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新时代,我国社会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建设美丽富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内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国家对农业或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布局,湖南省种植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年来,湖南省棉花种植面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由2011年的24万hm~2下滑到2017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组合花铃期、吐絮期叶片N、P、K、Zn、Fe、Cu、Mn元素含量及其与棉花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组合花铃期叶片N元素含量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有显著性相关;而吐絮期的叶片N含量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吐絮期Zn含量与子棉产量有极显著相关;Fe含量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表现为显著性负相关;花铃期Cu含量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表现为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湘K27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虫性等,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湖南棉花不育系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湖南棉花不育系研究的进展、现状,并根据国内外研究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湖南棉花不育系优先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进一步提高湖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4月20日,由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湖南省棉薯(棉花、马铃薯)轮作高效栽培试验示范现场会在常德召开。"湖南省棉薯轮作高效栽培试验示范"项目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实施,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喻树讯,国家现代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  相似文献   
16.
真菌激活蛋白是一类信号传导分子,通过诱导、激发、调节植物体内的一系列功能蛋白,启动植物防卫反应,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通过调节植物生长代谢系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经田间与原室内试验表明,真菌蛋白对多种病虫害的防效高达40%~80%,并能促进植物增产达10%~20%。通过增强植物自身的免疫功能,抵御外来病虫害入侵,在病虫害防治上属于生物防治体系,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在农业上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作用。1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湘杂棉3号(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湖南棉田综合效益、创新棉田种植模式,建立了棉花-荷兰豆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从茬口相接、品种选择、直播技术、肥料运筹、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秸秆还田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在保证棉花和荷兰豆稳产的前提下,简化管理、减少用工、减轻劳动强度,促进该地棉田生产方式的变革及棉花生产向多元化、轻简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对棉花主要性状及相关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粗提蛋白液对棉花主要性状及相关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后,显著提高了棉花成铃数且不同程度提高了株高、铃重、衣指、子指和衣分,降低了铃壳重,促进棉花早熟,获得了较好的产量。以浸种处理的子、皮棉产量最高,分别达到3800.6 kg·hm-2、1598.2 kg·hm-2,比对照提高了22.15%、26.11%;从纤维品质来看,适时适度喷施棉株,纤维各个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尤以浸种+现蕾期喷雾处理的综合值最高,比对照提高了6.1%;从生理生化活性来分析,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后POD、NR、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OD、NR及SOD活性增强,而MDH活性降低。在此基础上对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棉株生长及提高棉纤维品种的可能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相关线粒体基因。【方法】利用线粒体基因atp A、atp6、atp9、cob、coxⅠ、coxⅡ、coxⅢ、nad3、nad6、nad9探针,对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保持系F、杂种一代H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atp A、coxⅢ、nad3、nad6在3个材料间具有多态性。atp A、nad6基因探针与所有酶的杂交结果均显示出多态性,且在不育系与杂种一代中表现一致,而在保持系中差异明显。atp A/Eco RⅠ在3个材料中的杂交结果均显示2条带,其中1条2.2 kb的杂交带在3个材料中相同,另一条在不育系和杂种一代中大小为3.2 kb,而在保持系中为4.8 kb;atp A/PstⅠ杂交结果中,在不育系和杂种一代中的条带大小为17.0kb,而在保持系中为10.2 kb。nad6探针与4个酶的杂交结果均为不育系和杂种一代比保持系多1~2条杂交带。coxⅢ/Eco RⅠ在3个材料中均有1条2.5 kb的杂交带,但在保持系与杂种一代中比不育系多1条1.7 kb的弱带。nad3/Bam HⅠ的杂交结果在不育系与保持系中表现一致,而在杂种一代中缺少1条9.5 kb的杂交带。【结论】推测atp A、nad6基因参与调控不育系的形成,而coxⅢ、nad3可能受到恢复系核基因的调控,在不育系育性恢复过程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