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林业   392篇
农学   345篇
基础科学   249篇
  221篇
综合类   2118篇
农作物   289篇
水产渔业   256篇
畜牧兽医   1138篇
园艺   332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52.
53.
54.
55.
水稻白叶枯病自发现到现在已有90年的历史。由于发生地区广泛,为害严重,各国对此病曾做了大量研究。日本对它已研究了半个多世纪,我国也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经历。但对其侵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仍有不同看法。我国最初认为种子传病是首要的。但在病区单抓种子处理还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又认为病稻草是病区次年的主要菌源。近年来,又发现在严格处理病革、病种子的情况下,仍然发病,故怀疑除上述两种传播途径外,还有其它传播途径。关于杂草传病问题,日本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和我国国内一样,对杂草带菌传病问题,意见很不一致。我们认为对这一传播途径有彻底弄清的必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病的侵染循环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对白叶枯病的彻底防治。如果这一传播途径确实存在,我们若不承认它,在防治上就会出现大的漏洞。如果白叶枯病确与杂草无关,盲目地采用相应的措施,也是多余而毫无意义的。这次试验是采用较直接的“离心浓缩针刺接种法”,其结果:第一年证实有马唐等六种杂草、黄豆和水稻根部能够带菌;第二年证实有车前等三种杂草和水稻根不仅带菌,而且可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第三年又证实在不同地区有马唐,狗牙根等四种杂草能够带菌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中旬。另外,用病区杂草和水稻健苗混栽,结果稻苗上发病,而对照的不发病。通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证实有数种杂草的根茎部不仅带菌,而且能传病。  相似文献   
56.
‘丰香’草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主栽品种丰香( Fragaria ×ananassa Duch ‘Toyonoka’) 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了影响组织培养的多个因素, 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MS + TDZ 1.5 mg·L - 1 + IBA 0.4 mg·L - 1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分化。不同滤光膜(绿膜、红膜、蓝膜、黄膜) 对草莓不定芽的分化具显著效应, 绿膜和红膜对芽的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不定芽再生率达95%以上, 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在25个以上; 而蓝膜和黄膜则不利于芽的分化。不同滤光膜光谱差异主要集中在300~700 nm, 红、绿膜在该波段光强较弱,而黄、蓝膜和荧光灯较强。暗处理4周比1、2、3周更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 此后转到光下培养, 获得的不定芽再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7.
所谓的低蛋白质日粮是指将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4%。通过使用价格较低的工业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的用量来满足动物氨基酸需求,即在生产中配制低蛋白质日粮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58.
鸡啄癖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啄癖又称异食癖、饿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鸡群均可发生,但以雏鸡时期为最多,轻者啄伤翅膀、尾基,造成流血伤残,影响生长发育和外观,重者啄伤腹腔,露出内脏,有的半截身被吃光而致死,对养禽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鸡啄癖的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果树的农户较多,且有规模不等的果园,利用果园养鸡可谓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60.
传统莴笋栽培方式多为秋季育苗,露地定植越冬,次年4月下旬收获。我们通过生产调查,总结出莴笋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技术,可达到周年供应,是一种生产成本低、风险小、易操作、效益显著的栽培模式。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