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为了建立一种能有效分离、培养和获取较高纯度的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MECs)、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s)、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s)、后腔静脉内皮细胞(RPVECs)的模型,自7dSD大鼠分别取左心室壁、空肠、主动脉、后腔静脉,采用II型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差速消化法获得较纯的RMMECs、RIMECs、RAECs、RPVECs。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特异性抗原检测证实,得到高纯度RMMECs、RIMECs、RAECs、RPVECs。结论:利用胶原酶II型消化法成功分离并培养大鼠的RMMECs、RIMECs、RAECs、RPVECs,为进一步开展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H2O2-DAB黄色呈色法进行显色。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位于细胞的胞浆内,其阳性细胞只分布于垂体前叶,而后叶和中间部未见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对照组均未发现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甲状腺素低下可以诱导大鼠垂体前叶内IFN-γ样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提示甲状腺素低下会影响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3.
腧穴实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表明,穴位是内脏病理、生理和机能变化在体表上相应的感应点,也是诊疗疾病的反应点和刺激点.穴位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针刺穴位产生的感应信号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相应脏腑(效应器官)而产生相对特异性治疗作用的呢?这是经络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无一个确切而统一的解释.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问题从经穴的组织形态、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以及作用途径等多方面多学科深入地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出多种看法.试就有关腧穴实质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观察不同剂量内毒素对小鼠血浆NO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以血浆NO为指标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的最佳内毒素注射剂量,试验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1mg/mL含量的内毒素0.1,0.3,0.7,1.0 mL,6h后断头采血并采用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分泌水平.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NO水平为(44.0±3.2)μmol/L,内毒...  相似文献   
25.
<正>中医认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脾健运则饮食物精微物质消化旺盛,脾不健运,则消化、吸收、运输等功能失常。近几年来对脾实质的研究来看,认为脾概括了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大部分功能。现代医学认为胰腺是兼有内外分泌功能的腺体。  相似文献   
26.
仔猪水肿病是由产志贺样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发于断乳后10日龄仔猪的传染病.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感染后的致死率高达80%~100%,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白头翁素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内皮素(ET-Ⅰ)和一氧化氮(NO)分泌增加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为试验模型,ET-Ⅰ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技术,NO测定采用还原酶法.结果:白头翁素10 μg/ml、5 μg/ml、1 μg/ml预孵2 h加入1 μg/ml的LPS刺激12 h后.白头翁素组1 μg/ml ET-Ⅰ分泌显著低于LPS组(P<0.05),5 μg/ml、10 μg/ml白头翁素组ET-Ⅰ分泌极显著低于LPS组(P<0.01);10 μg/ml、5 μg/ml、1 μg/ml白头翁素组NO分泌极显著低于LPS组(P<0.01) 结论:白头翁素可以下调LPS诱导的ET-Ⅰ和NO分泌增加,这可能是白头翁的抗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8.
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殖业的疾病之一,可引起动物腹泻,导致死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细菌产生的热敏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是引起腹泻的主要毒素之一.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s)不仅构成肠道局部的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理屏障,保证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并且通过合成和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在调节正常的血液循环、维持周围细胞环境的稳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白头翁素是传统抗腹泻中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本试验在建立LT损伤RIMECs体外病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白头翁素对其作用,以进一步了解白头翁素的抗腹泻机制.  相似文献   
29.
将中药方剂五苓散和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2e)分别加入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培养板中培养1、3、6和9h,观察五苓散及其抗SLT-2e对RIMVEC分泌NO的影响。结果:普通中药组中10μL/mL五苓散浓度在1-9h内使NO浓度升高;治疗组五苓散浓度0.1μL/mL、1μL/mL、10μL/mL在9h时内皮细胞分泌NO差异不显著;预防组0.1μL/mL在1-6h时变化不明显,在9h时NO升高;1μL/mL、10μL/mL在6h时NO量分泌最高,9h时下降。提示一定量的五苓散可使RIMVEC的NO分泌量升高(P<0.05);治疗组五苓散使NO分泌量不升高,预防组五苓散可使内皮细胞分泌NO量升高(P<0.05)。  相似文献   
30.
抗肿瘤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药是祖国医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保障我国人民和动物的机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逐渐成为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大敌。由于中药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有着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机理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肿瘤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的,其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重耐药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必将为人类和动物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