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8篇
  8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2号通过花粉管通道法系统选育而成,其供体为米高粱,受体为自育品系89122。2011—2012年在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10点(次)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5 691.0 kg/hm2,比对照陇春23号平均增产7.47%,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株高80∽85 cm,穗长8.6∽9.6 cm,千粒重41.0∽43.2 g,容重791.0 g/L,籽粒含粗蛋白15.30%。适宜于甘肃省定西、临夏、兰州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32.
黄瓜离体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份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和基因型对黄瓜离体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材料形成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依次为子叶下胚轴根尖。3份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均在M10(MS+1.5mg/L 6-BA+2.0mg/L AgNO3)培养基上表现出较高的不定芽再生诱导率,欧洲温室型黄瓜品种"优秀"为最佳基因型,在M10培养基上再生频率为14.71%,平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为2.0,S2(MS+0.1mg/L 6-BA)培养基能明显促进不定芽的伸长,MS培养基添加0.15mg/L IBA可以使再生植株生根。  相似文献   
33.
小麦1BL/1RS易位系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甘肃小麦品种资源中1BL/1RS易位系的分布和HMW-GS组成情况,本研究采用多重PCR体系对552份小麦引进品种、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进行分子检测,分析了1BL/1RS和非1BL/1RS易位品种的容重、蛋白质、湿面筋、赖氨酸含量、SDS沉淀值等品质参数。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检出1BL/1RS易位系202份,占总数的36.6%,冬小麦育成品种中易位系的分布频率(51.8%)显著高于引进品种(41.0%)和春小麦(31.1%)。Glu-1位点优质亚基Ax1/Ax2*、Dx5、Bx14和Bx7OE的分布比例依次是66.2%、52.5%、13.5%、1.0%,聚合多个优质亚基基因(位点)的品种频率较低。1BL/1RS易位和非1BL/1RS易位品种的容重和沉淀值参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遗传背景相似的情况下,Glu-B3位点的正常表达及Dx5优质亚基对1BL/1RS易位导致的品质变差有补偿作用。本研究结果对提高甘肃小麦品质改良效率具有科学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甘肃地方杏品种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甘肃地方杏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所杏品种资源圃保存的18个地方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来自杏和桃上的10对引物共扩增出7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4条,占总扩增谱带的71.05%。观察杂和度(H0)、香农指数(I)和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589、1.334和0.402,在相似系数为0.720处将18个品种分为7个大组:第1、2、4组分别由兰州麦杏、临夏早杏和甜馍馍杏独立成组,第3组由兰州虎爪杏、唐汪杏等3个品种组成,第5组由小曹杏和大曹杏2个品种组成,第6组由兰州大屁眼杏等6个品种组成,第7组由临夏泉眼口杏等4个品种组成。可见,甘肃地方杏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特异性引物可以鉴别甘肃地方杏品种。  相似文献   
35.
亚麻白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是亚麻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度升高等原因,该病在亚麻主产区时有大面积爆发流行,严重影响了亚麻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概述了亚麻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抗病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抗性遗传与抗性基因、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引据相关文献,概述了紫苏叶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重要胡麻栽培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15份国内胡麻栽培品种为材料, 设自然降雨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 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7个农艺性状、8个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指标, 采用综合抗旱系数、因子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型划分和评价指标筛选。结果显示, 相关性状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及关联程度各异, 可优先选择与抗旱性关系密切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光合作用因子、叶片抗氧化因子等相关生理生化性状;因子分析表明, 6个公因子可代表胡麻抗旱性90.89%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抗旱性度量值(drought resist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s, D值)和加权抗旱系数(weight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WDC值)的各品种抗旱性排序相近, 位居前6位的抗旱品种相同。各品种D值与综合抗旱系数(comprehensive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CDC值)、WDC值、产量抗旱系数(yield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Y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各品种Y值与CDC、WDC值间极显著正相关;据D值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 可较好地反映品种的选育条件及适应地区。试验结果说明以D值为主要参数, 以WDC为辅助评价参数, 评价以产量为主要考量目标的胡麻抗旱性是适宜且准确的;以抗旱性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胡麻抗旱性综合评价、抗旱型划分、评价指标筛选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38.
在兰州市进行了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1号播期和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日期的推迟,陇春31号的籽粒产量逐渐降低,其适宜的播期为3月8日左右;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陇春31号的籽粒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宜的播种密度为645万粒/hm2左右.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后代材料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HMW-GS及SSR位点变异情况,对宁春4号、陇春21号和花培9355三个小麦品种的无性系R4和R5代材料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HMWGS组成及SSR位点进行检测和鉴定,并分析其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三个小麦品种无性系后代中,编码HMW-GS的三个位点均可发生变异,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无性系后代的变异频率和位点并不相同,同一基因型无性系后代的不同编码位点的变异频率也不相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出现超亲变异,其中大部分材料在R4代中表现出的变异性状能够稳定传递到R5代中。小麦体细胞无性系SSR位点的变异具有基因型依赖性,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变异频率与SSR位点变异频率无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
以兰州百合鳞片和叶片为试材,采用改良CTAB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优化兰州百合RAPD-PCR反应体系,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兰州百合RAPD-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因素进行4水平共计16个组合设计,并选用3种反应程序,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最终获得最佳反应体系为:20 uL反应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0.5 μmol/L随机引物、0.2 mmol/L dNTPs、2.25 mmol/L MgCl2, 及1.5U Taq DNA聚合酶。最佳反应程序: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1 min,36 ℃退火1.5 min;72 ℃延伸2 min;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7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