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259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64篇
  122篇
综合类   574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316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1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施肥对雷竹林土壤肥力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以比较对照(不施肥)、常规施肥、缓释肥、竹笋专用肥和微生物肥对雷竹林土壤肥力质量、养分利用率和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竹林因施肥引起的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过量积累和土壤酸化的程度按以下次序递减:常规施肥>专用复合肥≈缓释肥>微生物肥。常规施肥的肥料农学利用率最低,氮、磷和钾农学利用率分别为鲜笋4.7 kg kg-1、23.6kg kg-1和14.2 kg kg-1。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专用复合肥和缓释肥2个处理的氮、磷、钾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0.4%~53.2%、50.8%~90.7%和35.5%~39.5%,而微生物肥处理则分别提高38.9倍、67.8%和2.0倍。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处理的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29.6%和14.3%,而专用复合肥、缓释肥、微生物肥3个处理的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27.5%~29.0%和14.6%~17.8%。  相似文献   
52.
在高温夏季(1993年7月1日~9月30日,合肥地区,开放式鸡舍,舍温27.9~38.7℃,平均32.3℃),用6种不同配方的日粮饲喂处于相同生境的6组23~36周龄罗曼蛋鸡。按罗曼公司推荐的饲养标准配制第1组日粮;对第2~6组日粮养分浓度作适当调整。饲养结果表明:各组间罗曼蛋鸡产蛋率、饲料转化率和产蛋饲料成本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其中,第5组鸡产蛋率(83.93%)和饲料转化率(43.64%)均为最高(P<0.01),比第1组鸡产蛋率(78.91%)和饲料转化率(41.26%)分别提高6.36%(P<0.05)和5.77%(P<0.05);第5组鸡产蛋饲料成本(2.55元/kg)比第1组鸡产蛋饲料成本(2.92元/kg)降低14.51%(P<0.01)。第5组日粮配方(%)为:玉米61.0、小麦麸3.0、大豆粕17.0、鱼粉4.0、菜籽饼4.3、蛋氨酸0.14、赖氨酸0.05、骨粉0.8、石粉8.5、磷酸氢钙0.8、食盐0.31、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剂0.12、罗曼多维素0.018。  相似文献   
53.
我国黑木耳气候生态条件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黑木耳生长的气象指标、气候生态条件及我国黑木耳生产地的气候、耳林资源;揭示了黑木耳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54.
一、供试土样和实验方法1.供试土壤:采用透水性良好、适于高速土壤处理的三种土样,分别来自筑波大学附近松林中的火山灰土、香川县牟礼镇杂树林内由花岗岩风化混有细砾的土壤和茨城县波崎镇海滩砂丘旱地土壤。根据需要将所采集的土样置于阴凉处风干,风干后去除植物残体和碎石块,经10毫米筛下者填入土壤处理槽,经2毫米筛下者填入玻璃柱中。三种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列于表1中(略)。  相似文献   
55.
HPLC在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本文对其近期在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56.
2004年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新垦红壤山地建立了烟草基地,该基地的地理位置是N26°28′~29′,E101°51′~53′,开发总面积约为267hm2。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基地的烤烟都出现了大面积的烟叶呈‘倒勺子状’翻卷的症状,初步诊断是生理缺钙所致[1~3]。已有研究[2,3]从田间考察、对土壤和有机肥的检测、病株的组织分析以及水培试验等证明该症状是由于使用了一种含有过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的商品有机肥1号(是某肥料厂专门为该基地生产的一批有机肥)所诱发的,其机理是过量的磷酸根和硫酸根与根际土壤中本来就不富裕的有效钙反应形成磷酸钙沉淀和难溶性的硫酸钙,使烟株难以吸收足够的钙而诱发缺  相似文献   
57.
极端干旱区生态过程与生态现象具有特殊性,分析生态信息的表达模式与方法,对于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其内涵、特征及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以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的TM和2005年的CBERS-2/CCD影像作为提取生态景观信息图谱的基础资料;依据干旱区MODS特有的耦合关系,将我国极端干旱区的新疆吐鲁番划分为4个一级类型与13个二级类型.同时,借助GIS符号库,从客观真实性与美观实用性等角度,设计了景观生态专题制图符号体系;极端干旱区景观生态信息图谱模式由图形和特殊符号,描述性数字参数,数学模型3个成分组成;在ERDAS 8.5及ArcGIS 9.0的支持下,编制了景观生态专题图,最终实现了景观要素的图谱表达.  相似文献   
58.
白花败酱的家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措施,对白花败酱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春时节搭建大棚有利于白花败酱的生长,提高产量.栽植密度以25株@m-2较适宜.施用复合肥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白花败酱产量.白花败酱生态适应性较强,适于人工栽培,露地栽种年产量达39.2t@hm-3.表4参8  相似文献   
59.
河西灌漠土钾素状况及当季施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点调查表明,河西灌漠土全钾比70年代末平均降低了24.4%,速效钾平均下降了41.2%。剖面分布为:耕作层全钾平均为1.30%,20~60cm土层平均1.27%~1.38%,底土平均1.26%;缓效钾平均为946~1 006mg/kg,剖面差异不大;速效钾 0~20cm土层为145mg/kg,20~100cm平均101~114mg/kg。春小麦、玉米、甜菜、洋芋单作当季施钾均无明显增产效应;带田玉米施化学钾肥增产8.5%,施土粪增产9.7%~11.3%,但增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植物工厂中不同光质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用5种不同红蓝光配比的LED光质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下生菜叶片数、株高、茎粗、主根长、叶面积、植株干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最大,有利于生菜的营养生长;红光∶蓝光=1∶1与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下植株鲜重和壮苗指数均较大,且差异不显著;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有利于生菜叶片叶绿素和氮含量的增加,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综合各指标表明,红光∶蓝光=3∶2是适于植物工厂生菜育苗的光质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