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2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32篇
  55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十三烷酮——2是一种从蕃茄叶中提取的对储粮害虫有效的物质,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该化合物对绿豆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500ppm条件下,对绿豆象F_2代的繁殖抑制率为100%,是一种开发前景很大的植物性杀虫剂,但该化合物在试验浓度下对玉米象、谷蠹、杂拟谷盗无效.  相似文献   
152.
该报告总结了使用谷物保护剂甲基嘧啶硫磷拌合稻谷生产试验的结果。采用机械喷雾和砻糠载体法施药的防虫效果和生物测定结果。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甲基嘧啶硫磷其防虫效果和药效较马拉硫磷(防虫磷)为好; 使用甲基嘧啶硫磷5ppm剂量对一般粮仓害虫可维持半年以内效果,10ppm剂量以上有效期可达一年; 甲基嘧啶硫磷的药效较为显著,不但能杀死当代害虫,还可有效地防治第二代害虫的生存; 甲基嘧啶硫磷的药效对玉米象较为显著;但对谷蠹稍差一些,对米虱无明显效果。砻糠载体和机械喷雾法施药对国库均可采用,而砻糠载体法对于广大农村的储粮防虫更为方便,也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3.
锌指蛋白在植物干旱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已经在各种植物中克隆并鉴定了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但是它们在日本结缕草中的功能和潜在的转录机制还不清楚。通过花序侵染法将ZjZFN1基因及其启动子转化拟南芥,并通过草铵膦/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鉴定,获得转基因株系。ZjZFN1的启动子能够驱动GUS基因的表达,在甘露醇处理下的GU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在拟南芥中过表达ZjZFN1降低了种子发芽率,减弱了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和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状况;干旱处理后,转基因植株中的丙二醛含量高于野生型植株,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对过表达ZjZFN1的拟南芥进行干旱处理后,POD、SOD、P5CS、LEA的表达水平降低,而APX的表达水平升高。ZjZFN1基因的过表达可减弱植物的耐旱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4.
本試驗是1962年結合生产进行的。結果表明,粮堆中拌合百万分之5的林丹粉剂,以全部拌合防治效果最好;分层或表层拌合的,防治效果较差。无論那种拌合方式都可以有效地防治麦蛾;在原始害虫不多的情况下,对米象、长角谷盜和谷蠹也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防治鋸谷盜和米虱,效果不明显。用百万分之5的林丹粉剂拌合小麦,加工后,林丹的残留量在机制粉中为百万分之1.1—2.5,石磨制粉中为百万分之1.7—3.9,麸皮中为百万分之4.8—10.4。表层拌合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后,为百万分之0.3,麸皮中为百万分之1.2。全部拌合的稻谷加工后,大米及米糠中分別为百万分之0.57—1.0和4.6—12.0,分层拌合的稻谷加工品中則分別为百万分之0.42和2.0。全部拌合的玉米,加工成玉米粉后为百万分之1.9—3.7。上述拌合浓度,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5.
2001年开始,同安镇就开始引种番茄,春播夏收番茄于立春播种,夏至(6月中下旬)采收,作为经济作物,其经济效益较原先的种植水稻提高6至10倍。但由于品种及农户栽培技术原因,产量和品质受到限制。为改变这一状况,增加种植户收入,2005—2006年,本人在永泰县同安镇樟坂村开展无公害番茄露地栽培高产技术模式探索,经三年总结示范,推广总面积达270公顷,每亩产值提高500元以上。一、选用良种1.选种标准。根据市场需求、本地气候条件及栽培时间要求,宜选  相似文献   
156.
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将极限状态方程显式化和粒子群算法求解,并以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进行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可靠度分析,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并且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7.
早期、无损伤、易于操作的阳性芽检测技术,对提高柑橘遗传转化效率是十分有利的。本文设计和构建了nptⅡ::mgfp5融合基因,通过锦橙上胚轴转化体系研究其在柑橘遗传转化中的作用。nptⅡ::mgfp5融合基因全长1 57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作为表达载体p1301NG的选择标记和报告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锦橙上胚轴,再生培养1周后用体式荧光显微镜观察外植体的再生情况。在再生培养第9天时即观察到GFP荧光再生芽的形成,再生培养后10~15 d是GFP再生芽形成的高峰期。GUS染色和PCR分子检测结果证明,GFP荧光检测结果是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表明:nptⅡ::mgfp5融合基因能够在再生培养早期筛选到阳性转化芽,有助于提高阳性转化芽的存活率,提高柑橘遗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8.
防氟钙剂防治枣黑顶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枣黑顶病的防治方法,选用氢氧化钙、丙酸钙、碳酸钙3种防氟钙剂与液膜果袋,采用不同的混配处理对防控枣黑顶病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2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其防效为69%,处理11次之,处理1的防效最差;同一钙剂相同浓度下,添加液膜果袋的处理均比不添加液膜果袋的处理的防效好.  相似文献   
159.
160.
钙离子胁迫对金荞麦幼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金荞麦幼叶为研究对象,观察钙离子胁迫对其生理影响。在不同浓度钙离子胁迫条件下,对幼叶的含水量、总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金荞麦幼叶的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总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呈逐渐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钙离子胁迫能够导致金荞麦幼叶受到渗透胁迫,幼叶通过合成可溶性糖维持渗透平衡,同时通过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但过高的钙离子浓度可能对幼叶细胞产生离子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