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5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PCR扩增从乳酸克鲁维酵母基因组获得乳糖酶基因lac4,将其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表达,酶活性达(44.78±2.84)U/mL。利用Ni-ResinHP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该酶,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酶分子质量约为122ku。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3℃,37℃时半衰期为30min,最适反应pH为7.0,在pH4.0~10.0范围内有良好的稳定性,Ca2+、Zn2+、Fe2+、Co2+、Mg2+、Mn2+对酶有非常明显的激活作用,比酶活性为(255.55±2.32)U/mg,酶反应常数Km为3.49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4.22mmol/(min.mg)。  相似文献   
62.
冰岛硫化叶菌反螺旋酶基因的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构建了用于敲除冰岛硫化叶菌中反螺旋酶(RG)基因的质粒pRG.重组质粒反复转化冰岛硫化叶菌,得到质粒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单交换菌株,但没有获得反螺旋酶基因缺失的双交换转化子.由此推测反螺旋酶基因是冰岛硫化叶菌必需的功能基因,敲除反螺旋酶基因可导致细胞死亡,或者转化菌株为生存需要存在某种未知机制而阻止双交换发生.单交换菌株可以再次发生同源重组,通过PCR的方法,证实再次重组得到的皆为回复突变而无缺失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63.
【目的】优化鸡腿蘑菌丝体水溶性粗多糖(CMP)的提取条件,对鸡腿蘑菌丝体胞内水溶性CMP进行分级分离。【方法】以多糖得率为测定指标,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水比、微波处理时间4个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鸡腿蘑菌丝体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条件,并通过DEAE-纤维素32柱层析和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色谱,对经过初步提纯的鸡腿蘑菌丝体胞内水溶性CMP进行分级分离。【结果】鸡腿蘑菌丝体水溶性CMP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湿菌丝体匀浆后微波处理3 min,然后按料水体积比1∶2加水,在55℃水浴中抽提6 h,提取液用无水乙醇醇析,该法CMP的得率为5.14%。DEAE-纤维素32柱层析得到了CMP-Ⅰ、CMP-Ⅱ和CMP-Ⅲ3个多糖组分,其中CMP-Ⅰ为主要组分,约占69.72%。CMP-Ⅰ含有相对分子质量十分接近的2个组分CMP-Ⅰ-1和CMP-Ⅰ-2,其中CMP-Ⅰ-1为主要组分。【结论】初步确定了腿蘑菌丝体水溶性CMP的提取条件和分级分离方法,为进一步进行CMP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免疫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相关酶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将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作为免疫激活剂注射到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wei)体内后,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uJ)和过氧化物酶(P()D)的活性,探讨了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南美白对虾免疫系统的免疫刺激效果。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经注射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刺激后,肝胰腺中的ACP和ALP活性明显增加,在注射后72h,ACP活性由对照组的31.3U/L提高到93.4U/L,ALP活性由38.3U/L提高到128.0U/L,而在血清和肌肉中ACP和ALP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虾相比,试验组虾的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POD活性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5.
水体是水产养殖的基础,是水产养殖的第一生产要素,在水产生产诸多要素中,水体环境是当前养殖者较难实施有效控制的,它是养殖风险最大的来源,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体中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使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平衡。在水产养殖中定期投放人工筛选的优良微生物,可保证微生物降解功能的稳定和高效,获得良好而稳定的水质。微生物净水制剂在水产业已得到广泛使用,并成为水质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水产高产模式成功的主要保障措施。要控制好水质,从当前来看,就要积极发展使用微生物水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6.
67.
文章从动物生长对饲料消化性能的要求和肠道健康与微生物的关系论述了发酵饲料和微生态菌剂在畜禽养殖上应用价值;介绍了发酵饲料中的发酵蛋白饲料、发酵能量饲料、酵母培养物和发酵型有机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微生态菌剂中的芽孢杆菌、乳酸菌和丁酸梭菌的作用和配伍依据;提出了发酵饲料和微生态菌剂联合使用实现畜禽无抗养殖中的方案。  相似文献   
68.
两步发酵法降解大豆抗原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混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混菌发酵生豆粕,研究表明,酵母菌及乳酸菌对枯草芽孢杆菌降解抗原蛋白的能力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枯草芽孢杆菌好氧发酵作为前发酵,乳酸菌及酵母菌厌氧发酵作为后发酵对生豆粕进行两步发酵,结果表明:前发酵时间对豆粕中抗原蛋白的降解影响最大,后发酵温度其次,前发酵温度影响最小;当前发酵温度为35℃,前发酵时间为48 h,后发酵温度42℃,后发酵时间32 h,豆粕中两种主要抗原蛋白的残留量仅0.15%。  相似文献   
69.
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的大豆11S抗原蛋白后,以100μg/ml为浓度梯度差,制备100~2 000μg/ml浓度的11S抗原蛋白标准溶液,用SDS-PAGE电泳法制得梯度清晰的11S抗原蛋白浓度标准图。将待测定样品SDS-PAGE电泳后,通过与标准图比较可方便读出样品中11S抗原蛋白的浓度C0,并结合运用公式W=2.15×10-5.C0×100%,可快速计算出样品中11S抗原蛋白的含量。该测定方法具有方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适合进行大规模样品11S抗原蛋白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0.
陶荣霞  梁运祥 《饲料研究》2012,(7):41-43,46
选择3株益生芽孢杆菌,研究其对于玉米-菜粕、玉米-豆粕、玉米-麸皮和玉米-棉粕4种饲料组合的消化效果。研究发现,3株芽孢杆菌对饲料纤维素的降解均不明显,但对半纤维素消化降解明显,半纤维素降解最高可达到23.5%;芽孢杆菌作用后还原糖含量增加显著,处理后还原糖含量最高可达28.2 mg/g;芽孢杆菌对饲料蛋白质分解亦有明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可以促进饲料的消化,芽孢杆菌对饲料的消化效果与饲料组合有关,也与菌株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