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8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郭旭辉  梁宗琦  周文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336-3337,3340
[目的]从不同生境分离筛选产絮凝剂微生物,并研究其絮凝特性及对废水的絮凝效果。[方法]采用高岭土悬浊液法测定絮凝率,选择絮凝率高的菌株,研究产絮凝特性及对不同废水的絮凝效果。[结果]分离得到60株菌株,其中1株SS-3产絮凝剂活性高,经鉴定为棉生枝孢,为国内首次报到棉生枝孢产絮凝剂。实际废水絮凝试验显示,该菌对废水中悬浮物去除能力强,对色度类废水脱色能力也达50%。[结论]SS-3对浊度废水比对色度废水的去除率要好。  相似文献   
92.
周礼红  梁宗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87-13088
[目的]为筛选安全、有效的抗真菌抗生素奠定基础。[方法]以黑曲霉和新型隐球菌为供试菌株,以酮康唑、5一Fc和灰黄霉素为对照试剂,用萨氏琼脂培养基培养新型隐球菌,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培养黑曲霉,研究UEZCl代谢合成的抗真菌活性物质UEZClAS的抑茵活性。[结果]被UEZClAS抑制的黑曲霉菌丝略膨大变粗,直径4.50~6.45μm,茵丝分支增多;被酮康唑抑制的黑曲霉菌丝膨大变粗,直径3.90~10.40μm,菌丝顶端及分隔处的分支增多,分支多为指形或香蕉形,3~4个聚生于菌丝尖端;被5-FC抑制的黑曲霉菌丝膨大变粗,直径3.90~7.80μm,茵丝的顶端分支增多,分支轮生、极短,呈树枝状。琼脂扩散法抑菌试验发现,新型隐球菌形状不规则,呈非常小的颗粒体。[结论]初步推断出UEZClAS的抗真菌作用部位在细胞壁。  相似文献   
93.
丝状真菌的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4.
戴氏虫草无性型的研究—Ⅰ.抗生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5.
96.
97.
茶树害虫的虫生真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罹病茶树害虫中分离到5种拟青霉,它们是:斜链拟青霉(Paecilomy-ces cateniobliquus Liang sp.nov.)、环链拟青霉(Paecilomyces catenia-nnulatus Liang sp.nov.)、细脚青拟霉[Paecilomyces tenuipes(Peck) Samson]、粉质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 (Holm ex S.F.Gray) Brown et Smith]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 (Wize) Brown et Smith]。  相似文献   
98.
戴氏虫草无性型的研究:Ⅱ多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9.
天然维生素E的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生素E(Vitamin E)早在1920年就被发现,1936~1937年才确定其化学结构,由于其功能与生育有关,所以又称生育酚[1],它是生育酚(tocopherol)、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及其能够或多或少地显示D-α-生育酚生物活性的一类衍生物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0.
In the 1970‘s, a Japanese scientist discoveredthat some strains of Monascus spp. when theygrew on rice might produce a certain secondary me-tabolite, known collectively as Monacolin K,which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HMG-CoA reduc-tase and had many bio-activities such as reduc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