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5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阿克苏市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掌握阿克苏市耕地地力基本情况和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运用GIS技术和综合指数法对阿克苏市耕地土壤进行了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市1,2,3级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3.81%,绝大部分耕地处于中上等水平,耕地生产潜力总体较高.地力等级相对较低的耕地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壤盐渍化,其次是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锌和有效锰的含量相对较低.利用评价结果对阿克苏市现有耕地进行改良利用分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实现了耕地改良利用分区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利用土壤多样性理论方法分析罗布泊地区的土壤多样性.[方法]利用ArcGIS对空间数据进行矢量化,获得空间数据的属性值.多样性指标的计算和成图则在Excel中完成.[结果]罗布泊地区土壤类型单一.在地形地貌上,石膏质盐壳上发育的土壤亚类,其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都很高;在地质构造单元新生代盆地上发育的土壤亚类,其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值数是最高的,但是均匀度却是最低的.面积与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之间均符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结论]土壤多样性受到土壤分类精度、地块单元面积以及所包含各亚类面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使用SVC-HR768便携式光谱仪,对新疆10种典型草地类型土壤进行了室内光谱采集。运用包络线去除法处理光谱数据。结果表明:10种典型新疆草地土壤在350~2500 nm范围内,除温性山地草甸土壤有4个光谱吸收谷(1个有机质吸收谷,3个水分吸收谷),其余9种典型草地土壤都是5个光谱吸收谷(2个有机质吸收谷,3个水分吸收谷);比较有机质吸收谷波段范围发现,10种典型草地土壤的光谱曲线下凹最明显的土层主要是0~30 cm;对同种深度的高寒类和温性类草地土壤光谱特征分析比较得出,同种气候类型的草地土壤0~5 cm 有机质吸收谷波段差异明显,高寒类的草地土壤有机质吸收谷波度范围窄于温性类草地土壤。干旱区新疆的草地土壤有机质光谱作用范围发生了“前移”。  相似文献   
54.
不同粒径土壤的反射光谱对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荒漠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诊断技术,分析了不研磨土样与2 mm土样的高光谱反射特征及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研磨土样的原始反射光谱在365.0~449.2 nm和567.8~799.8 nm与土壤有机质成极显著负相关。反射光谱经数学变换后,扩展了与有机质极显著相关的波段范围,2 mm土样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的最大相关系数(|r|=0.420)高于不研磨土样(|r|=0.351)。2 mm土样光谱经一阶微分变换后,在569.2 nm和1141.5 nm建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精度较高,但是当有机质含量低于9 g·kg-1时,预测精度较差。  相似文献   
55.
以天山北坡中段退化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封育与放牧对草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及活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的影响,以揭示土壤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禁牧封育5年后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低于放牧草地。与封育草地相比,在5~10 cm放牧草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MBC/SOC显著升高(P<0.05),分别增加了0.81 g·kg-1,34.12 mg·kg-1,0.59%;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及ROC/SOC在10~15 cm土层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可见,荒漠草地在封育5年后土壤质量降低,因此,应该实行合理的围封-放牧体系,更有利于退化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56.
草地过度利用造成植被退化,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本研究以天山北坡退化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草地退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为评价草地土壤退化提供理论参考。以封育草地为对照,对比放牧草地(退化草甸土壤)机械组成、含水量及有机碳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草甸土壤机械组成中粉粒含量较高,达到70%以上,而且草地退化对土壤机械组成影响不大,仅在15~35 cm土层粉粒含量有显著降低(P0.05)。退化草甸土壤表层(0~25 cm)有机碳、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草甸土壤粉粒、砂粒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水量极显著相关(P0.01)。因子分析表明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山地草甸,影响土壤性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机械组成。  相似文献   
57.
双带天幕毛虫可见于蒿类荒漠草地,在牧草返青期爆发,喜食伊犁绢蒿嫩芽幼叶。为探究双带天幕毛虫的分布与伊犁绢蒿叶片碳、氮含量、C/N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绢蒿嫩枝在毛虫发生草地土壤与无毛虫草地土壤的碳、氮、磷、钾养分含量,研究天幕毛虫的取食与土壤养分环境、绢蒿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绢蒿荒漠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中等偏低,仅毛虫发生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无毛虫草地。双带天幕毛虫明显喜食N/P低、K/N高的绢蒿嫩枝,趋向于采食含氮量相对较低,碳、磷、钾相对较高的嫩枝。  相似文献   
58.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北疆退化草地中起重要作用的土壤微生物.[方法]以北疆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中,细菌数量最多,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在10~20 cm土层,草地退化梯度间,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差异显著,真菌在重度退化与极度退化下差异显著.在0~10 cm土层,极度退化草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的活性均比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酶的活性有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重度退化草地显著小于极度退化草地.脲酶活性仅在10~20 cm土层各退化梯度间差异显著.在10~20 cm、20~3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升高,脲酶、转化酶的活性变化与之相反.[结论]在监测退化草地土壤质量演变时,敏感的土壤生物指标有:细菌、放线菌的数量,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9.
北疆退化荒漠草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新疆北部退化荒漠草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探讨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退化草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在2.316~2.753,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剧,土壤黏粒含量增高,分形维数逐渐增大。表层土壤的分形维数与粉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黏粒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土壤物理性质没有相关性。由于土壤表层(0~10cm)受放牧影响较大,致使其化学性质与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没有相关性。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土壤下层(10-30cm)的全磷、pH值、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表征退化草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评价退化草地土壤性状的一个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60.
针对扫描跟踪数字化和手扶跟踪数字化2种建立草地资源图形数据库的常用方法,分析了2种方法在面积量算方面的精度.通过综合分析图纸,根据图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取了27块图斑,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的支持下,求其面积,与数字式求积方法对比,通过相对误差分析,表明扫描跟踪数字化法优于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