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化学除草剂具有省工、省力、省钱、除草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然而大量除草剂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介绍怒江州农作物种植、除草剂使用、除草剂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等,以期为将来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本观察从仔犬初生时期开始,对0~2月龄的12头德国牧羊犬幼犬行为发育状况进行了观测和分析,从视、嗅、听、环境适应能力、衔取能力、运动能力、等级意识等方面入手,对不同年龄段的幼犬表现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测试。  相似文献   
83.
猪丹毒病是猪感染丹毒杆菌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根据临床发病特征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预防该病需要定期做好环境消毒,第一时间隔离治疗病猪等;常用显微观察法、病原分离培养法、实验动物感染法、荧光抗体检查法、血清培养凝集实验法和分子生物学法诊断该病,临床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4.
玉米栈子储存的玉米质量下降,中间储存的玉米温度升高造成霉变,最终结果是农户收入减少,高产不能高收入。通过应用玉米栈子用通风装置,提高玉米的储存质量,防止中间储存的玉米温度升高造成霉变,达到玉米高产也有高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具有关资料报道,生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其潜伏期长达一年或者终身不发病。为了提高生猪狂犬病感染率,本文就猪伪狂犬病的监测及防治展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6.
选择对多菌灵、乙霉威和苯酰菌胺具有不同敏感性的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辣椒疫霉菌 Phytophthora capsici 及恶疫霉菌 P.cactoru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及氨基酸序列比对法分析了其 β-微管蛋白氨基酸突变与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对苯酰菌胺、多菌灵和乙霉威的敏感性与 β-微管蛋白198位或200位氨基酸突变有关:对多菌灵敏感、对苯酰菌胺和乙霉威不敏感的胶孢炭疽菌 β-微管蛋白氨基酸198位为谷氨酸(E),200位为苯丙氨酸(F);对多菌灵已产生抗性而对苯酰菌胺和乙霉威不敏感的菌株,其 β-微管蛋白氨基酸200位由苯丙氨酸(F)突变为了酪氨酸(Y);对多菌灵高抗、对苯酰菌胺和乙霉威敏感的菌株其 β-微管蛋白氨基酸198位由谷氨酸(E)突变为了丙氨酸(A)。辣椒疫霉菌和恶疫霉菌对苯酰菌胺敏感,对多菌灵和乙霉威均不敏感。检测疫霉菌菌株 β-微管蛋白未发现氨基酸突变,但发现其 β-微管蛋白氨基酸在196~200位与胶孢炭疽菌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导致苯酰菌胺仅对疫霉菌有抑制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
选择对多菌灵、乙霉威和苯酰菌胺具有不同敏感性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及恶疫霉菌P. cactorum,分析其β-微管蛋白氨基酸突变与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对苯酰菌胺、多菌灵和乙霉威的敏感性与β-微管蛋白198位或200位氨基酸突变有关:对多菌灵敏感,对苯酰菌胺和乙霉威不敏感的胶孢炭疽菌β-微管蛋白氨基酸198位为谷氨酸(E),200位为苯丙氨酸(F);对多菌灵已产生抗性而对苯酰菌胺和乙霉威不敏感的菌株,其氨基酸200位由苯丙氨酸(F)突变为了酪氨酸(Y);对多菌灵高抗,对苯酰菌胺和乙霉威敏感的菌株其氨基酸198位由谷氨酸(E)突变为了丙氨酸(A)。辣椒疫霉菌和恶疫霉菌对苯酰菌胺敏感,对多菌灵和乙霉威均不敏感。检测疫霉菌菌株β-微管蛋白未发现氨基酸突变,但发现其β-微管蛋白氨基酸在196~200位与胶孢炭疽菌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导致苯酰菌胺仅对疫霉菌有抑制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用MRS 培养基对40 日龄SPF 鸡及健康鸡的嗉囊、十二指肠、空肠、盲肠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和计数。经过分离和纯化获得6 种乳酸菌, 一株为球菌, 五株为杆菌, 分别命名为CX001 、CX002 、CX003 、CX004 、CX005 和CX006 。根据生长速度、耐酸耐胆汁对肠粘膜粘附试验,我们筛选出两种乳杆菌CX004 和CX006 ,作为益生素候选菌种。经生化试验、G+ Cmo1 % 测定,初步鉴定CX004 为短乳杆菌,但CX006 的种类还不能确定。结果表明这两种乳杆菌可作为禽用益生素的优选菌株。  相似文献   
89.
稻赤斑黑沫蝉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赤斑黑沫蝉(Callitettix versicolor Fabricius),别名稻沫蝉、赤斑沫蝉,俗称雷火虫.该虫在大关县原是水稻的次要害虫,近年来已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大面积成灾.2003年在本县部分乡(镇)发生极为严重,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均受到严重为害.据调查统计,发生范围涉及7个乡(镇)32个村(办),发生面积达1 562.3 hm2.其中造成减产50%~80%的313.4 hm2,造成减产80%~100%的149.7 hm2.仅玉米、水稻两种作物减产达1 984 t,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摸清该虫在大关县的发生分布特点、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2001~2003年,笔者开展了稻赤斑黑沫蝉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0.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真、假杂交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湖北省某公证处封存的两份杂交稻材料进行DNA,蛋白质指纹鉴定,首先采用业已建立的可特异鉴定以明恢63为父本的杂交稻真,假的P18引物进行RAPD分析,发现两份材料的叶片及种子DNA在0.8kb扩增带上存在着有和无的区别;而所用的42个水稻微卫星标记发现5个水稻微卫星标记具有多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种样品的种子水溶性蛋白质毛细管电泳图谱进行比较,二者在出峰时间及峰值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