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林业   499篇
农学   275篇
基础科学   279篇
  360篇
综合类   2342篇
农作物   301篇
水产渔业   352篇
畜牧兽医   1136篇
园艺   378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动物检疫证明的手写出证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成为制约动物追溯体系建设的瓶颈。山东省将动物检疫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经过积极研发、试点过渡、完善制度和加强培训指导等4步稳步推进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建设,建成了省级动物检疫数据中心,搭建了省级出证平台,开发了7个功能模块,制定了电子出证数据地方标准,最终实现了规范出具检疫证明、便捷统计分析和快速追踪溯源等管理目标,有力提升了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92.
正在肃南县明花乡,一提起规模舍饲养羊,人们就说起了黄河湾村的汪清涛。汪清涛连续几年发展舍饲养羊,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具有独到之处的羔羊快速育肥技术,成为发展舍饲养羊产业的致富带头人。近年来,在明花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乡畜牧部门的指导下,汪清涛走"舍饲养殖、短期育肥、快速出栏"的牛羊育肥路子,积极发  相似文献   
993.
 定点突变技术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必要手段之一, 随着蛋白质结构生物学深入发展, 研究中要同时构建多位点、批量表达载体, 研究者基于重叠延伸PCR和双接头PCR方法, 优化建立一种高效构建多位点突变重组表达质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分解法和表面4-羧基苯硼酸修饰,制备了用于转基因大豆提取基因组DNA的纳米粒子。制备的纳米粒子分散性好,磁响应性高。对比磁性纳米粒子和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磁性纳米粒子提取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的浓度明显高于试剂盒,实时荧光PCR检测转基因大豆的Ct值低于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桂东南福建柏林分直径结构。[方法]以桂东南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选样法设置15个20 m×20 m的样方,开展植物群落调查。以2 cm为径阶距,应用理论生长方程Richards,Logistic,Gompertz,Mitscherlich和Weibull分布函数对林分直径分布进行拟合,采用卡方检验法对5种分布进行检验。[结果]福建柏林分平均胸径19.3 cm,在5.7~29.8 cm,以20 cm为峰点,16~24 cm的林木株数占多数,单峰近似于正态分布,24 cm的株数累积频率高达93.64%;林分直径分布拟合检验结果从大到小依次为Weibull,Logistic,Gompertz,Richards,Mitscherlich。[结论]Weibull分布函数更能准确地描述桂东南福建柏林分直径分布规律,更适合于建立福建柏林分直径分布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农作物秸秆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生物质锅炉控制系统,实现秸秆充分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生物质燃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燃料投入精准化、自动化。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的环境自动对温度进行调控,设定好标准值和报警值之后,不再需要人工操作,系统完成自动控制过程,使温度始终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提高了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渠井用水比例对土壤脱盐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华北典型井渠结合灌区不同用水模式对区域土壤盐分分布、根层土壤脱盐、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探讨华北井渠结合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方法】2013—2015年在人民胜利渠灌区选择西三干渠控制范围为典型区域,监测控制范围内降水量、地表水灌溉量、地下水灌溉量、0—10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分析不同用水模式对根层土壤盐分洗脱、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2013—2015年一支渠、二支渠、三支渠渠井用水比例分别介于0.72—1.03、2.50—2.63、0.65—1.26之间;2013—2015年冬小麦苗期,不同用水模式下0—100 cm土层土壤盐分垂向分布均表现为上高、中低、下高,尤其是0—20 cm土层土壤盐分表聚明显;2013—2015年冬小麦苗期一支渠控制范围内0—20 cm根层土壤盐分均值大于0.32 mS·cm~(-1)面积分别占到控制范围的60.38%、25.99%、41.16%,二支渠控制范围内0—20 cm根层土壤盐分均值大于0.32 mS·cm~(-1)面积分别占到控制范围的59.61%、0.94%、8.81%,三支渠控制范围内0—20 cm根层土壤盐分均值大于0.32 m S·cm~(-1)面积分别占到控制范围的84.40%、41.87%、52.49%,表明渠井用水比例与支渠控制范围内表层土壤含盐量大于0.32mS·cm~(-1)的面积呈负相关;对比2013年同期,2014年典型区内0—20 cm土壤脱盐率介于15.61%—25.85%,2015年典型区内0—20 cm土壤脱盐率介于13.33%—23.15%;不同渠井用水比例典型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均表现为:地下水中阳离子由枯水期钙钠型转化为平水期的钠钙型,平水期地下水水文化学相具有强烈的碱化趋势,特别是平水期二支渠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增幅分别为一支渠、三支渠的1.23、3.48倍,表明较大渠井用水比例地表水灌溉驱动了根层土壤脱盐,增加了地下水中可溶性盐分浓度;对比2014年平水期,2015年同期一支渠、二支渠和三支渠控制范围地下水钠吸附比分别降低了23.58%、36.82%和55.47%,且区域地下水钠吸附比均低于18分级值。【结论】综合2013—2015年0—100 cm土层土壤脱盐率、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在华北典型井渠结合灌区采用较大的渠井用水比例可以促进耕层土壤的脱盐、抑制土壤盐分表聚,同时短期内改善地下水环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不同群落毛红椿天然林林地土壤及其真菌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影响的研究,探讨影响毛红椿天然更新的障碍因素。[方法]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个毛红椿天然优势群落中,分别取距离毛红椿母树3个不同距离(2.5、5.0、7.5 m)处的根区土壤和远离毛红椿母树(25 m以外)的非根区土壤,以非林地土为对照开展室内模拟播种和以根区土壤真菌的水或根系分泌物悬液对毛红椿幼苗进行灌根接种,观察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幼苗感病情况。[结果]各群落土壤中种子发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规律,且基本在第8 10天达到高峰;林地土与非林地土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林地根区土幼苗的存活率极显著低于非林地土和林地非根区土;距母树3个不同距离根区土的幼苗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灌根接种不同处理间幼苗存活率差异极显著,具体表现为接种RS2、RS5根区真菌的幼苗感病率显著高于根系分泌物及无菌水空白对照,且RS2真菌的根系分泌物悬浮液幼苗感病率显著高于其无菌水悬浮液。[结论]毛红椿种子萌发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但幼苗建成受根区范围内土壤的影响,根系分泌物和致病菌的互作显著降低幼苗保存率。由此推断,毛红椿根区土壤内存在幼苗的潜在致病菌及根系分泌物可增强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定量评价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人工林凋落物的水文功能,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浸水法,对广西六万林场福建柏纯林、福建柏+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两种造林模式林下凋落物的储存量、持水特性、拦蓄特性、吸水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林凋落物储存量大于纯林;混交林半分解层凋落物大于未分解层凋落物,而纯林则相反。混交林凋落物自然含水率、自然含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大于纯林,而纯林凋落物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和有效拦蓄深均大于混交林。混交林凋落物半分解层的持水和拦蓄特性均大于未分解层,而纯林除了自然含水量外,其它则相反。福建柏人工林凋落物持水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凋落物对最初降水的拦蓄能力较强;凋落物持水速率和吸水速率皆呈幂函数关系。因此,福建柏混交造林能更好地发挥其持水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高毒性含铬废水处理难、水华藻类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本研究拟制备膨润土改性微囊藻基生物炭(BMC),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比表面积分析等方法对使用膨润土改性前后的微囊藻基生物炭的属性进行表征,研究初始pH、生物炭投加量对改性前后微囊藻基生物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等温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膨润土改性后微囊藻基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和阳离子交换容量均大幅增加,改性前后微囊藻基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在pH=2、投加量为2 g/L的试验条件下,改性微囊藻基生物炭对Cr(Ⅵ)的饱和吸附容量达到10.87 mg/g,是改性前微囊藻基生物炭(MC)饱和吸附容量的3.94倍,微囊藻基生物炭改性后显著促进了对Cr(Ⅵ)的吸附;静电吸附和氧化还原作用是微囊藻基生物炭去除Cr(Ⅵ)的主要机制。本研究成果可为含铬废水处理提供新方法,并可为水华藻类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