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5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基于GIS的区域土壤养分管理与作物推荐施肥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盛建东  蒋平安  文启凯  武红旗  杨玉玲  李荣 《土壤》2002,34(2):77-81,112
利用数据库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开发技术,开发研制区域土壤养分管理及作物推荐施肥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2.
应用EM38电磁感应电导仪测量法调查了罗布泊“耳纹”地区盐壳电导值,对干盐湖沉积物采取不同尺度和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取样与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盐壳土壤EM38电导的各特征参数值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耳纹”的形成和电磁感应电导所表征的物理量存在较好相关性:“耳纹”黑色区域电导值较高,白色区域电导值较低。  相似文献   
33.
利用ETM 数据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根据目视解释,进行了新疆石河子148团土地利用及作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与1997年相比,全团耕地面积增加,园地面积减少,其他地类面积变化不大,同时,棉花种植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34.
对新疆8种典型草地形成的不同类型土壤进行了光谱室内采集,以求能够通过包络线消除法和植被覆盖度对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高低做一个快速判断。运用包络线消除法提取了不同土壤的包络线特征参量,结合地上的植被覆盖度对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土壤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包络线消除后所得到的特征参数中,不同土壤光谱特征值存在差异。吸收深度对吸收面积的影响不显著,吸收峰面积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建立了吸收峰面积和植被覆盖度之间的模拟方程,其中0~5 cm土层土壤的显著性最高(P0.05)。与东北黑土包络线消除的显著性波段范围相比,新疆草地土壤的包络线消除相关性达到0.6以上的波段位置发生了前移现象。  相似文献   
35.
以博尔塔拉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建立流域内各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分辨率为30m×30m的栅格图层,根据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各图层进行运算得到流域内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情况,估算该流域不同强度等级下的面积和流失量。结果表明,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到全区的26.8%,达到3 619.6km2,这些区域标识了准确的地理坐标,同时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侵蚀强度与其中各因子的相关性,从而为针对性地提出最佳整治方案,流域内土地资源的质量评价、利用规划及经营管理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为解决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种植、加工和管理过程中安全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溯源渠道不通畅问题,构建了基于WebGIS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新疆特色林果溯源系统.通过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安全生产的产地环境和加工流通环节的实际情况,建立溯源系统农田生产档案和加工生产档案.利用物联网技术和GIS技术能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溯源查询功能.该系统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在线质量溯源查询提供一个平台,可以对特色林果产品从农田种植,加工销售整个过程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跟踪,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可溯.系统的建立不仅增强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还为新疆林果业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典型盐渍化土壤光谱特征及土壤含盐量反演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干旱半干旱区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以北疆典型盐渍化地区玛纳斯县北五岔镇为研究区,对土壤样品总盐含量及其光谱反射率进行测量。通过对土壤光谱曲线进行去包络线和一阶微分处理,分析了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与土壤盐渍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反映盐渍化程度较为敏感的波段347~377nm和1800~1911nm,并建立了高光谱定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土壤盐渍化程度评价。研究结果对在干旱半干旱区高光谱数据反演土壤含盐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新疆北部不同类型土壤光谱特征及对有机质含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疆地区淡栗钙土、冷钙土、石灰性黑钙土、石膏灰棕漠土等4种土壤类型的反射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灰性黑钙土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其它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高于14 g·kg-1时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有机质含量很低(<8 g·kg-1)时,土壤的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分别采用593.6 nm波段的原始光谱反射率、661 nm波段的反射率去除包络线和547.4 nm波段反射率的一阶微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建立回归模型,经检验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有机质的含量,其中光谱的一阶微分预测精度相对较高,可较好地预测北疆主要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39.
基于GIS的和硕县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土壤改良分区制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GIS方法对区域内耕地土壤改良利用进行分区.[方法]应用和硕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专题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11728个,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12个影响因子,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运用GIS手段实现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空间制图.[结果]和硕县耕地总面积为30 073.32 hm2,根据地力水平分为四个等级,一至四级地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47;、34.91;、38.18;和16.43;.[结论]从耕地自然条件出发,得到了和硕县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利用区、耕地土壤微肥改良利用区、耕地环境条件改良利用区和耕地土壤不良质地构型的空间分布.和硕县耕地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改良分区的空间表达有助于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40.
对罗布泊“大耳朵”地区L07-10剖面进行沉积学观察,结合盐分、沉积物14C测年等分析,结果表明,L07-10剖面自上而下主要有3个层次:盐壳层、泥盐混合层、淤泥层。整个剖面不同年份,不同层次盐分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结合剖面沉积学特征,其对罗布泊的演化具有可能的指示意义。反映了罗布泊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淡水湖-盐湖-干盐湖的发展阶段,指示区域气候持续干旱化的特点,但在气候总体干旱的背景下,出现多次气候干湿波动变化。罗布泊的演化主要经历了淡水湖-盐湖-干盐湖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