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6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62.
实验对自行设计的一种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复方添加剂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30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对小鼠的LD50>15g/㎏,属于无毒物质。将该添加剂以10%的比例添加到鼠料中喂养小鼠30d,饲养期间小鼠一般情况良好;饲养结束后有关结构观察和指标测定表明,小鼠主要组织器官解剖学结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无病理学改变,功能正常。因此,该添加剂对小鼠的MNL>10g/㎏,亚慢性毒性极低。  相似文献   
63.
几种活菌制剂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通过游泳耐力和生化指标的测定对几种活菌制剂的抗疲劳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小鼠游泳后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增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根据《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与方法》中的有关规定,可以认为,这两种活菌制剂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具有抗疲劳功能。  相似文献   
64.
利用放射免疫的方法,对旋毛虫S_3抗原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S_3抗原可检测抗血清的最低滴度为5×10~(-5),与弓形虫、隐孢子虫及锥虫无交叉反应.与猪囊虫、肉孢子虫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和5%.对实际阳性样品可全部检出,阴性样品假阳性率为2.5%,对实验大鼠在72h后可全部测出循环抗原.  相似文献   
65.
浅论阪崎肠杆菌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阪崎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它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易感。本文就阪崎肠杆菌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其危害、最新的检测方法作以综述。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6.
小鼠腹水IgG类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采用辛酸硫酸铵法(CA AS)、硫酸铵沉淀法(AS)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小鼠IgG腹水进行了纯化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CA AS法提取IgG的纯度为67.5%,高于AS法(43.2%),低于DEAE法(100%);CA AS法提取IgG的回收率为51.2%,远高于DEAE(8.9%),略低于AS法(63.8%)。将不同纯化方法获得的IgG定容至相同浓度。ELISA试验结果表明:DEAE法的OD值明显降低,表明DEAE纯化方法降低了IgG的免疫学活性。说明CA AS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纯化效果和回收效果较佳的提取小鼠腹水IgG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7.
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敲除Prdx6基因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系,为探讨Prdx6与布鲁菌感染及胞内寄生的关系构建细胞模型。针对Prdx6基因的第1外显子设计sgRN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dx6-pX459-sgRNA,将重组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嘌呤霉素初步筛选。单细胞接种并扩繁,提取基因组DNA,PCR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在敲除细胞株基因组中存在碱基缺失,导致移码突变。说明成功获得敲除Prdx6基因的RAW264.7细胞系。  相似文献   
68.
为对发病鸭场找到致病原,并对病原分离鉴定,丰富病原分子流行病学以及为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发病鸭场病鸭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鸭胚传代分离培养及一步RT-PCR检测和扩增序列比对分析,最终确定该鸭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为鸭星状病毒。鸭星状病毒感染导致鸭肝炎的报道不多,但确是导致鸭肝炎的病原之一,应该引起对该病毒的重视。  相似文献   
69.
绵羊毛发角蛋白结合蛋白启动子的克隆与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获得绵羊角蛋白结合蛋白基因KAP6.1启动子。将KAP6.1启动子插入到切除了CMV启动子的pAcGFP1-N1质粒中,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传代培养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并检测其表达活性。结果显示:(1)KAP6.1启动子序列大小为830 bp,与GenBank上绵羊角蛋白结合蛋白的参照序列(M95719)有99.64%的同源性;与M95719相比,KAP6.1在349位点、726位点和246位点上分别存在1个C缺失、1个转换(G代替A)和1个颠换(A代替T);在438位点上具有1个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TATA box,但未发现具有依赖DNA的RNA聚合酶识别位点CAAT box;(2)转染24 h后,在蓝光激发下检测到细胞核附近有绿色荧光蛋白的高表达,并在48 h后逐渐减弱,而细胞质内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增加。这一结果表明,KAP6.1启动子在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表达上可能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70.
本文综述了食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简要论述了每种病原特征、对人的危害、发病特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