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葡萄茎枯病菌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带菌植物材料是病害传播的重要载体,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是严格执行口岸检疫措施及研究病害防控措施的有力工具。根据葡萄茎枯病菌及其近似种的细胞骨架蛋白(Actin)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1条特异性TaqMan-MGB探针,建立了葡萄茎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确定了葡萄茎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最佳反应条件:引物终浓度为0.6 μmol·L-1,探针终浓度为0.6 μmol·L-1。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最低检测限为总DNA含量20 pg(20 μL反应体系)。此方法快速灵敏,整个反应1 h即可完成,检测过程完全闭管,无需PCR产物后续处理,为快速检测葡萄茎枯病菌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方法用于口岸疑似菌株检测,可成功检测出葡萄茎枯病菌。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葡萄茎枯病菌的早期快速检测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统计1996~2016年乌兰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得出,年平均降水量为211.0mm。雨季时间为50d,非雨季时间为218d;年平均气温为4.2℃,夏季和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平均相对湿度为41.8%,湿润天数为106d;平均风速为2.2m/s,年内风速相对较大时段所占的比例为24%;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每10a分别增加45.281mm、0.299℃、0.609℃;年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总辐射、年平均气压、年平均风速每10a分别减少0.785%、24.891h、25.074MJ·m-2、0.125hpa、0.261m·s-1。  相似文献   
13.
 自宁波口岸进境日本杜鹃花种苗上,采用常规平板分离法获得1株疑似杜鹃花枯萎病菌的菌株OV5。该菌株可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但在麦芽汁培养基上不生长。经培养可产生少量气生菌丝和大量小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球状,直径 3.0 ~ 3.5 μm,在纺锤体状菌丝的尖端产生,易脱落,有时呈短链状。菌核卵圆形或饼形,明显杯状,凹面光滑,(1.5 ~ 6) mm × (2 ~ 8)mm × (0.5 ~ 1.5) mm,成熟时黑色。经rDNA IT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来源于CBS的2株杜鹃花枯萎病菌标准菌株的ITS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位于同一个发育分支。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侵染杜鹃花,引起典型杜鹃花枯萎病菌症状。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所截获病菌为杜鹃花枯萎病菌,这是我国首次截获该种检疫性真菌。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临汾市城市绿化系统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总结建设的指导原则,并提出了该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用油原料,国内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大豆净进口国。进口大豆虽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加大了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向日葵黑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向日葵病害,其病原菌向日葵黑茎病菌Plenodomus lindquistii属于我国进境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段维军等,2015;2017)。2017年12月,宁波口岸自进境美国大豆夹杂的向日葵种子上分离获得1株菌株72298-10,为明确其分类地位,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其进行鉴定,以期为口岸疫情检测、防控和后续处理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面貌,20世纪70年代山西临汾花果城形象誉满中外,然而近年来对环境的破坏使这一形象近乎消亡。为了查明现有条件下,临汾重塑花果城的条件,通过对城区绿化现状和果树品种的分析,得出可行的结论,并提出重塑花果城形象的对策,即大街大树冠,小巷花果灌;扩大果树种植范围;采取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  相似文献   
17.
自进境澳大利亚大麦样品上,采用常规平板分离法获得1株疑似葡萄茎枯病菌菌株74919。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β-tubulin和actin序列比对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对该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74919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和厚垣孢子;基于β-tubulin和actin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74919和其他葡萄茎枯病菌相关序列划分在同一分支;菌株74919接种大麦叶片,在接种部位引起叶斑症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菌株74919鉴定为葡萄茎枯病菌(Didymella glomerata),这是我国口岸首次从进境澳大利亚大麦中截获葡萄茎枯病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枸杞遗传变异与亲缘关系分析的新方法,为枸杞的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杂交育种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方法】以枸杞为试材,对ISSR-PCR反应中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筛选,确立枸杞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并利用该优化体系,对枸杞的8个品种(系)和5个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进行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枸杞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每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 2.5μL,40 ng模板DNA,2.0 mmol/LMg2+,0.1 mmol/L dNTPs,0.6μmol/L引物,1 UTaqDNA聚合酶;15个引物在13份枸杞种质中共扩增出80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61条,多态位点比率为76.3%;13份供试材料可分为2类:一类群含有宁杞1号及其花培植株、宁杞2号及其花培植株、小麻叶、宁杞3号及其花培植株、06-16及其花培植株;另一类群含有04-03-32及其花培植株、04-03-29、北方。从聚类结果来看,宁杞2号、宁杞3号、04-03-32经花药培养所得到的再生植株与母株相比,在DNA水平上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异。【结论】建立的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可用于枸杞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枸杞花药培养中不同激素浓度、接种密度及培养方式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2.0mg/L,接种密度以50枚花药/瓶的诱导率最高,固体培养方式较佳。诱导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01mg/L;随后将产生的不定芽转到MS+NAA 0.2mg/L+6-BA 0.01m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