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智慧农业装备依赖进口情况、潜在风险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农业智能装备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智慧农业装备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我国智慧农业装备进口依赖情况以及潜在风险,对我国智慧农业现状突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市场调研、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农业智能装备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我国智慧农业重要装备产品的进口依赖情况,从市场、技术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潜在风险,并从政策、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结果】我国智慧农业装备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农业传感器、大马力农业装备、多光谱成像系统、畜牧智能化装备等重要农业装备产品与技术对国外产品与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大,中高档传感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大马力农机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农林勘测使用较多的光谱相机多从美国、瑞士等国进口,大型畜牧企业的智能装备大多采用整机进口或核心部件进口。我国智慧农业装备进口依赖程度对我国农业企业长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提升都具有不利影响。【结论】抓住当前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势头,从政策扶持、产学研结合、教育培养、基础建设等角度展开智慧农业核心技术与产品、企业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应对风险、促进我国智慧农业装备快速突破和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22.
城市地表尘是城市地表分布最广的污染载体之一,密切关系着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由于其分布范围广、持久性强、潜在长距离运输的特点,地表尘中多环芳烃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潜在的、隐蔽的危害。文中综述国内外城市地表尘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包括地表尘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暴露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等,探讨多环芳烃在多种介质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作用机理,并建立数学模型为城市生态风险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对比了不施肥、施化肥、施芝麻饼肥、芝麻饼肥+化肥4个处理对烟草根际土壤腐殖质总碳、酸解性氨基酸氮和微生物C、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饼肥可使土壤腐殖质含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施用饼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酸解性氨基酸氮含量,与不施肥相比,增幅最大的是中性氨基酸(增加了830 μg/kg)和碱性氨基酸(增加了300 μg/kg),再次是酸性氨基酸(增加了80 μg/kg),而含硫氨基酸含量基本稳定.饼肥与化肥配施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C、N含量,比单施化肥分别提高79.88%~97.14%和29.73%~74.96%.土壤酸解性氨基酸氮与土壤微生物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烟草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C、N含量动态变化不同,反映出土壤微生物C、N在协调土壤C、N供应方面的重要作用,适量饼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平衡烟草C、N营养,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24.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田基础地力提升对于减施肥料和作物稳产高产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该文依托潮土长期定位试验,采用DSSAT(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模型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显著影响冬小麦的农田基础地力产量,18a连续施用氮磷钾化肥(NPK)、NPK配施有机肥(NPKM)、高量NPK配施有机肥(1.5NPKM)和NPK配施秸秆还田(NPKS)的农田基础地力均得到提升,其基础地力产量分别增加了721、1033、2108和1306kg/hm2,增长率分别为29.6%、42.4%、86.6%和53.7%,平均每年提高1.6%、2.4%、4.8%和3.0%,其中以1.5NPKM处理更能有效提高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产量。1991-2008年冬小麦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在36.5%~70.9%,各处理18a年均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42.5%、59.9%、58.9%和52.5%,大小顺序为NPKM>1.5NPKM>NPKS>NPK,说明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更能有效提高农田基础地力产量及地力贡献率。基础地力贡献率与土壤全钾、全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其中有机碳和全氮与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关度最高,说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是潮土区基础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潮土区基础地力的主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5.
污染作物籽实中Cu的分布、结合形态及其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试验方法 ,研究了污染作物籽实中 Cu的结合形态。结果表明, Cu在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分布不均,以富含蛋白质的胚中浓度最高,以粗纤维和纤维素为主的种皮中浓度也较高;在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分布比例最高,脂肪中很少 ;在籽实不同类型蛋白质的分布比例也有差别;谷物经过深加工后, Cu污染可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6.
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5,(20):246-248
城市植物可以有效阻滞颗粒物,改善空气质量.目前,国内外已经积累大量有关不同植物类型累积颗粒物差异性的研究,但是植物叶面滞留颗粒物的含量受到多种气象因子的影响.该研究分别从降雨、风速、行星边界层等角度,阐述了不同气象因子对植物叶面滞留颗粒物含量产生的影响.今后需要加强气候因子对叶面细颗粒物的去除机理研究,有利于了解颗粒物沉积于叶面的动态以及机制;在降雨因素方面应进行长期监测,充分掌握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在降雨作用下的年变化量,有助于建立全面的城市植物滞留颗粒物含量数据库,为今后合理有效利用城市植物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大气污染物与城市植物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7.
【目的】农业遥感是科学的重要分支,既具有很强的交叉学科特征,又聚焦非常明确的行业应用场景,文章从“科技创新—行业应用”结合的角度,回顾农业遥感学科群建设的阶段历程,提出农业遥感学科群发展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内容分析法、对比论证法等方法,对农业遥感学科群建设阶段进行回顾,对农业遥感学科群建设现状进行介绍,对农业遥感学科群发展提出建议。【结果】我国农业遥感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成立国家遥感中心、组建农业部农业遥感学科群等为标志,经历了引进学习、技术攻关、理论技术应用协同发展等3个阶段。“十四五”期间,农业遥感学科群围绕高分遥感机理、土地监测监管、农业灾害监测预警开展“一基两翼”重点科技攻关,以科技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结论】面向未来农业遥感国际学科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农业遥感学科群还需扩充土壤遥感、作物表型遥感等专业实验室,建设区域实验室与科学观测实验站,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深化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高质量推动全国农业遥感创新应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业土地资源监测领域研究态势进行定量分析,系统归纳其发展特征及研究热点,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利用Derwent Data Analyzer(DDA)等分析工具,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1999—2018年农业土地资源监测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力量及研究热点演变趋势等。【结果】(1)1999—2018年,全球该领域论文发表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2006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中,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位居第2、论文总被引频次位居第1、篇均被引位居第2,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在2012年后呈快速发展趋势,发文量及总被引频次位居第3,但篇均被引及发文期刊与其他主要国家/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2)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5的研究机构中,中国有3个,美国有2个,其中最活跃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但从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情况看,美国科研机构远高于中国。(3)研究内容上,农业土地资源监测领域研究热点逐渐从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水分、氮等方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有机碳、镉污染等方向延伸。(4)研究方法上,前期对模型、GIS应用较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数据的多源化,遥感监测成为主导,情景分析及数据同化也成为新的趋势。【结论】目前,美国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虽然后期有较快发展,但其研究竞争力和创新性有待提高。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土壤肥力等是农业土地资源监测领域长期关注的研究热点,虽然逐步外延至对土壤污染、生态系统等方向的监测,但其研究相对薄弱。未来可进一步开展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通过发展多尺度、多技术融合的监测方法,提高农业土地资源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同时应加强对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监测,确保农业土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查燕  赵博  赵琳  陈淇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3):582-587
以美玉(加甜糯)7号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处理(CK,不添加竹炭;T1,1%竹炭;T2,2%竹炭;T3,5%竹炭),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下玉米生长、品质、体内镉积累和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添加竹炭显著提高了玉米生长(株高、穗长、穗粗、穗位高、单穗质量)和品质(籽粒含水率、蔗糖、可溶性糖、维生素C),其中T2处理的最为显著,生长指标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14.31%、33.03%、54.07%、38.18%和43.81%,品质指标分别较CK提高了10.71%、45.16%、26.40%和57.74%。在整个生育期内,添加竹炭可以显著降低玉米体内镉含量及提高土壤酶活性,T3处理的成熟期籽粒镉含量显著降低了53.97%,以T2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研究表明,添加竹炭在显著降低玉米籽粒中镉含量,提高品质及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针对城市易腐餐前垃圾和餐后垃圾加工成的有机肥进行萝卜种植试验,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易腐垃圾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萝卜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氮素投加量的餐前垃圾有机肥处理比纯化肥处理萝卜产量增加22.96%,亩增产445.47 kg;比空白处理增加138.72%,比餐后垃圾有机肥处理每亩增产581.10 kg,增产率为27.74%。餐前垃圾有机肥比餐后垃圾有机肥更能提高萝卜的产量,而餐后垃圾有机肥与纯化肥处理的萝卜产量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易腐垃圾有机肥是化肥减施和有机替代的优质肥料,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