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87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104篇
  71篇
综合类   538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11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浸种时间,研究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本试验中浸种5d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2.
红皮云杉生长变异与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树干解析和选择超级苗营造对比试验林的方法,对红皮云杉的生长变异及早期选择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皮云杉个体各生长性状的变异规律是幼龄阶段变异较大,随年龄的增长,变异逐渐减小;树高、胸径、材积变异趋于平缓的年龄分别为9 a生1、5 a生和9 a生。用9 a生的胸径生长预测33a生的材积生长是适宜的。对红皮云杉出圃苗采取平均苗高 2倍标准差的标准进行选择,通过幼林阶段的观察,证实苗期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根钻法采集细根,分析了祁连山中段寺大隆林区3种主要乔木植被青海云杉纯林、杨树纯林和祁连圆柏纯林的细根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养分状况,并在3种森林群落之间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该区提高森林生产力和根系碳汇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3种乔木植被总细根生物量和活细根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细根生物量和土壤水分与土壤容重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和土壤含水量对细根生物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种植被类型的细根生物量都集中分布在20—40 cm土层,而且杨树林分依次是青海云杉林分的154倍、祁连圆柏纯林的308倍;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依次为Sd > Sd > Sd,且两两之间差异显著;0—10 cm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青海云杉纯林远高于其他两种乔木植被;另外,3种植被类型土壤中含有的碳、氮含量差异也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筛选适宜松嫩平原中南部地区增密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提高种植密度,提升粮食产量,对4个新近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耐密性研究。设置中高密(75 000株·hm-2)和高密(90 000株·hm-2)两个密度水平,通过对玉米主要生育期、植株性状、倒伏率、空秆率、果穗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生理指标的调查与测量,研究参试品种的耐密性及高密度种植对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出苗期无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高,部分参试品种拔节期延迟1d,抽雄期、吐丝期延迟1~2d,果穗秃尖增长明显,籽粒百粒重降低;参试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强;龙作1号在两个密度条件下空秆率均较低,表现出了较好的防空秆能力;4个参试品种在密度升高过程中产量变化趋势不一致,稷秾108呈产量增加趋势,其它品种呈产量降低趋势。其中,利民33在中高密条件下产量最高;稷秾108在高密条件下产量最高,适宜高密度种植;利民33穗位相对较低,更符合机械化收获标准。  相似文献   
995.
海南硅高效水稻的筛选及硅吸收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水稻硅营养机理,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在施硅(低硅)和不施用硅(缺硅)条件下,比较了25个海南主要栽培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化,筛选出了硅高效水稻,并探讨了施用硅对水稻产量构成、硅吸收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或稻草干重可以作为筛选的指标,得到10个硅高效水稻品种(系),其中不耐低硅的4个,耐低硅的6个;施用硅肥对不同品种的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尽相同;施用硅肥对水稻的株高影响在多数品种间并不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株高;谷壳中的硅含量在不同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在不施用硅的条件下稻草硅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不过施用硅后硅高效品种更能显著提高稻草硅含量;施用硅后硅高效品种稻米硅的含量比硅不敏感品种的增加的更快,其中耐低硅的硅高效水稻施用硅后提高更显著。硅高效水稻地上部分各器官硅含量能敏感地响应硅的变化,不过产量构成对硅的响应特征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96.
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獐子岛海域扇贝底播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变化特征,于2011—2012年对该水域浮游植物及其理化环境进行了12个航次的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利用采水样品的Utermhl倒置显微镜分析方法,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3属119种,夏、秋季物种组成以甲藻和金藻为主,冬、春季以硅藻为主,裸藻、甲藻次之;各月平均细胞丰度变化为(17~312)×103cells/L,年平均为77×103cells/L,在春季(3、4月)和秋季(9、10、11月)出现两个丰度高峰;物种多样性程度在秋季较好,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等硅藻物种在全年保持优势,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小等刺硅鞭藻Dictyocha fibula、运动异双鞭藻Eutreptiella gymnastica分别在夏、秋、春季形成优势;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显示,水温和溶解氧是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溶解态无机N、P营养盐对细胞的丰度分布、优势种演替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饵料丰富、丰度水平稳定,适宜扇贝生长和可持续的底播养殖;具槽帕拉藻、太平洋海链藻、梭状角藻等物种皆可以作为养殖区的饵料指示种。  相似文献   
997.
土壤微生物对化学农药的生态效应及其适应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化学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作用、氮素循环、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DNA序列多样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适应化学农药污染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98.
酶联免疫测定技术在研究氟虫腈降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单克隆抗体间接竞争ELISA技术检测氟虫腈在青菜和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其在青菜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C=0.1927e-0.0666t,降解半衰期为10.4d,r=-0.9787;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C=0.0990e-0.0459t,半衰期为15.1d,r=-0.9826。在室内从紫外线、臭氧、pH值、原子辐照4个方面对氟虫腈消解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紫外线照射25h时,氟虫腈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0%;通入臭氧60min时,氟虫腈降解率最高可达48.5%;溶液pH为12时,氟虫腈在48h时降解率高达88.0%;而辐照处理对氟虫腈的降解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9.
秦川牛普查情况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以种用和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而享誉国内外。为了摸清秦川牛的发展现状,我们制定了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秦川牛的产业,我省从2003年10月份~2004年1月在全省开展了秦川牛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展特点从普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农牧部门和广大农民把秦川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秦川牛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特点是:1.1 秦川牛数量稳步增长截止2004年2月底,全省秦川牛存栏100.77万头,占全省黄牛存栏的45%,较2001年的92.46万头增长了9%。2003年秦川牛出栏35.40…  相似文献   
1000.
为解决云南山地牧业冬春青绿优质饲草的缺乏问题,在云南龙陵县2个地理自然环境独立的农田开展饲油2号全生育期的试种试验,测定饲油2号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初花期产草鲜重以及营养品质.结果 表明:饲油2号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可于冬季11月初播种,2~3月饲用,鲜草产量分别达到60 694.44、71 327.78 kg/hm2,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