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长富2号和烟富6号苹果不同成熟期的果实中,矿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关系,为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长富2号和烟富6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成熟期果实内矿物质元素和可溶性糖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可溶性糖种类和含量,利用凯氏定氮法、钒钼黄比色法、火焰光度计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姜黄素比色法测定果实中的矿物质元素。【结果】 9月16日,长富2号和烟富6号的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分别是20.12和36.4 mg/g,33.82和18.29 mg/g,3.52和4.68 mg/g,存在显著差异,在10月5~25日期间2品种的果糖含量分别是71.50和90.43 mg/g,91.64和78.69 mg/g,94.48和82.52 mg/g,均达到显著水平显著差异。长富2号果实中的N、Ca、Cu、Fe和Zn含量在9月16日~10月25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N含量与Ca、Cu、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蔗糖与Ca、Cu、Fe呈显著负相关,与Z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烟富6号中Ca元素与山梨醇呈显著负相关,Mg和Fe元素对蔗糖呈极显著正相关,B元素与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10月15日,长富2号的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达到最大值,烟富6号此时的葡萄糖含量也是最高的。10月25日,2品种的蔗糖含量达到最高值。长富2号的果糖含量也达到最大值,烟富6号在10月5日达到最大值。长富2号全磷和B含量在10月5日达到最大值,全钾含量在10月15~25日上升,Mg含量在此期间处于下降趋势,9月16日~10月25日,全氮、Fe、Ca、Cu和Zn含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烟富6号中全氮含量从9月16日~10月25日期间,呈‘S’型增长,Ca、Cu和Zn含量在此期间处于下降状态,10月15~25日期间全磷、Fe、Mg含量不断上升,全钾含量在此前间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疆野苹果枝条解剖结构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的关系,为新疆野苹果抗虫育种、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疆野苹果抗虫植株和敏感植株为材料,研究光学显微镜观察野苹果枝条内部解剖特征,分析抗虫表型形成原因。【结果】 新疆野苹果枝条木质部解剖,导管密度对抗虫性的影响较大,抗虫植株的导管密度低于敏感植株,分别为136.2 和163.1 n/μm2;木质部厚度、木化射线宽度对新疆野苹果植株的抗虫性影响不大。新疆野苹果抗、感植株的皮层厚度及韧皮部厚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抗虫植株韧皮部厚度低于敏感植株,分别为194.9和432.3 μm;抗虫植株皮层厚度高于敏感植株,分别为1 282.9和1 037.7 μm;周皮厚度差异不显著。【结论】 新疆野苹果枝条木质部导管密度越小,抗虫性越好,韧皮部厚度越低,皮层厚度高,抗虫表型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面调查4块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标准地,针对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 Yang)在扁桃上的危害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5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法和Iwao、Talor等回归分析法对香梨优斑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梨优斑螟的发生程度与树龄、树体部位之间有密切关系,危害程度随树龄增大而加重,最高有虫株率达82.4%,危害部位主要集中在侧枝和主枝,以侧枝居多,最高有虫株率达54.01%。香梨优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并且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根据Iwao方法确定了香梨优斑螟幼虫在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公式为m*=2.868 74+1.704 18m。  相似文献   
14.
库尔勒香梨3种树形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对库尔勒香梨3种树形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3种树形的净光合值差异较大,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为典型的不对称双峰型变化曲线,峰值均在12:30和17:30左右,并伴有"光合午休"现象;3种树形的蒸腾速率变化均和净光合呈正相关,在光合作用日进程中,蒸腾速率的下降变化主要受当地空气温度的影响;香梨气孔导度值以开心形最高;3种树形的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均呈负相关;综合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参数指标可以看出,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的光合性能较强;由于相对光照分布与树冠的相应层次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在同种树形不同冠层上的光合能力以上层叶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0Co-γ辐照处理对库尔勒香梨的诱变效应.[方法]以香梨一年生休眠枝和萌动枝为试材,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并观察与测试两种枝条的当代性状表现.[结果]一定范围的小剂量辐照促进嫁接枝条的成活率,大剂量辐照降低嫁接成活率;辐照引起枝叶发生多种变异,叶片易出现缺刻、波状叶缘、条形窄叶等,枝梢易出现多叉枝、扁化枝和丛状矮枝;辐照对枝梢、叶片的生长产生不规律的影响.[结论]辐照在一定程度上对香梨一年生枝条造成了诱变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树皮厚度、径阶对苹小吉丁虫危害程度的影响,以具有不同抗苹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特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回归法找出树皮厚度、径阶与总虫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野苹果单株受苹小吉丁虫危害差异较大,其中XY-101单株羽化孔数最高11.2个,而XY-49单株最低为0个,总虫口平均数在0.3~11.2头之间,差异均极显著;径阶、树皮厚度分别与总虫数的回归方程为:Y=1.236+0.119Z和Y=1.049+2.071H,在P0.05显著水平下两个方程均通过了t检验,其中变量Z的回归系数为0.119,即径阶每增加1 mm,总虫数就增加0.119个。变量H的回归系数为2.071,即树皮厚度每增大1 mm,总虫数就相对应增加2.071个。因此,新疆野苹果的径阶、树皮厚度与总虫数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线性关系,随着树皮厚度、径阶的增大,总虫数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套袋技术对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品质的影响,为省力简化(不套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阿克苏富士苹果生产种植区域,套袋技术下测定苹果外观及内在品质,对比分析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外观品质上,套袋对各区域果实的单果重、硬度、果形指数影响不大,红旗坡和共青团不套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套袋,达到18.30%、17.27%,分别提高了19.5%和9.5%。套袋处理对三个区域苹果色度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平均色差值为45,对照处理色差值普遍高于套袋处理。套袋处理可溶性总糖显著低于不套袋,沙河镇最高达到84.16 mg/g,高于套袋处理14.3%,两种处理果实VC含量差异显著,共青团农场的不套袋果实VC含量高达111.75 mg/kg,显著大于套袋处理43.17 mg/kg,高出61.37%。套袋对富士苹果可滴定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均在0.3%左右。套袋处理对果实单宁含量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沙河镇,单宁最高达到10.61 mg/g,相对于不套袋高出19.7%。【结论】套袋技术可增加苹果果实光洁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理化品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特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5年生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为试材,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总糖、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6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占总糖中的比例50%以上,随着果实的发育,山梨醇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到果实成熟期,总糖中的比例降到24.7%。而在中后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所占的比例缓慢上升,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成熟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6.16%,果糖、山梨醇、葡萄糖和蔗糖占可溶性总糖中的比例分别为38.7%、24.7%、 22.0%和14.4%。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在果实发育前期活性较弱,随着果实发育而逐渐增高。果实发育早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而后期则随果实发育而逐步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急剧升高,与蔗糖迅速积累的时期相一致。山梨醇脱氢酶(SHD)和山梨醇氧化酶(SOX)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果实的发育先降低后增高,但前者的变化幅度大,且其活性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在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而成熟期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主要受山梨醇的影响,受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差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引进保存的5个美国核桃主栽品种和3个新疆核桃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梯度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供试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并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结合冬季果园实测气温数据以及春季冻害调查数据,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及田间冻害临界温度指标。结果表明,8个核桃品种抗寒力强弱为温185维纳艾米格新新2新丰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3个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相对较差,在-14.6~-15.4℃极端低温条件下嫁接枝条及1年生枝出现冻害,维纳、艾米格以及3个新疆品种越冬正常。8个品种1年生枝半致死温度范围在-18.5~-26.6℃,半致死温度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品种间的抗寒力强弱,但低于田间冻害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野生核桃’休眠期1年生成熟枝条为材料,以‘新疆实生核桃’为对照,人工模拟低温,在-12℃、-16℃、-20℃、-24℃、-28℃、-32℃、-36℃条件下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并分析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评价指标,进而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2个核桃类型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得到‘新疆野生核桃’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29.46℃,比‘新疆实生核桃’低5.06℃。在-12℃^-36℃低温处理期内,‘新疆野生核桃’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始终高于同一处理时期的‘新疆实生核桃’,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新疆实生核桃’。根据综合抗寒指数高低,2个核桃类型的抗寒性强弱为‘新疆野生核桃’>‘新疆实生核桃’。综上所述,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等指标都与核桃的抗寒性有关系,综合评价2个核桃类型的抗寒性,‘新疆野生核桃’的抗寒性要优于‘新疆实生核桃’,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