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2篇
  4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浸渍法,将氧化锌、氧化铜纳米粉混入杀虫剂氯氰菊酯和辛硫磷中,测定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毒杀增效作用。同时也采用普通粒子氧化锌、氧化铜做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纳米材料与氯氰菊酯杀虫剂混配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而普通粒子氧化锌、氧化铜与其混配并没有增效作用。纳米氧化锌与氯氰菊酯按1∶4混配,其24 h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6;纳米氧化铜与氯氰菊酯按1∶4混配,其24 h的共毒系数为116;纳米氧化锌、氧化铜与辛硫磷按1∶4混配,其24 h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28和116,试验结果表明:氧化锌、氧化铜纳米材料与杀虫剂混配对斜纹夜蛾毒杀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2.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主要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栽培既是茶叶产业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关键环节,又是茶叶研究和生产的薄弱环节.回顾贵州茶树栽培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新阶段茶树栽培学科的态势和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对未来贵州茶树栽培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树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以贵州地形和气候特点为基础,研究了我省野生茶树资源的植被类型、自然分布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以及适生条件与种性关系。其分布海拔在1000-1900m,≥10℃年积温在4000-5000℃,极端低温不低于-10℃。从形态性状上和生化分析得到,野生茶树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下长期生长,形成了许多固定的特征及其潜在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建议加强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4.
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是分工演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以东北三省623份稻农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社会信任对稻农生产服务外包行为及决策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信任对稻农生产服务外包行为及其决策深化具有显著影响,组织化程度是社会信任对稻农生产服务外包决策深化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专业化程度高的稻农社会信任对稻农生产服务外包决策深化的影响更强,且对规模农户的影响更加明显。鉴于此,提出了完善村镇组织平台化建设,提升稻农社会信任水平,建设生产服务外包体系,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和加强基层村组织领导力,提升村干部科学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贵州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快对贵州现有茶树资源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掘,建立了贵州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对建立该数据库的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说明建立的重要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96.
秸秆残茬覆盖在北方寒地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一项重要的内容,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具有蓄水保墒、调节地温、减缓土壤水分和温度波动、降低田间杂草密度等作用,对农田防护也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秸秆覆盖在北方寒地应用情况,找出其对防止土壤风蚀、调节地温、保持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北方寒地保护性耕作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标准个人计算机平台—PC(包括PC/IPC、Macin—tosh、工作站等)的虚拟仪器技术正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工具。为此,概括了虚拟仪器的发展、特点及系统构成,简述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生产、监控、检测、管理、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基于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的深松铲关键参数建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深松铲的关键参数翼张角α、刃角δ、翼倾角β进行多因素多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以牵引阻力为观测指标,分析α、δ、β与观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为深松铲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正> 四川省马铃薯常年栽培面积600万亩(含秋季,下同),总产10亿公斤(折粮,下同),是我省重要的粮食、饲料及蔬菜兼用作物,特别是盆周山区人民群众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养猪业不可少的饲料.马铃薯生育期短,宜种范围广,也是低山、浅丘、平坝地区复种间套,进行土地深度开发,提高温光利用率,促进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随着我省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加工、市场、外贸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我省粮食再上新台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等的发展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川芋彩1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杂交组合(C92.140×C93.154)选育而成的,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中早熟特色马铃薯,在生产试验中,鲜薯产量1 592 kg/667m2,比对照‘川芋56’增产22.2%。鲜薯块茎淀粉含量15.6%,干物质21.5%,还原糖0.23%,维生素C14.5 mg/100 g FW,花青素0.76 mg/kg。它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储藏性优于‘川芋56’。适宜四川成都平原及周边低山区、平丘陵区,以及甘孜、阿坝的高山高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