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432篇
农学   202篇
基础科学   268篇
  275篇
综合类   1373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856篇
园艺   334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根据六六六泥团塞根有治螟效果的报导[黄山等,1956],为改进施药方法,我所于1957年进行土壤施药的盆栽药效測定,效果良好;1958年,田間防治試驗因处理时間太早(4月28日施药),效果不显;1960及1961年又进行田間試驗,因当年螟害輕微,防治效果也不够显著。据文献报导,六六六土壤施药,每亩用丙体六六六180克(折合数),对第一代二化螟防治效果良好,残效期达20—30天,并指出药剂系通过稻根内吸和沿叶鞘間上升的作用,杀死蛀入的蚁螟。昆明地区一般早栽田,栽秧后15—25天,正是螟卵盛孵期。1963年在昆明市郊区早栽田内,进行六六六土壤施药試驗,观察防治第一代三化螟的效果。試驗方法  相似文献   
42.
葡萄子油及原花青素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葡萄子油、葡萄子原花青素等天然产物的提取与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及药理研究的现状,葡萄子油成分分析方法和葡萄子,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介绍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高质量的葡萄子油和应用夹带剂提取葡萄子中的原花青素的方法。分析了葡萄子的综合开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蛋鸡产蛋初期蛋重大小,随着产蛋日龄的增加蛋重将逐渐变大。但实际生产中,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蛋重每增加1克需要提高2%的采食量,这将增加鸡蛋的成本。因此,必须对蛋重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4.
由昆虫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 ,咽侧体活化激素 (allatotropin ,AT)和咽侧体抑制激素 (al latostatin ,AS) ,分别刺激或抑制咽侧体的保幼激素的生物合成 ,从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利用昆虫神经内分泌的失调 ,使其体内激素水平失调 ,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猪的咬尾症,是指猪群中出现猪相互撕咬的现象,轻者将猪尾巴咬烂、咬出血,重者将尾巴半截或全部咬掉,有的还互相咬耳。应该说凡是会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的、营养的、心理的因素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在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尤其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猪咬尾、咬耳现象近年来逐渐增加,一旦发生则较难制止,因此猪的咬尾症也  相似文献   
46.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47.
早春黄瓜强化密植栽培技术,是通过加行高矮秧密植栽培,增加密度,提高单、总产的一种新型黄瓜栽培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不仅合理利用温度光照、水和肥料等资源,而且充分利用黄瓜生长前期的空间,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增加经济效益。 1. 培育壮苗 早春黄瓜育苗苗令45~50天,育苗时间应在2月上旬左右播种。3月下旬定植,播种后应加强苗床管理,温度控制白天应保持25~30℃,夜间20~25℃,出苗后适当降温。主行黄瓜采用嫁接苗,三叶一心开始进行秧苗锻炼。为防病可在苗床上喷75%代森锌500倍液一次。 2. 适时定植 适时定植是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48.
李峰  赵建选  王士坤 《食用菌》2004,26(1):25-25
玉米秸秆作为农作物下脚料,被农民就地焚烧,已成为公害。如何将玉米秸秆进行转化利用,提高玉米秸秆附加值,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入?是政府也是农民朋友最关心的问题。几年来,我所对玉米秸秆生物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利用玉米秸秆栽培毛木耳,菌丝洁白,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0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益果灵在果树上的应用效果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益果灵是陕西咸阳德丰公司用自己公司研制生产的噻苯隆原药配制成的农药新产品。噻本隆(简称TDZ),属于苯基脲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上已有应用。0.1%、0.2%噻苯隆可溶性液剂益果灵,其技术创新包括:①选用特殊稳定剂使原药在介质中稳定性高;②各种溶剂和助剂符合绿色环保要求;③优化生物活性,原药用量少,药效高且耐保存。噻苯隆原药已取得新农药登记证书。被国家农业部药物检定所认定为残留免检产品,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被陕西省确定为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1生产应用效果1.1解决了…  相似文献   
50.
日粮铜源及其水平对猪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军牧 1号断乳仔猪 75头 ,随机分为 5组 ,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进行生长试验 ,研究了 2种铜源 (硫酸铜、蛋氨酸铜 )、3个添加水平 (5、12 5、2 5 0 mg/ kg)的日粮对猪生长及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下丘脑儿茶酚胺的变化与生长抑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 12 5 m g/ kg(P <0 .0 1)、2 5 0 mg/ kg(P<0 .0 5 )硫酸铜 ,12 5 mg/ kg(P<0 .0 1)、2 5 0 mg/ kg(P<0 .0 5 )蛋氨酸铜 ,可显著提高仔猪增重 ;而上述添加 5 mg/ kg硫酸铜组猪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为 2 2 5 .74 ng/ g组织 ,显著高于 12 5 mg/ kg(P<0 .0 5 )、2 5 0 mg/ kg(P<0 .0 5 )硫酸铜组和 12 5 mg/ kg(P<0 .0 1)、2 5 0mg/ kg(P<0 .0 1)蛋氨酸铜组。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P<0 .0 5 )。据此认为 ,高剂量铜通过调节儿茶酚胺代谢抑制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 ,是其促生长调控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