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5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搞清意大利苍耳和当地苍耳扩散分布与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之间的关系,及意大利苍耳入侵定居和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苍耳和苍耳种群分布地段,对种群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两种苍耳种群的果实数量和株高、果实生物量和植株总生物量以及株高、根、茎、叶与果实生物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它们的生长结果和资源的分配有规律性;两种苍耳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均表现为果实>茎>叶>根;两种苍耳的不同构件生物量对果实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意大利苍耳茎>根>叶,苍耳为叶>茎>根;茎对意大利苍耳果实生物量的制约比叶对苍耳果实生物量的制约效果更大,这种生物量分配方式转变可能是意大利苍耳比苍耳具有更强繁殖扩散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增加分布范围,成功定居新疆大部分区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
基于HJ1A-HSI超光谱影像的县域耕地土壤盐渍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以北疆典型盐渍化地区玛纳斯县为研究区,以HJ1A-HSI超光谱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实测耕地土壤含盐量,分析光谱反射率及其变化形式与盐分含量的相关性,筛选耕地盐分响应的敏感波段,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环境卫星影像的耕地含盐量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盐分的HSI影像响应波段均位于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间,以500~549 nm和696~776 nm范围最佳,相关系数均大于0.5;HSI反射率对数(lgP)预测模型精度最高,可实现对研究区耕地土壤盐分遥感反演。  相似文献   
83.
石河子绿洲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适合西北绿洲区的NPP遥感模型,估算石河子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方法]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以光能利用率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以1989~2001年的石河子绿洲区植被为例,对13年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得到石河子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13年平均值为2.086 TgC/a,其年均变化量为0.049 TgC/a,绿洲植被碳密度在237.3~309.3 gC/m2变化.[结论]研究时段内NPP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近年来该区降水、气温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84.
基于Web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方法]运用已有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成果,基于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国际通用编码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开发.[结果]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空间分散、规模化经营程度低、规范化生产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我国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包括系统设计、运行思路及系统应用等模块.[结论]该系统在充分研究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跟踪和控制等方面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依据网络信息系统设计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质量跟踪和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决策,有效地加强了对农产品的监管,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信心,同时也为企业与政府的监督管理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85.
在科考与研究工作中,大量的土壤信息数据需要与地理空间位置分布有机结合起来,以方便查询研究区土壤信息,从而直观全面地掌握研究区不同位置的土壤信息数据。本研究以2003年至2008年罗布泊"大耳朵"地区野外综合考察数据为基础,借助GIS Server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rcGIS Server的罗布泊"大耳朵"地区土壤信息系统。系统基于Browser/Server架构的开发模式,采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组织各类空间及属性数据,应用空间数据引擎ArcSDE实现空间数据和土壤属性数据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统一存储,最后利用.NET及ArcGISServer提供的组件开发了WebGIS应用层,实现了各类空间数据与土壤属性数据的Internet发布。应用效果证明,系统的实现方便了用户通过网络获取研究区各类空间数据及土壤信息数据,有效提高了研究数据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为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盐壳及盐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6.
我国至今进行了两次全国性土壤调查,新疆地域辽阔,土壤调查范围有限,历史土壤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选取新疆乌苏县和精河县为研究区,以38个土壤剖面的黏粒数据为例,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通过以点带面法得到两县1∶50000新疆土壤数据库(XSD)。以该图为基础,对1∶1000000面向陆面模拟的中国土壤数据集(LSM)和1∶1000000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进行空间叠加运算,得出土壤黏粒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空间图,探讨了三种土壤数据库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LSM与XSD在0~30 cm平均绝对误差为72.6 g kg~(-1),高于HWSD的66.5 g kg~(-1)。LSM与XSD在30~100 cm的平均绝对误差为82.1 g kg~(-1),低于HWSD的92.7 g kg~(-1)。0~30 cm、30~100 cm HWSD土壤黏粒高于300 g kg~(-1)的图斑最大,面积分别为3567.75 km~2和5423.58 km~2。通过三种数据库之间的差异比较,证明了土壤黏粒历史数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LSM数据在县域尺度比HWSD数据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空间变化规律,在塔里木河中游以柽柳为建群种的群落中,选取3种不同大小冠幅的柽柳灌丛类型,按根部、灌丛下和冠幅边缘分别采集0~20 cm土样,测定土壤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6种酶活性和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无论柽柳灌丛冠幅大小,从根部、冠幅下到冠幅边缘,土壤中6种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均依次表现为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随着柽柳冠幅的增大,在相同取样部位,6种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均相应增加;土壤中6种酶的活性与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呈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新疆柽柳立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研究南疆塔河和北疆阜康灌丛柽柳下的土壤养分"肥岛"效应及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1)柽柳具有较明显的聚集养分的功能,冠幅内外的养分富集率普遍大于1,但是柽柳枯死后这种富集作用就逐渐消退,并且北疆的柽柳富积率高于南疆,不同发育阶段的柽柳"肥岛"特征没有明显差异;2)阜康柽柳立地土壤养分"肥岛"的作用范围为3.9~14.8 m,塔河柽柳"肥岛"的作用范围为6.2~10.1 m,有效作用范围均在冠幅外,并与冠幅成正比;3)研究区柽柳立地土壤养分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且其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由于在新疆干旱区较弱的生物富集作用与强烈的风蚀沙化作用并存,导致该区荒漠植被柽柳的"肥岛"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89.
为探明新疆地区地膜残留污染强度和污染分布情况,选择新疆地区625个有效点位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采样,通过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进行组合赋权,对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地块面积、距村距离、覆膜年限、覆膜比例进行权重计算,根据权重系数优化聚类指标,对2021年地膜残留污染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块面积、距村距离、覆膜年限、覆膜比例影响因素下地膜残留量差异极显著(P<0.01),权重系数分别为 0.200、0.315、0.265、0.220。优化聚类指标后的 K-means聚类分析将新疆地区地膜污染数据分为四类,地膜残留量第Ⅰ类<第Ⅱ类<第Ⅲ类<第Ⅳ类,地膜平均残留量依次为63、100、110、135 kg·hm-2,聚类分析的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且受到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影响。依据聚类结果的地膜残留量划分出低污染、中污染、高污染三个强度等级,不同级别之间具有明显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新疆地区农田地膜总体污染强度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状态,应重视高污染等级的点位和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快地膜残留污染治理进程,进而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研究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对土壤养分管理、科学施肥、可持续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奇台县为例,基于三个时期(1980、2010、2020年)的土壤养分调查数据,应用经典统计、地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变异及等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研究区4种养分的空间变异情况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