶20 cm和放置于棉田中央其诱集效果最好;美洲斑潜蝇在各时段上板数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0.
根据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并在华南菜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