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7篇
  1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6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6×5)配成一套亲本、F1和F2 3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包括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稻米可溶性糖含量、全氮含量、糖氮比3个性状的遗传特点。遗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和全氮含量两性状的表现同时受到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控制,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主要受制于二倍体母体植株核基因的显性效应;全氮含量、糖氮比主要受制于种子核基因的显性效应。遗传率和选择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糖氮比的遗传率较小,对其进行选择不易奏效;全氮含量以直接狭义遗传率为主,采用单粒选择易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2.
杂交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79年杂交水稻汕优3号、四优2号和1985年威优64分期播种的有关数据,采用相关,非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杂交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杂交水稻的弱势粒率较常规稻高,群体籽粒具有明显的二次灌浆高峰。汕优3号的两次高峰分别于开花后第12天和30天。2、杂交水稻自开花至完熟可分为5个时期。其中汕优3号开花后0~5天灌浆缓慢,需要足光和高温。在19~30℃内,灌浆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6~15天以日均温27.28℃、每天日照6.5小时、相对湿度75%为最适。16天至完熟期以日均温22.32℃、相对湿度70~80%为最适。开花后6~10天或16~20天最高温>35℃,对灌浆不利,秕谷率高,减产。3、环境不适或后期叶片早衰,杂交水稻只有一次灌浆高峰,且结实率和粒重均低,减产。故后期田间管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73.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茎鞘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茎鞘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规律. 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单茎茎鞘干物质重在前期以显性效应为主, 中期以加性效应为主, 后期加性和显性效应并重. 控制单茎茎鞘干物质重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不同, 前者趋于活跃状态, 后者则趋于  相似文献   
74.
福建省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简述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并分析了该省实施的“畜 沼 果 渔”、“果 草 牧 菌 沼”、“南方庭院经济”、“有机食品开发生态工程”和“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利用”5种典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特点与效益 ,并提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5.
杂交水稻栽培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四优2号”、“汕优2号”等的秧苗素质、分蘖特性、根系发育、叶组、结实率、叶、根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高产群体动态结构。并进行生产技术考察、高产验证和推广,普遍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76.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胁迫使水稻叶片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升后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抗氧化物质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提高,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除新株型稻在处理后期有所降低外,其它两个供试品种汕优63和南川在处理期间均增加;叶片活性氧化氧化氢(H2O2)累积,膜脂过氧化加剧,丙二醛(MDA)相对含量增加。3个供试品种的抗氧化系统变化幅度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适应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77.
肥床旱育增加了苗床土壤的微生物类群并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有效性,培育出壮根、矮化、带蘖秧苗;旱育秧移栽前后均表现出强大的生理生化优势;旱育稀植有利于协调水稻个体和群体生长,使其中期在增加有效穗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促进后期高光效群体的形成,并优化群体产量的穗粒结构.试验表明,旱育秧产量主要分布在主茎和 1/0~5/0 叶节位穗上,而对照分布在主茎和3/0~7/0 叶节位穗上.  相似文献   
78.
新株型水稻与杂交稻结实期的光合特性与产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穗型较大的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新株型稻IR65600-85、二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和三系杂交稻 优86为材料,研究其结实期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比较特性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和 优86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极显著地高于IR65600-85.就单茎物质生产力而言,IR65600-85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归因于其株型紧凑、少蘖大穗、分蘖成穗率高、单茎茎鞘重、光合速率高,但由于抽穗后叶、茎、鞘物质输出受阻,导致功能叶碳氮代谢紊乱,比例失调,使籽粒结实率低、充实差,产量潜力无法发挥.  相似文献   
79.
水稻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耐光氧化鉴定筛选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早、晚季栽培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表现明显差异。早季品质性状与晚季相比较,表现晋白率、垩白度、碎米率明显增加,整精米率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认为,在早、晚季栽培的水稻品种,其耐光氧化反应特性与品质性状间不呈显著性相关,而与垩白率、垩白度、 精米率、整精米率、磨损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在早、晚季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优质稻育种中,选育耐光氧化反应特性的水稻品种可望提高稻米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0.
超级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生理生化基础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大穗型的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NPT-22、培矮64S/E32、Ⅱ优86为材料,研究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有关生理生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组合)的强势粒都因为起始生长势高、进入灌浆盛期早、籽粒灌浆前期ADPG焦磷酸化酶及淀粉合成酶活性强、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而使得其籽粒灌浆强于弱势粒。在3个水稻品种(组合)中,NPT-22的弱势粒因生理生化活性较低,其籽粒充实最差、结实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