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开农7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豫花9331为母本,中花1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套龙骨瓣授粉技术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丰产潜力大等优点。本文作者介绍了开农76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配套栽培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花生叶斑病已成为北方花生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20%烯肟·戊唑醇的示范试验研究显示,该药剂对花生叶斑病有较显著的防治效果,在花生后期,其防效达11.45%;对花生产量也有比较明显的增产效果,示范区与对照区相比,荚果亩产增产10.4%。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该药剂对花生百果重、百仁重和单株结果数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开封地区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于2013、2014年通过小区试验研究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开封地区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喷药时间。[结果]2013年,花生收获前,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稀释液对开封地区叶斑病的防效达24.25%,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2014年,在播后65、80 d进行初次喷药的情况下,花生收获前叶斑病防效分别达43.63%、49.7%,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在开封地区,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稀释液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和产量具有较好效果,在播后80 d初次喷药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14.
开农 306 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 30 为母本、开选 016 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有性杂交结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 306 在 2016-2017 年河南省联合体小粒花生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4633.28kg/hm2,比对照远杂 9102 增产 2.39%。2 年品质测定显示,开农 306 平均油酸含量 77.45%,为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306 结实性好,结实集中,荚果均匀,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介绍了开农 306 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开农 306 优质、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五种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防治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叶斑病是北方花生生产区的主要叶部病害,通过5种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防效的试验比较显示,阿米妙收、金极冠对花生叶斑病具有极显著的防效,在花生收获前防效分别达到24.20%和23.57%,其他参试药剂防效次之;5种杀菌剂处理的小区荚果平均亩产均比对照增产,增幅在13.07%~37.91%,其中百泰处理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不同土壤质地及种植模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砂土、两合土、黏土3种不同土壤质地和麦垄套种、麦后起垄和麦后起垄覆膜3种种植模式。[结果]黏土上种植花生脂肪含量、亚油含量最高,砂土上种植花生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和O/L比值最高;不同种植模式中脂肪含量麦垄套种﹥麦后起垄﹥麦后起垄覆膜,蛋白质含量麦后起垄覆膜﹥麦后起垄﹥麦垄套种,且麦后起垄覆膜种植使花生的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增加,亚油酸含量下降,O/L比值提高。[结论]不同土壤质地和种植模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较大,应该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不同的土壤质地及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1选育经过选择高产、大果、出口和油脂加工兼用型花生品种开农30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品种开选01-6为父本。其中,母本开农30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花生新品种,2001年、2002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北京市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父本开选01-6是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国外资源培创的高油酸材料。2003年配制组合,2004年种植杂种F_1,田间  相似文献   
18.
开农71是2003年以开农30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进行杂交,2004-2011年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高油、高油酸、多抗等优点为一体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于2012-2013年参加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 896 kg/hm2,其中2014年生产试验中开农71荚果产量5 274.60 kg/hm2,较对照豫花9327增产6.02%。2015年和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本文作者系统阐述了开农7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该品种是油食兼用型高油高油酸多抗花生新品种,近3年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蜡蚧轮枝菌长春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和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蜡蚧轮枝菌长春菌株VLC997的生物学特性等问题。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2~35℃,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pH为5~6,最适培养基为SMA。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该菌株生态适应性广。VIC997菌株在所选配的豆粉麦芽汁培养液和麦麸+硫酸锌培养基上孢子产量最高。VIC997的LD50为(0.47~0.54)×10^8/mL,LT50为36~38h。所研制的孢子油乳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效果可达94.90%,可代替化学杀虫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调节效应,比较研究了在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喷施多效唑和壮饱安对花生生长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从花生植物生长来看,这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明显降低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以喷施壮饱安300 g/hm2效果最好,主茎比清水对照矮4.63 cm,侧枝比清水对照短6.59 cm;从对花生重要农艺性状影响来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花生单株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其中,喷施壮饱安300 g/hm2使花生百果重较对照增幅较大,较清水对照增加3.5 g;喷施多效唑600 g/hm2使单株结果数和百仁重增幅较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1.7个和1.9 g,同时饱果率较对照提高了1.09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还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花生公斤果数,提高花生荚果整齐度。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和农艺性状调控效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增加幅度为93.75~322.93 kg/hm2,其中喷施多效唑600 g/hm2增产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