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直播水稻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直播水稻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直播水稻的品种改良、耕作技术、化除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肥水管理等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推广直播水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主要就当前水稻稻僵苗现象的症状及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水稻僵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迟熟中粳淮稻号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4.6~14.3万/667m2,除基本苗5.8万/667m2,产量591.63kg/667m2以外,其他密度单产均达到600kg/667m2以上,基本苗8万/667m2左右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667m2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直播水稻具有省工、省力;节省秧田,节约用水;减轻病虫危害;有效分蘖节位多,有利于争取足穗;后期上层根量大,有利于增加粒重等优势,但同时也具有生长期缩短,出苗不齐、不匀,倒伏风险加大,杂草危害重,天气灾害几率大等劣势。分析了目前江苏直播水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播期、密度、肥料、水分等主要栽培措施对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小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密度对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密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90~33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10-27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大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大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个体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大麦播种期推迟,生育期相应延后,但播种至拔节0℃以上有效积温和齐穗至成熟期的天数相对稳定;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播期群体总苗数的差距缩小,茎秆粗度及重量增加,抗倒性增强;11月5日播种单产、千粒重及粒叶比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播种期越迟,实粒数越多,淀粉含量越低;播种期越早,有效穗数越多。因此,最理想的播种期在10月29日之后,但以不超过11月5日为宜。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农啤5号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120~36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因此,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8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早熟中粳镇稻99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5.9万~17.3万/亩,单产均达到600 kg/亩以上,基本苗在7万/亩左右时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直线下降,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亩时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012年盐都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全面发动,突击防治:选用对路药剂,用足药量;选择适当防治时期等,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