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针对冬水田影响水稻生长的土壤障碍因子,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冬水田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鸡粪和硅钙肥增产效果较好,2011年较对照分别增产11.3%和10.7%,2012年较对照分别增产9.4%和13.0%;在还原性物质总量上,鸡粪处理较对照增加5.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害物质增加的风险,不宜长期在冬水田中施用,而硅钙肥处理则比对照降低19.6%。石灰的效果不稳定,可能与两年遇到的极端天气(第一年严重干旱,第二年涝灾)有关,其效果还需要继续验证;锌肥的效果较差。因此,对长期淹水、地势较低的冬水田来说,硅钙肥是比较理想的土壤改良剂,施用后能保证水稻健壮生长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2.
盐胁迫对玉米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室内培养及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5g/L NaCl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种子萌发率、发芽率和根、芽的伸长及根数的增加。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玉米种子萌发率、发芽率急剧下降,根芽伸长及根数极受抑制,0.5g/L NaCl可能是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临界浓度。用≥0.5g/L NaCl的盐溶液长期灌溉会因土壤中盐分累积而使玉米生长受阻,成活率下降,幼苗在形态上表现出盐害效应。用自来水(0.1g/L NaCl)处理的玉米幼苗在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含水量等5个指标都较其它处理达显著水平,说明用低盐浓度(0.1g/L NaCl)灌溉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3.
苹果树体钾含量与钾累积量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对树体生物量及不同器官钾含量和钾累积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3-26~09-21,果树地上部和整株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果实成熟期(09-21)之后趋于平稳;03-26~07-30,根系生物量几乎没有变化,07-30以后快速增加。果树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新梢)中钾含量均表现为物候期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成龄器官(枝、干、根系)中钾含量基本呈降低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03-26~04-30,果树主要利用贮藏的钾素建造器官;04-30~09-21,果树生长所需的钾素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且钾素分配随生长中心的变化而转移。03-26~07-30,整株钾累积量逐渐增加,于07-30达最大,之后降低;年周期内根系钾累积量变化较小。不同时期各器官中钾累积量差异较大。07-30~09-21,果实中钾累积量增加幅度最大,建议果实膨大前适当增施钾肥以提高苹果产量。  相似文献   
24.
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四川省番茄养分管理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番茄养分管理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氮素施用普遍偏高,全省平均用量269.1kghm-2,有67.3%的农户氮素施用过量,仅有25.5%的农户施氮合理。磷素、钾素投入量严重不足,全省磷、钾养分平均投入量分别为164.5kghm-2和123.3kghm-2,49.1%的农户磷素施用偏低,65.5%的农户钾素施用不足。肥料品种结构、施肥方法及施肥量确定依据不合理。52.4%~80.0%的农户采用肥料穴施,8.5%~74.4%的农户仍按照习惯确定施肥量。四川省今后提高养分效率、减少化肥污染需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5.
苹果树各器官钙素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幼果期富士苹果树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含水量、钙含量及钙吸收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果期富士苹果树干重为10.19 kg,地上部钙含量为5.18-16.66 g/kg,根系为6.60-11.7 g/kg,钙吸收总量为74.29 g,地上部与根系分别为51.38 g和22.91 g;春梢钙含量最高,骨干枝干重最大,果树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春梢) 中叶片的干重较大,同时其钙吸收量为新生器官之首;地上部各器官含水量总的趋势是幼嫩器官高于成龄器官,在同一土层中,根干重随根直径减小而减小,而其含水量相反;直径相同的根,其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果树根系结构组成中,以直径1.0-5.0 cm的根为主,且集中分布在20-40 cm土层中;果树钙贮藏器官主要是骨干枝和直径1.0-5.0 cm的根。  相似文献   
26.
长期施肥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对碳投入的响应。【方法】采集经历30年不同施肥处理后的紫色水稻土,利用湿筛法分离2 mm、0.25~2mm、0.053~0.25mm和0.053 mm团聚体组分,并分析团聚体的稳定性以及年均碳投入量和有机碳固定速率的关系。【结果】与不施肥(CK)比较,施肥(N、NP、NPK、M、MN、MNP和MNPK)使2 mm团聚体所占比例提高了9.6%~36.1%,0.25~2 mm团聚体降低了6.7%~26.3%,0.053~0.25 mm和0.053 mm团聚体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单施化肥处理(N、NP和NPK)没有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化肥与有机肥配施(MNP和MNPK)显著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与CK相比施肥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2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其他粒径团聚体碳含量略有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化肥配施有机肥对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效果优于单施化肥。CK和N处理土壤有机碳损失速率为0.08t/(hm~2·a)和0.02 t/(hm~2·a),单施化肥(NP和NPK)、单施有机肥(M)、化肥配施有机肥(MN、MNP和MNPK)处理土壤有机碳的固定速率分别为0.14、0.10和0.17t/(hm2·a)。土壤有机碳的固定速率与碳投入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531,P0.05);碳转化效率为3.3%;随碳投入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碳含量均增加,且2 mm团聚体的碳增加速率远远高于其他团聚体。【结论】化肥配施有机肥增强团聚体稳定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本试验紫色水稻土的有机碳还没有达到饱和,仍具有一定固碳潜力,增加的有机碳主要固持在2 mm团聚体中。  相似文献   
27.
钾是烟草的品质元素。与国外优质烟叶生产国家的烟叶质量比较,目前我国烟叶钾含量普遍偏低。文章从育种、施肥、物理化学调控等方面对国内外提高烟叶钾含量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我国烟叶钾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对紫色土长期定位施肥下不同施肥处理 0~20 cm 耕层土壤微形态特征变化的研究,探讨施肥对紫色土微形态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 8 个不同施肥处理。用单偏光显微镜对不同处理的 0~20 cm 耕层土壤微形态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长期不施肥料的 CK 处理,土壤耕层结构致密,很少有孔隙发育,土壤微结构为结构较差的碎屑聚积状-沙粒聚积状;长期单施化学肥料,土壤颗粒未形成结构体,少孔隙,土壤微结构主要为斑晶胶凝状-细沙粒聚积状结构,土壤结构比 CK 处理优;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处理,土壤粗颗粒数量显著增加,结构疏松,孔隙量大,动、植物残体丰富,有铁锰结核和腐殖质的形成和微团聚体的发育,土壤微结构类型以 MNPK 处理(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最好,为胶凝紧实状-多孔状结构。[结论]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能显著改良紫色土的结构,培肥土壤,实现土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氮肥用量对茄芯雪茄烟生长发育、产量、产值和质量的影响,为四川什邡雪茄烟种植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0、60、120、150、180、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50、N180和N240)处理下烟株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物理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打顶期(移栽后44 d)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各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小。随施氮量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呈先快速增加,后产量缓慢增加、产值不增反降的变化趋势,施氮处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N0处理显著提高11.62%~57.62%和10.11%~45.83%,其中N240处理的烟叶产量最高为2 737.18 kg/hm2,而N180处理的烟叶产值最高为99 834.63元/hm2,均高于N150处理的烟叶产量和产值,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优质的1级和2级烟叶所占比例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劣质的3级和末级烟叶所占比例呈相反变化趋势,其中N1...  相似文献   
30.
四川丘陵地区干旱发生频率高,研究稻田供水与耗水情况对水稻节水抗旱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控制性田间试验,研究了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田间水分供需平衡关系.结果表明,丘陵地区降水3611.10 m3/hm2,灌溉用水6299.25 m3/hm2;水稻腾发6424.95 m3/hm2,深层渗漏2459.55 m3/hm2,漫田溢出1026.00 m3/hm2.水稻生产全程耗水8884.50 m3/hm2,其中水分利用效率为0.99 kg/m3,灌溉水利用效率为1.40 kg/m3.在四川丘陵地区,进一步协调稻田供水与耗水,从而实现抗旱节水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