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杂交中稻汕优63再生芽幼穗分系统观察的结果表明,再生芽的幼穗分化始于头季稻齐穗后15d,分化率日增8%,至齐穗后46d结束,幼穗发育平均历时32d,其中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和I,Ⅱ次枝梗分化所需的时间最长,花粉完成期最短。不同节位的芽在幼穗发育各过程和穗长,穗粒数及成穗率存在明显差异,再生稻的叶枕距和穗幼穗发育后期进程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判断再生稻穗发育后期进程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62.
2006-2018年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测度及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开展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为流域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乘算模型、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06-2018年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主导因子。[结果]①2006-2018年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演变趋势为向上开口抛物线的曲线特征,且由“较不安全”向“临界安全”状态转变。②空间上土地生态安全警度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并经历“下降-提高”的过程。③警度空间自相关由“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转变,与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时空格局分布基本一致。④影响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的主导因子为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投入与治理力度、土地利用效率。[结论]未来应优化汾河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环境保护与科研投入力度促进流域的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3.
64.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推广7年来,累计种植面积1.27亿亩,减少农药使用量65万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21亿元转基因作物离我们有多远?6月16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报告大厅里,记者“亲身体验”了一下转基因棉花的鉴别试验。原来,要鉴别某种作物是否是转基因的,可以用类似鉴别酸碱性的试纸条,将其插入一个盛有作物粉末液体的试管中,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试纸条即可鉴别出该作物是否是转基因作物。“我国新近研制成功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抗虫三系杂交棉———银棉2号,是我国第一个国审三系配套转基因抗虫棉。”我国转基因抗虫棉首席专家郭三堆研究…  相似文献   
65.
福建杂交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杂交早稻的组合、施氮量、基本苗和秧龄对产量效应的研究表明:威优64具有最高的产量,杂交早稻每公顷以插基本苗90万、施纯氮量187.5公斤以下为宜;在稀播条件下,35天以内的秧龄均适宜。通径分析表明:杂交早稻要获得高产,必须抓住每公顷有效穗与每穗饱粒数这两个因素,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问达到最大的协调。为此,本文提出了要使杂交早稻每公顷产7500公斤的群体动态、库源关系等指标。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相关分析、协方差分析和偏回归方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福建水稻高产区——龙溪地区1978、1979两年杂交水稻亩产1100斤以上的197块高产田的产量构成因素和群体动态结构,结果如下: 1、汕优2号、四优2号早、晚季都表现产量与总粒数、产量与结实率的偏相关达显著水准。总粒数与结实率、总粒数与千粒重之间成极显著的负偏相关。但总粒数与总实粒数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增加总粒数,即使结实率和粒重有所下降仍然增产。 2、增加总粒数是在一定穗粒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有效穗来达到。 3、汕优2号、四优2号的有效穗与总粒数成极显著正相关,基本苗数与有效穗数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即亩基本苗在1.5—12万范围内,基本苗愈多,有效穗愈多,总粒数愈多。 4、高产田群体的动态结构是按1:3:2的苗、株、穗比例,亩产1400斤的总粒数为2900万(汕优2号)与3100万(四优2号)。  相似文献   
67.
青藏高原种植饲草农田一氧化氮周年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农田土壤一氧化氮(NO)周年排放特征,对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东缘种植饲草(燕麦)农田NO排放通量和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连续定量研究,施肥(F)和不施肥处理(UF)周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80±0.06 kg N·hm~(-2)?a-1和0.18±0.04 kg N·hm~(-2)?a-1,翻耕施肥期和冻融期NO排放显著贡献了全年累积排放量(F和UF分别为85%和65%)。土壤温度、湿度、无机氮和水浸提有机碳含量显著影响N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采用土壤湿度、铵态氮、硝态氮和水浸提有机碳含量作为指前因子的指数方程拟合这些土壤变量对NO通量的影响,决定系数高达92%,能够很好地表征碳氮底物有效性、微生物活性和氧气有效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对NO排放的协同效应,由此得到NO排放通量对表层(5 cm)土壤温度的敏感性指数(Q10)值为2.4(F)和2.5(UF),这意味着全球增温对NO排放的促进效应将远低于施肥量增加对NO排放的促进作用。该燕麦农田NO直接排放因子为0.93%±0.10%,有别于其他区域、全国和全球的平均状况,因此不宜采用缺省排放因子计算高原气候区粗放管理方式下农田NO排放清单。考虑到青藏高原地区降水量存在巨大的年际变幅,未来应加强典型农田NO排放的多年际连续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68.
优质稻主导品种粤晶丝苗2号的选育过程与应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晶丝苗2号丰产稳产性好,在华南3省的区域试验中,产量均较对照品种高,增幅为0.78%~14.04%,主要农艺性状好、米质达国优标准,抗病性强,尤其是稻瘟病抗性好,作为主体亲本,已有1个优质抗病的衍生品种通过审定。粤晶丝苗2号2010年种植面积达9.9万hm2,占广东省常规稻面积的11.3%,2011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区试对照种,在南方稻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三环唑处理下水稻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与抗瘟性的相关性。【方法】室内抑菌活性测定三环唑对稻瘟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温室不同时间点接种稻瘟病菌后施用三环唑,测定其防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水稻受三环唑处理后不同时间点诱导抗性相关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三环唑对水稻稻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接种稻瘟病菌24 h后施用三环唑,仍然能够获得87.2%的防治效果。RT-q PCR结果表明,三环唑能够诱导水稻防卫反应基因Os NH1-1、Os PR1a和Os PR10的表达,进一步选取水杨酸和茉莉酸途径的关键基因进行检测,发现茉莉酸途径的关键基因Os LOX和Os AOS2的表达受到三环唑显著诱导。【结论】三环唑防治稻瘟病并非仅仅抑制了黑色素的合成,三环唑对水稻具有诱导抗性作用,三环唑主要通过茉莉酸途径起诱导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II 干物质生产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