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封闭式呼吸仪测定日本黄姑鱼(8.14±1.07 g)在饥饿和恢复投喂过程中的耗氧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和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黄姑鱼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其耗氧率逐渐降低;恢复投喂之后,其耗氧率开始逐步上升。从组织结构看,食道无明显变化,而胃、肠和肝胰脏则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饥饿5 d组无明显变化,而饥饿15 d组变化明显,表现为胃腺细胞收缩,皱壁和上皮细胞高度减少,分泌颗粒减少,肠胃绒毛退化,肝组织致密,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胰腺泡缩小,排列不规则;饥饿10 d组介于饥饿5 d组和饥饿15 d组之间,再投喂各主要结构均有恢复。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海水鱼类人工育苗中的饵料系列和常用活饵料如单细胞藻类、双壳类受精卵及其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桡足类及枝角类、糠虾的人工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3.
为了深入了解黄姑鱼Nibea albiflora(Richardson)的养殖生态学特征,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定期测定网箱养殖环境因子,每月测量网箱养殖黄姑鱼的全长、体长和体重,并自黄姑鱼7月龄开始统计其雌雄个体差异。结果表明,黄姑鱼夏季生长较快,冬季生长相对较慢,养殖期间体重的平均生长速度为0.72 g/d,全长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048 cm/d,至15月龄时体重达到(288.32±38.56)g;雌雄个体7月龄时存在显著差别(P0.05),随着黄姑鱼的生长,这种差别逐渐增大,15月龄时,雌性体重是雄性的1.31倍。  相似文献   
24.
矛尾复鰕虎鱼Synechogobius hast(Temminck and Schlegel),俗称海鲶鱼、泥鱼,属鲈形目、鰕虎鱼科、复鰕虎鱼属,矛尾复鰕虎鱼分布甚广,我国沿海以及朝鲜、日本直到爪哇等地的近海或咸淡水域坶有分布。该鱼具有广盐广温、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繁殖力强的特点,同时其市场价位中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是开展近海人工养殖和垂钓业的适宜品种。目前本省有的养殖户已经进行了矛尾复嘏虎鱼的池塘养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其苗种主要是采集的天然苗,很难形成大的规模,苗种供应也不稳定,大大影响了其养殖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为挖掘罗氏沼虾消化和性别决定主要器官发育规律及个体器官成熟标记(Marker),利用组织特性参数(τ)等分析技术,对性成熟罗氏沼虾的消化和性别决定关键组织器官(眼柄、肝胰腺、精巢、促雄性腺和卵巢)进行转录组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器官组织的组织特异性高表达基因数依次分别为1 874,2 700,1 698,270和4 216个;以τ≥0.85为条件,鉴定获得组织特异性高表达基因数依次分别为864,1 421, 1 550,254和4 457个;以τ≥1为条件,鉴定获得组织唯一高表达基因数依次分别为33,29,39,5和729个。5个器官组织唯一表达量最高基因的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功能研究表明,视紫红质、抗原样蛋白E异构体、rho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7、四域蛋白酶类抑制剂和血细胞素异构体X2分别在5个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与组织功能显著相关,分别具有成为5个器官组织发育成熟标记(Marker)的特征。发现雄性特异高表达基因162个和雌性特异高表达基因293个,在雄性和雌性中均发现性别特异性,且各组织均匀稳定表达基因K...  相似文献   
26.
从国外首次引入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育成苗种后进行海水池塘及网箱的养殖试验,并进行越冬试验及亲鱼的继续培育。结果表明:(1)经5.5 个月的池塘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31.1cm、体重515.0g,养殖成活率为82.85%。(2)经5.5个月的网箱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28.1cm、体重438.8g,养殖成活率为81.66%。(3)日本黄姑鱼养殖水温下限为5.5-6.0℃。(4)经25个月的池塘养殖、亲鱼平均体长达54.0cm、体重2700.0g。  相似文献   
27.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造成养殖虾类生长迟缓症状的主要病原。本文介绍EHP的分类地位、显微特征、发现史,综述传播途径、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黄鲷刺激隐核虫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鲷幼鱼在培养期间,由于受到刺激隐核虫的感染而导致出现极高死亡率。实验发现,使用福尔马林和硫酸铜可有效地治愈黄鲷刺激隐核虫;实验表明,2 mg/L硫酸铜和200 mg/L福尔马林比较适合治疗黄鲷的刺激隐核虫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治疗病鱼刺激隐核虫病没有明显的副作用。黄鲷病鱼治疗后放回海水暂养,恢复正常,活动良好,无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29.
黄姑鱼亲鱼培育与产卵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俗称黄婆鸡,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体形与黄花鱼有相似处,为近海中下水层鱼类,主要柄息于砂泥底质较浅沿岸海域,以小型甲壳类及小鱼等底柄动物为食,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  相似文献   
30.
2006年8-10月,进行了舟山牙鲆、杂交牙鲆、青岛牙鲆和漠斑牙鲆室内养殖对比实验,对耐高温和生长性能进行比较.试验中养殖用水盐度为26.5‰~27.0‰,水温26.0~30.0℃,自然光照.结果表明:牙鲆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饲料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