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不同滴灌定额对玉米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夏玉米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与灌溉周期,建立适宜的灌溉制度。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地表滴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灌水定额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光合性能、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玉米株高、穗位高、最大叶面积系数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除灌溉量最小的模式(DI-5)外,各模式间穗位叶光合速率、蒸腾强度差异不显著;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下降速度随灌溉量增加而降低;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随灌溉定额降低而下降显著。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认为DI-2灌溉模式比较适宜。研究结果可为山西南部夏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及滴灌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苗期土壤水分亏缺后玉米光合生理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模拟土壤水分亏缺试验,研究了玉米在土壤水分亏缺后光合生理的恢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光合生理在复水后30 d内均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轻度亏缺处理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在复水后0~10 d可恢复正常,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在复水后10~20 d恢复正常,但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qN)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恢复相对较为缓慢.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光合生理指标恢复滞后于轻度亏缺处理.轻度亏缺处理复水后玉米净光合速率的恢复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净光合速率的恢复在复水0~10 d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复水10 d后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应用率的逐步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示范农业先进技术,组织农民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力军。根据各类园区的投资主体、建设规模、科学技术含量、服务区域大小的差异,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园区。(一)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二)省、市级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县域农业科技示范园;(四)民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各类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我国农业生产、科研、推广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功能定位选择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于其独特地位和区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14.
春季果园晚霜冻害是影响北方果园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分析了果树生理冻害原因、症状,并从农业、物理、化学防御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果园早春冻害防御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在温室设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70年代,国外温室设施生产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英国等大力发展以高效益为目标的集约化温室设施生产,并取得了代表当时世界发展水平的产量和效益。我国温室设施生产起步于 20世纪 70年代末,以国外引进和自行研制相结合,使我国温室设施生产发展迅速。 21世纪是高新技术激烈竞争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新技术在温室生产中的应用   20世纪末期的新技术革命主要有几个重大的技术领域: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栽种过程中病虫害逐渐加重、农药滥用情况频发,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苹果,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且影响苹果果实品质,因此建立高效、环保、精密度高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对苹果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苹果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转双价基因(Cry1Ac CpTI)、转单价基因(Cry1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三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分配规律表明,三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降低是生物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提高是转基因棉花维持产量的主要因素。转基因棉花大量花后光合产物束缚在铃壳中导致转基因棉花铃重较低。在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加强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棉铃有效利用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干旱地区抗虫棉源库调控及优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Bt基因抗棉晋棉31为试验材料,在旱地条件下研究栽培密度、DPC化控、化肥三因素不同组合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源库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三因素优化组合可以构建源库优化平衡状态。当源库指数处于优化状态时干物质积系速率大幅度提高,干物质在各器官分配比例相对协调;开花后同化产物向库器管输出率提高,铃重增加;叶源生理活性显著提高,功能叶时间延长。提出转Bt基因抗棉早地栽培关键在于构建源库优化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运城市主要果树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花期冻害发生,为减少冻害损失,制定更具生产指导意义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以及农业气象灾害标准,文中以运城市主要种植果树苹果、梨、桃、杏花器官为研究对象,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模拟自然降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城市苹果花期、梨花期、杏花期遭受冻害临界温度均为-2℃,桃花期遭受冻害临界温度为-3℃;苹果花期、杏花期遭受重度冻害临界温度均为-4℃,梨花期遭受重度冻害临界温度为-3℃时,桃花期遭受重度冻害临界温度为-6℃;其冻害程度均随温度的降低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加重,其中最低温度与低温持续时间是苹果、梨、杏的花期冻害主导指标,最低温度是桃花期主导指标,低温持续时间是桃花期辅助指标。以此建立包含果树花期冻害等级、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持续时间、受冻表现共4要素在内的运城市苹果、梨、桃、杏花期冻害指标,并通过实际灾情验证。  相似文献   
20.
山西南部季节性干旱特征及综合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计算了山西省运城市49年(1958—2007年)各月干旱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西南部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研究表明,干旱强度与干旱频率在不同年代际表现特征不同。与运城地区49年同期均值相比,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春旱发生频率、干旱强度分别提高了29.0%、5.1%;夏旱发生频率提高41.9%,干旱强度下降了7.4%;秋旱发生频率下降了23.8%,干旱强度提高了7.7%;冬旱发生频率下降了26.6%,干旱强度下降了37.5%。干旱的季节性特征为春旱和夏旱有加重趋势,秋旱和冬旱有减弱趋势。春旱(3—5月)和伏旱(7—8月)作为可预见性干旱,可采用土壤墒情监测、干旱预警、制定系统性抗旱措施等综合防御技术。对于不可预见类型干旱,可采用建立抗旱水源、储备抗旱机械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