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改良涂片法对低温和常温条件下杧果‘台农1号’和‘Irwin’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杧果花粉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常温(25~30℃)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较为正常,双线期染色体主要形成二价体,二价体构型以“V”型、“O”型、“Y”型、“X”型、点状和棒状等形式存在,并以点状、“V”型和“O”型较多见,出现少量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其中台农1号为0.79%和4.76%,Irwin为0和3.57%;同时仅在少量中期Ⅱ和后期Ⅱ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低温(10~20℃)条件下,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的行为发生大量异常,微核仁的平均检出率高达22.88%,明显高于常温条件下的平均4.56%;双线期单价体和多价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其中台农1号为8.82%和17.65%,Irwin为14.52%和24.19%;减数分裂中期Ⅰ、Ⅱ及后期Ⅰ、Ⅱ均观察到落后染色体,其中台农1号异常率为12.73%、5.63%、15.79%和4.76%,Irwin为11.11%、7.61%、9.52和6.38%。低温条件下减数分裂异常可能是造成雄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研究不同除袋时期对红芒6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除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着色面积减少.早除袋处理的果皮色素含量显著高于晚除袋处理,果皮色泽如果皮亮度以晚除袋处理高于早除袋处理,但色相角度相反:果实内在品质如维生素C、可溶性同形物以采前10~15天最佳.红芒6号芒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最佳除袋时期为采前10~15天,除袋后,果皮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果实着色最快,果面光洁,外观最佳.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引进的果桑品种在邢台地区的生长表现,对白玉王、无核大十、红果2号、黑珍珠4个品种植物学特性、果实产量及品质等进行了调查、测定、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是黑珍珠,为19.43%;白玉王、红果2号、无核大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次为18.26%、16.77%、14.37%。白玉王单果重最大,为3.64 g,黑珍珠单果重最小,为2.25 g。单株桑椹产量最高的是黑珍珠,为30 kg;最低的是无核大十,为5 kg。4个品种667 m2果桑园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玉王、黑珍珠、红果2号、无核大十。无核大十、白玉王可作为果叶兼用品种栽植;黑珍珠和红果2号,可作为观光采摘或深加工树种发展栽植。  相似文献   
24.
太行山区苹果园大多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贫瘠、水资源缺乏,灌溉条件差,再加上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不稳、品质下降,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严重影响果农生产管理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采用在树下打坑收集雨水、覆盖保墒,穴贮肥水加地膜覆盖等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1打坑集雨太行山区春旱少雨,有效降雨多集中在7-8月,多是中雨、大雨,山坡面陡雨水会顺坡面流走,树下存不住水。  相似文献   
25.
为了分析芒果品种植株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与叶片若干生理指标的相互关系,测定64个芒果品种的δ13C值,及叶片中氮、磷、钾、水分、叶绿素和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芒果叶片δ13值与叶片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芒果叶片氮、磷、钾含量均与δ13C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氮含量是引起品种间δ13C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苹果腐烂病是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本文主要依据2018年气候及苹果生产情况,提出苹果腐烂病的发病条件、发病规律及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全国核桃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随着核桃产业的大发展,核桃种植应实行标准化管理,而多年来的粗放管理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核桃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黑核桃"现象严重,直接影响着核桃产业的兴衰。本文对近年来"黑核桃"发生的主要原因即核桃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太行山区板栗主要品种留枝量与产量关系,对‘燕山早丰’‘紫珀’‘燕魁’‘黑燕青’等4个品种生长势、果实产量及品质等进行了调查、测定、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太行山区‘黑燕青’‘燕魁’2个大果型品种,留枝量4~6个/m^2,产量高,树势稳,质量好;太行山区‘燕山早丰’‘紫珀’2个中小型品种,留枝量6~8个/m^2,产量高,树势稳,质量好。  相似文献   
29.
太行山区板栗多栽植在旱坡山地,土壤瘠薄,无灌溉条件,产量低而不稳。近年经试验示范,总结出提高山地板栗产量的几项技术。(1)蓄水保墒技术山地板栗园无灌溉条件、主要靠自然降水补充水分,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首先应搞好树下蓄水工程。打蓄水坑是山地板栗园蓄水抗旱的有效技术措施。每株树环树冠滴水线向外挖多个长方形蓄水坑。蓄水坑长约80cm、宽50cm、深40~50cm,上宽下窄,挖好后夯实底部和四壁。雨季来临时可蓄水,也可通过渗透向树体供水。目前由北京林业大学研制的防旱蓄水保墒剂已面市,这种蓄水保墒剂喷洒在树盘地表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相似文献   
30.
杧果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对我国杧果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研究,尽快建立我国数量化、规范化的果种质资源描述系统,2002-2004年,在广东省湛江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杧果种质资源圃内进行了48-57份杧果品种(种质)资源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核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等5项数量性状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以上5个经济性状均存在14%以上的变异系数。可溶性固形物呈正态分布,其他4项指标均呈偏态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单果重、果核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5个数量性状的评价标准,建议将5个数量性状分为1-5个等级,每个级别提出2个参照品种,1个国外品种,1个国内品种。该项研究为我国杧果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