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试验采用山羊为对象,以采食量、增重、初始重为指标,对脱毒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添加不同比例(20%、30%、40%)及未脱毒紫茎泽兰(30%)饲喂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紫茎泽兰的采食量均有提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1.7%、30.2%、14.3%,未脱毒紫茎泽兰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20%脱毒紫茎泽兰饲料的饲喂效果显著高于对照,未脱毒紫茎泽兰组的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脱毒组。试验动物的初始重与动物增重无显著影响。从反刍动物增重角度考虑,说明紫茎泽兰用作饲料是可行的,但必须脱毒。  相似文献   
32.
籽粒苋是苋科的一年生作物。茎直立,高2.0~2.5m,叶宽大而繁茂;营养价值高,现蕾开花期叶片含粗蛋白21.O%~28.0%,籽实含粗蛋白15.09/6~18.O%,茎秆含粗蛋白12.0%~15.0%。赖氨酸含量为0.84%~1.02%,相当于小麦的2倍、玉米的3倍。籽粒苋具有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广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型粮食、饲料兼用作物加以种植。云南昆明小哨于2006年将其引进作为饲料资源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云南红壤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亲本及其杂种后代的遗传变异,采用了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分别以‘德钦’苜蓿与‘Acrora’为父母亲本的正反杂交组合的亲本、F1代和F2代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钦’苜蓿♀与‘Acrora’♂杂交的同工酶谱带有10条,F2代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60;‘德钦’苜蓿♂与‘Acrora’♀杂交的同工酶谱带有8条,F2代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50.以‘德钦’苜蓿为母本F2代之间的变异比以‘德钦’苜蓿为父本F2代之间的变异大.不同遗传背景对紫花苜蓿后代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揭示云南省南苜蓿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分离自云南楚雄、昆明、德宏和禄丰4个地区的78株南苜蓿根瘤菌进行32项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32项性状中,20项性状为全同性状,另12项性状菌株阃存在差异。84.6%的菌株能在含30g/L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其中5株菌能耐50g/L的NaCl.所有菌株在酸性条件下不生长;在pH值为11以及在4和60℃处理下10min均能生长;能在含300μg/ml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对卡那霉素耐受性差。聚类分析表明,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除3个菌株不聚群外,其他75株南苜蓿菌株分别聚在4个表观群中,说明相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存在着一定的表型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南苜蓿根瘤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和接种菌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秋水仙碱不同浓度(0.05%、0.2%、0.3%)、不同处理时间(1d、2d、3d)、种子不同萌芽阶段(芽长<0.5cm、1~2cm、>3cm)对二倍体鸭茅染色体加倍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诱变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有染色体加倍植株均为混倍体,即同一根尖细胞中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共存;混倍体早期生长弱于二倍体,以后的生长发育及开花期形态特征二者几乎无差异。  相似文献   
36.
外源激素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休眠的破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是南方草地建设和环境治理的骨干禾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但其种子产量低,品质差,休眠严重,严重制约了该品种的推广利用。以滇产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GA3、IBA、6-KT、ETH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4种激素均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400 mg·L-1GA3溶液浸种24 h效果最好,种子各项活力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48%、54%、19.46和0.015 2,分别较对照提高1.18、1.08、1.31和1.14倍。ETH溶液浸种的效果仅次于GA3,以450μL·L-1ETH溶液浸种24 h为好,而IBA和6-KT的效果一般,但20mg·L-1IBA、5 mg·L-16-KT溶液浸种24 h,对促进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萌发仍有显著作用(P0.05)。  相似文献   
37.
俯仰臂形草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储存时间和浓硫酸处理的臂形草种子的发芽指标及电导率,结果表明,储存2年的俯仰臂形草种子可作为播种材料;浓硫酸处理15min能显著(P0.01)提高贝斯莉斯克俯仰臂形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破除休眠的3号和深度休眠的4号种子不同部位的甲醇提取液对油菜籽的发芽试验表明,30%,50%和80%原提取液处理发芽势为0,当把提取液中甲醇蒸发提取后,4号胚和胚乳提取液处理油菜籽发芽势与CK无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甲醇会影响植物的发芽,休眠的俯仰臂形草种子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抑制物主要存在于种子的稃内。  相似文献   
38.
以滇产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去除稃片、擦破种皮和去除种壳的机械方法处理种子,借助于吸水称重法和呼吸速率法检测种壳透性,并通过 MS 培养基离体培养检测种胚萌发性,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种壳(含种皮)对其种子透水、透气均有很强的阻碍作用,种子萌发存在着种壳(含种皮)障碍;种胚(带胚乳)存在着休眠特性;其种子休眠属于综合性休眠。在种子收获60 d 后,种胚休眠开始释放,至180 d 释放完毕;在种子收获210 d 后,种壳已基本失去对种子萌发的束缚作用,其休眠期至少为210 d。  相似文献   
39.
为建立适宜MsDUF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本试验在已知的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保定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Baoding)下胚轴和子叶为转化受体,将MsDUF基因导入到紫花苜蓿中,通过对愈伤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阶段抗生素浓度的筛选建立了优化的遗传转化体系,同...  相似文献   
40.
试验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牧草中期库品种资源保存的子课题———南方牧草品种中期库品种资源扩繁。384份试样分属于羊茅属、黑麦草属、三叶草属(其中羊茅属164份、黑麦草属126份和三叶草属94份),通过库存进行气候相似的活体繁殖保存,同时筛选出优良的牧草品种,对筛选出优良品种进行定性和定量指标测定以利于指导种子和牧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