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辽原1号青饲玉米新品种示范面积、总体示范区不同年度产量变幅、不同生态区和同一生态区不同年度间产量变幅分析等情况,提出辽原I号青饲玉米新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了4个苜蓿品种的产量表现、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提出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3.
饲用甜菜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总结了饲用甜菜地膜种植技术,筛选出Eckdorot品种可进行生产示范,提出甜菜生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分析了燕麦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燕麦生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5.
正我的小孙女在北京,在爷爷心目中她就是小格格。她来这人世较晚,为此我们和儿子儿媳兜圈子斗了七八年。这不,晚育是晚了点,我们还是等来了小格格——我家族的香火。我年轻时写过神话歌舞剧《达丽姑娘》,主人公是达里湖的湖仙——达丽姑娘。她美丽动人,心善德尚,聚湖中的众生  相似文献   
56.
乡土草种推广利用的先决条件是种子。本研究以日喀则地区16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居群为研究对象,结合22个环境因子对其7个结实性状进行巣式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探讨穗花韭居群间和居群内结实性状的多样性、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结果表明:7个结实性状在居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在37.30%~82.35%之间,平均为55.49%,居群间的变异是穗花韭结实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影响穗花韭结实的最关键结实性状是穗干鲜重、花序长宽和小花数,主要环境因子是经度、海拔、温度和降水;7个结实性状可提炼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7.39%;16个居群在欧式距离为5时可划分为4个类群。本研究可为穗花韭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燕麦新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农科院巴雪试验站,通过近几年的引种与试验,筛选出青引1号、青引2号和加拿大3号等品种适宜在白朗及类似区域种植。本文介绍了青引1号、青引2号和加拿大3号等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8.
59.
为探求日喀则地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收集到的20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种质的17个表型数量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种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除叶片数、地上茎粗、花穗粗的变异系数在30%以内外,地下茎长、花葶粗、根系长、地下茎粗、根系数量、叶宽、叶长、花穗长的变异系数在30%~50%,花葶高、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于50%。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6.31%,第1主成分与地上生物量有关,第2,3,4主成分与地下生物量有关。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2个类群,第2类群表型优于第1类群,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结论一致。本研究可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试验以“曲辰19”“禾玉9566”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综合评价饲用玉米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种植的生产情况,为在该区域实施大面积不覆膜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覆膜与不覆膜下株高、产量对比,并分析覆膜与不覆膜种植下的投入产出比;研究不覆膜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曲辰19”“禾玉9566”2个品种苗期覆膜区株高高于不覆膜区36.84%和33.33%,大喇叭口期覆膜区株高高于不覆膜区35.77%和21.24%,灌浆期覆膜区株高高于不覆膜区4.06%和3.36%。覆膜区2个品种的产量相比不覆膜区增加54.24%和73.88%。2个品种在覆膜下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5.4和1∶6.1,而不覆膜种植下的投入产出比均为1∶3.9。不覆膜下对比9.80万株/hm2、8.33万株/hm2、5.56万株/hm23种种植密度,“曲晨19”在5.56万株/hm2密度下株高最低,茎秆最粗,绿叶片数最多,但3种密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禾玉9566”在5.56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