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58篇
综合类   4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EPIC(侵蚀-生产力影响计算模型)的特点、组成部分及应用步骤,对部分作物参数进行了修订。以黄土塬区冬小麦和春玉米为例,对EPIC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表明EPIC在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生产潜力模拟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冬小麦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多年平均误差为7.78%,春玉米多年平均误差为9.60%。冬小麦水分胁迫天数多年平均为9.9d,最少为1.7d(1993年),最多为23.1d(1995年);春玉米水分胁迫天数多年平均为13.4d,最少为1.1d(1993年),最多为44.2天(1995年),与各年作物生育期降水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2.
摘花与套袋防治黄瓜灰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灰霉病菌对黄瓜瓜条侵染部位主要为开败的花瓣,占总侵染数的90 .2 %~93.0 % ,侵染柱头及花萼占6 .9%~9.3%。首次提出摘花及套袋防治黄瓜灰霉病新技术,对黄瓜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0 .3%~94 .7%和6 1.4 %~95 .6 %。开花至花败后1~2d及花前至开花期分别为摘花和套袋防治黄瓜灰霉病最佳时期。开花至花败后1~2d摘花对黄瓜瓜条生长发育无明显负作用,且化瓜率降低18.0 %~2 0 .6 %。黄瓜瓜条不同发育时期套袋均表现增产效应,瓜条长增加7.4 %~10 .3% ,瓜条重量增加6 .7%~10 .8%。花败前套袋化瓜率降低11.3%~30 .2 % ,畸形瓜率降低4 1.2 %~6 1.6 %。  相似文献   
43.
对延安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模式与施肥状况进行调查,蔬菜栽培模式有两种即果菜一果菜和果菜一叶菜。有机肥最高施用量为165000kg/hm^2,平均为105983kg,/hm^2;氮肥的最高施用量为28800kg/hm^2,平均为6000kg/hm^2,磷肥的最高施用量为4950kg/hm^2,平均为3009kg/hm^2;钾肥的最高施用量为1162kg/hm^2,平均为331.82kg/hm^2。施肥结构不合理,氮肥施用量大,磷肥偏少,钾肥严重亏缺,结合试验研究结果,提出适宜的蔬菜栽培模式、合理的施肥量及施肥结构。  相似文献   
44.
不同氮磷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N、P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P施肥量对微生物量C无明显影响;施N肥量高(225kg/hm2)时降低微生物量N;当施P肥达225kg/hm2时则对微生物量P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设施蔬菜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是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点,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农业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亦将此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46.
地表覆盖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秸秆加膜覆盖对结瓜期日光温室嫁接和未嫁接黄瓜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有效促进植株生长,有利于雌花分化、提高坐瓜率、降低畸形瓜比例、缩短成瓜时间以及增加单瓜重、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其中以秸秆加膜覆盖效果最明显,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次之,嫁接效果优于未嫁接。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秸秆加膜覆盖均可不同程度提高黄瓜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以秸秆加膜覆盖效果最好,嫁接优于未嫁接。秸秆覆盖与秸秆加膜覆盖均可显著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黄瓜根系活力,而地膜覆盖却使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根系活力在结瓜后期低于秸秆覆盖与秸秆加膜覆盖处理,但仍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7.
陕北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和番茄施肥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延安市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中,黄瓜和番茄的种植面积最大。为了达到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和番茄施肥更加合理,既能提高黄瓜和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又能维  相似文献   
48.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80%~9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和90%~10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少,且二者差异不大,黄瓜初瓜期和盛瓜期当从土壤水分低变高时细菌数量增加,相反细菌数量减少,黄瓜生育后期当土壤水分从高变低时细菌数量增加,水分稳定不变或从高变为中等水平或从低变为中等水平时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数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低时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加,相反减少。土壤放线菌在黄瓜初花期和初瓜期各处理数量差异不大,盛瓜期各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生育后期多数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有所下降。(2)初花期和初瓜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盛瓜期90%~100%、生育后期90%~100%的处理产量最高,为389.65g/株,比整个生育期低水、中水和高水的处理分别增产27.74%、18.21%、12.51%。  相似文献   
49.
农业生态系统中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化感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因子,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了概述,列举了许多化感物质分离方法和化感作用中常用的生物测定方法,指出目前化感作用机理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对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为研究对象,选择青笋(Lactuca sativa)、大蒜(Allium sativum L.)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前茬,在每个前茬下设不施放线菌制剂和施放线菌制剂2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处理番茄和辣椒的产量及品质,研究了不同前茬下施放线菌制剂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番茄和辣椒选择适宜前茬及改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放线菌制剂辣椒各营养品质指标均显著高于不施放线菌(p<0.05),其中Vc含量小麦茬显著高于青笋茬、大蒜茬,分别提高了39.4%,45.3%;施放线菌后辣椒可溶性糖、辣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9.4%,33.3%.小麦茬施放线菌制剂番茄果实Vc、蛋白质、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均比不施放线菌制剂分别提高了12.1%,14.0%,9.5%,39.8%.大蒜茬施放线菌制辣椒和番茄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放线菌制剂,分别提高了9.4%,13.7%.施放线菌制剂显著改善了小麦茬番茄和辣椒品质,并显著提高了大蒜茬番茄和辣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