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213篇
农学   249篇
基础科学   130篇
  130篇
综合类   1270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655篇
园艺   183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对澄江县多年来在田烟生产上根际土壤使用酸性“三合土”的常规措施,采用田间试验来验证其在田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在其它适宜区域推广应用该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2组同田对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性(pH7.50-8.50)土壤上,每塘使用1kg酸性“三合土”,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降低根际土壤pH,从而改善根际土壤环境,显著增加了中上等烟的产量及比例。  相似文献   
962.
限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1993年在临汾市乔李村粮田3队进行冬小麦限水灌溉试验,提出减少灌溉次数(即灌溉量),只在关键时期进行灌溉,就可使冬小麦节水与增产的目标同时实现。冬小麦灌溉量减少33.0%~66.7%,产量只减少6.3%~12.3%,灌溉水生产效率提高33.3%~127.8%。因此,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临汾地区限水灌溉制度应为:在正常年份,一水条件下,浇足冬水;二水条件下浇好越冬水和浇足拔节水;存充足灌溉条件时要采取限水灌溉,节约水资源,应浇好越冬水,浇足拔节水,少浇孕穗水,小麦亩产可达到400kg以上。  相似文献   
963.
对浸出油中溶剂残留量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浸出油中溶剂残留量的两种基本定量方法-峰面积法和峰高法。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指出了峰高法定量存在的敝处,确定了合格的峰面积定量方法。中同时简单介绍了与峰面积法定量密切相关的微机-气相色谱仪联机溶残留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964.
玉米须中不同极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比较玉米须中不同极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生成体系以及对Fe^2+诱发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研究了不同极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AOA)。结果表明不同极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有较大差别。在羟基自由基生成体系中,抗氧化活性顺序依次为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而在Fe^2+诱发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中,抗氧化活性顺序依次为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严格按照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时发现,即使极性相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其抗氧化活性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65.
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中山杉耐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4年3月,通过对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中山杉的保存率与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中山杉的耐淹性。结果表明:1)中山杉在163~174 m高程范围内的平均保存率为98.1%,消落带坡度对水淹后中山杉的保存率具有显著影响,消落带原土地利用类型对其保存率影响不显著;2)中山杉在各高程上的平均树高均超过3.5 m,平均胸径均超过4 cm,水淹深度对中山杉的高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对其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3)消落带坡度对中山杉树高和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但消落带原土地利用类型对其树高和胸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中山杉极强的耐淹性为生物治理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6.
为了研究花前渍水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的影响,对长江中下游主推小麦品种进行花前渍水试验,在拔节期测量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和黄绿叶面积比,孕穗期测量SPAD值和黄绿叶面积比,并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渍水导致旗叶SPAD值下降,黄绿叶面积比上升,收获指数下降。产量的构成因素中,千粒重、穗粒数、有效分蘖数下降。综合各个品种来看,不同品种的指标参数下降幅度不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指标参数下降幅度,寻找到优势品种襄麦25和皖麦56。  相似文献   
967.
通过对新乡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3所高等学校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共有127种植物,其中乔木61种,灌木32种,草本30种,藤本4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3所高校植物群落物种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提出深化校园绿地建设的对策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68.
近几年来,社会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了解新乡学院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可为在新乡学院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采取措施来有效提高新乡学院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新乡学院全体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态度行为还比较好,只是维权意识淡薄,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较匮乏,因此在此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969.
为探讨生态拦截系统对洱海流域农田尾水氮(N)、磷(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应,提高生态拦截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了生态沟渠、表流库塘、潜流库塘、生态沟渠+表流库塘4种改建的生态拦截系统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进水口污染物浓度相比,经生态拦截系统净化后,各系统出水口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4种生态拦截系统中生态沟渠+表流库塘系统对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和COD的削减效果最好,平均削减率为59.66%、55.99%和38.33%,出流全年各月可用于各类型农田灌溉,且TN、TP和COD浓度全年分别有3个月、10个月和10个月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水质要求;潜流库塘系统削减效果次之,对TN、TP和COD的平均削减率为42.13%、31.31%和34.29%,出流全年各月可用于旱作回灌,全年有9个月可用于水作灌溉,TN、TP和COD浓度全年分别有10个月、6个月和2个月可达到地表Ⅳ类水质要求;生态沟渠系统和表流库塘系统削减能力相对较弱,对TN、TP、COD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0.59%、21.03%、25.25%和37.60%、27.69%、26.07%,但这2个系统出水全年可用于水作和旱作灌溉,其中生态沟渠系统出流TN浓度全年有4个月可达地表水Ⅴ类标准,TP浓度全年有11个月可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要求,表流库塘系统出流TN浓度全年有3个月可达地表水Ⅴ类标准,TP浓度全年有11个月可达地表水Ⅳ类标准,COD浓度全年有3个月可达到地表Ⅴ类水质要求。综合而言,改建的4个生态拦截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表现为生态沟渠+表流库塘>潜流库塘>表流库塘>生态沟渠。  相似文献   
970.
针对原油管道流动安全评价中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考虑影响因素的实际波动规律,提出了一种分析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新方法。根据管道稳定运行时影响因素参数实际概率分布,定义了新的重要性衡量标准,实现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以各影响因素对进站温度影响为例,对实际管道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新方法能够结合管道实际运行状况和影响因素本身的实际波动规律,反映各影响因素取值不同、波动幅度不同对结果重要性的影响。该方法可以有效、全面地对热油管道流动安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