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近年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的养殖罗非鱼中暴发一种流行病,无论是网箱,还是池塘养殖的罗非鱼,都有此病的发  相似文献   
42.
为了比较分析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对稻田养殖‘福瑞鲤’的生长情况,评估分析养殖经济效益。笔者在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开展了稻田不投饵养殖‘福瑞鲤’和不同放养密度投饵养殖‘福瑞鲤’试验。结果显示:经过74天养殖,投饵组2号、3号的平均日均增重量、平均瞬时增重率、平均体重分别是不投饵组1号的2.96和2.31倍,2.67和2.14倍,1.52、1.44倍;不同放养密度投喂组间‘福瑞鲤’生长速度和平均规格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位产量差异较大。在试验条件下,不投饵组1号平均单位利润达到2.12元/kg,分别是投饵组2号、3号的1.1和1.23倍;售价差异导致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稻田养殖‘福瑞鲤’的总利润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一定渔获量、售价差异显著的前提下,稻田养殖‘福瑞鲤’无需开展投饵养殖方式;在投饵条件下,适当提高‘福瑞鲤’鱼种的放养密度,则有助于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以复配试剂及组成成分吡喹酮和克螨特浸浴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分别测定浸浴12、36、45h及换水后12、36、67h鳗鲡血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血常规指标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胆碱脂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血尿素氮生化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同一取样时间,不同药物处理组及对照组相互间绝大部分指标差异不显著。在有效驱虫浓度范围内,复配试剂对欧洲鳗鲡内脏器官及生理机能未产生严重损害,对鳗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4.
欧洲鳗败血症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欧洲鳗颐养殖过程中.自1995年开始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温和气单胞菌败血症。其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主要流行于养殖周期中的黑仔及幼鳗阶段,流行高峰季节为7、8、9月份的高温季节,但今年的调查发现在1、5、6月份亦发现本病的小地域流行,说明本病的流行季节在不断拓展,而且本病于今年成为高温期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传染速度快,往往于数小时内即吁发现池内病鳗数量的显著增加,一般引起的感染率在10%以上,病鳗的死〔率达80%以上。病鳗的主要症状为:体弱,于水流缓慢处或池角水面缓游,部分病鳗喜吊挂于…  相似文献   
45.
46.
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欧洲鳗鲡烂鳃病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樊海平 《水产学报》2001,25(2):147-150
从患烂鳃病的病鳗分离到多株细菌,其中三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经重理、生化等测试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具动力的短杆菌;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枸橼酸盐利用、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明胶酶、尿素酶、V-P反应、吲哚反应阴性。对氟哌酸、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47.
中草药对欧洲鳗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试了中草药对五株欧洲鳗致病菌的单独、联合抑菌效果,并测试了中草药、化学治疗剂联合抑菌效果。黄连、地锦草、乌梅、黄芩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显著,中草药联合无显著提高药效作用,其作用效果与抑菌效果最强药物的含量相关,中草药化学治疗剂联合对病原菌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8.
甲苯咪唑用于欧洲鳗鲡伪指环虫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丹麦,鳗鱼养殖场中最为严重的疾病是由单殖吸虫类的伪指环虫的感染。对此病,原曾用甲醛全池泼洒来治疗,然用此法治疗必须每周重复敬次,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甲醛本身对施药的渔民来说是种有害物质,因为它被怀疑为致癌物;再者寄生虫已显示出对甲醛或多或少的抗药性,为了达到治疗效果,近年常提高用药剂量。 Slékely和Molnar(1987)证明甲苯咪唑能够有效控制鳗鱼伪指环虫病,治疗方法为药浴。在集约化养鳗场有两种可行的方法:既可在大水体中包括鱼槽和生物过滤池(通  相似文献   
49.
众所周知,白仔的培育是鳗鲡养殖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管理要求最精细的养殖阶段。白仔培育得好坏,直接影响鳗鲡养殖周期,从而直接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同时,白仔培育期的死亡率为养殖过程最高,因而,加强白仔培育的管理,正确掌握白仔培育的关键技术将有效提高培苗成活率。本文就白仔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近年的改良技术作一介绍。一、池塘结构传统的养殖工艺采用全遮黑面积为40~60米2的水泥池,常称为“白仔池”,但现阶段白仔培育结果认为池塘面积不宜过小,一般需达60米2以上,而真正比较实用的池塘面积为80~120米2…  相似文献   
50.
马口鱼和半刺厚唇鱼是福建省2种土著淡水鱼,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开发潜力和广阔的推广前景。但在规模化人工繁育过程中,发现两者亲鱼都存在繁殖期性腺发育缓慢、同步性差、怀卵量低和卵子质量较差等共性问题,严重影响品种的产业化进程。亲鱼的强化有助于提高繁殖性能,以便获得大量的优质苗种,故亲鱼的强化培育尤为重要。目前亲鱼强化研究已成一个重要、复杂而广泛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从亲鱼强化概念、强化方法(营养强化和环境刺激)和亲鱼保种方案等方面阐述2种土著淡水鱼亲鱼强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力促马口鱼与半刺厚唇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