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免深耕"调理剂在稻茬免耕油菜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茬免耕油菜上施用"免深耕"调理剂能明显促进油菜根系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能力,明显改善大多数经济性状,平均增产3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2.
根据信阳1999~2006年稻区油菜产量的统计数列,建立了灰色动态GM(1,1)预测模型,预测2007~2009年豫南稻区油菜产量水平,旨在评价灰色动态GM(1,1)预测模型的效果,并为豫南稻区的油菜生产提供依据.经检验该模型的精度高.回测1999~2006年的结果,拟合率高,拟合结果显示: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2.67%,精度为优(C=0.17,P=1);预测结果表明:豫南稻区油菜产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3.
信阳地区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难关是制约杂交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制种技术难关攻克后,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1 333.3hm2到1988年的2.87万公顷,以后每年以6.67万公顷的速度迅速推广,至2006年的41.87万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5%以上,粮食产量突破500万吨大关,使信阳这个长期粮食不能自给的革命老区解决了温饱而走向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24.
豫南稻区稻作技术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物、典藉为凭依,考述了豫南稻区建国前稻作技术的源流演进;以品种利用、耕作改制为脉络,把建国后稻作技术的历史变迁划分为4大发展阶段,梳理为4大技术主题;并按照现代稻作的要求,论述了豫南稻区稻作技术发展所面,临的6个重大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25.
基层农科院所在发展区域农业中大有作为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文章分析了基层农业科技事业的历史作用、战略作用,论述了发挥基层农科院所作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提出了科技自主创新、创新载体优化、创新源头拓展、创新人才集聚、粮食高产创建、现代农业推进等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26.
郭祯  柳世君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22-24,38
文章主要以信阳市农科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提升战略定位、拓宽发展思路、锁定发展目标、强化能力建设等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并探讨了依附性战略、联盟型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自主化战略等落实基层农科院所战略定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7.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农业科研发展规划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为例,从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支撑能力、科技引领作用、项目带动战略、科技服务水平、区域科技合作六个方面介绍了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地方农业科研事业面临的形势,探讨了"十三五"农业科研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六个发展目标、六个发展方向、六个科研重点和八个精准措施。  相似文献   
28.
试验表明,在稻茬免耕油菜上施周促生长专用肥浸种液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3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解决稻茬免耕油菜的产量不稳定这一难题,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29.
浙丰 2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利用皖鉴 7909与浙 908杂交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弱筋专用小麦新品种, 2003年 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0.
豫南稻区稻作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南稻区包括淮河沿岸、淮南山地、丘陵和南阳盆地,是河南水稻的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左右,占全省85%以上。本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主要实行稻麦、稻油、稻肥一年两熟或稻—肥—稻—麦两年三熟轮作制,部分水田则为一年一季稻作。豫南稻区既属于“华南、华中中籼型”,又属于“华北、华中中粳型”,是典型的籼粳交叉地带,稻作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1稻作生产源流的考述据光山、潢川等地发现的稻谷遗存表明,远在5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豫南境内就已作有稻作栽培。我国古籍和地方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