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本研究旨在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C)对化学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基自由基(1,6-Bis(diphenylphosphino)hexane,DPPH)在本实验中用来测定槲皮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8mmol/L四氯化碳(CCl4)用作体外诱导剂,构建建鲤(Cyprinus carpio)肝细胞损伤模型。原代培养的肝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0.05、0.1和0.2 mg/mL)进行前处理,后处理及前后处理,检测培养上清指标酶((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GO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GP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释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法测定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 1A(CYP1A)、3A(CYP3A)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测定核转录因子-κB(NF-κB)成员c-Rel和p65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低浓度的QC即可高效地清除DPPH,表明QC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QC可以显著提高细胞活力及SOD活性,且有效地降低了GOT、GPT、LDH和MDA的含量;同时,QC也显著地抑制了CYP1A和CYP3A的表达,对c-Rel和p65及其下游细胞因子的转录也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前处理组效果最佳,前后处理组效果次之,后处理组稍差,各组中0.1和0.2 mg/m L槲皮素的抑制效果最明显。综合以上结果,QC对建鲤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际生产中,可将槲皮素开发成一种饲料添加剂,以增加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油酸诱导时间及有效作用浓度的研究,建立油酸致建鲤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本研究以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的原代肝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加入不同浓度油酸(0、0.05、0.1、0.2、0.4、0.8 mmol/L)与肝细胞共培养24-48 h,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别收集不同时段的肝细胞及上清液,采用试剂盒测定肝细胞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同时测定上清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MTT法测定肝细胞的存活情况,确定油酸最佳诱导浓度,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肪滴的形成情况.研究结果显示,0.4 mmol/L油酸与肝细胞共培养48 h,可以显著提高肝细胞内TG、TC含量(P< 0.05或P< 0.01),极显著提高上清培养液中GOT、GPT、LDH、γ-GT的活性,显著降低上清培养液中SOD的活性,但与24 h相比有升高趋势,0.4 mmol/L油酸与肝细胞共培养24 h,光镜下可见细胞内有脂肪滴形成,以48 h最明显.综上所述,油酸浓度0.4 mmol/L、诱导时间48 h成功构建了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为研究鱼类脂肪肝类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研究枸杞多糖(LBP)对四氯化碳诱导建鲤肝组织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建鲤随机分为6个组,即空白对照组(CK)、模型组(CCl4)、枸杞多糖药物对照组(LBP CK)、处理组(LBP 0.1 g·kg-1、0.5 g·kg-1、1.0g·kg-1),连续饲喂60 d后,模型组及处理组按体重0.05 m L·10g-1体内注射30%CCl4-植物油混合液,72 h后收集肝组织及血液,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蛋白(TP)、白蛋白(Alb)、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一系列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腹腔注射30%CCl4-植物油可诱导建鲤急性肝组织损伤。1.0 g·kg-1的枸杞多糖能有效降低建鲤血清中GPT、GOT、LDH活性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提高肝组织中T-AOC、CAT、GSH-PX、SOD、GSH及TP含量(P0.05);0.5 g·kg-1枸杞多糖对血清中GPT的降低及肝组织中SOD、T-AOC和Alb的提高均有显著作用(P0.05);0.1 g·kg-1枸杞多糖对血清及肝组织中生化指标无显著效果。综上结果,认为枸杞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建鲤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应用于鱼类肝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24.
主要探讨基础饲料中添加虎杖提取物对建鲤肝损伤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建鲤被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20条,即Ⅰ组(CCl4)、Ⅱ组(0.5%虎杖提取物)、Ⅲ组(1%虎杖提取物),按每10 g体质量0.05 mL体内注射30% CCl4;Ⅳ组(0.5%虎杖提取物)、Ⅴ组(1%虎杖提取物)体内不注射CCl4,只注射同体积植物油;Ⅵ为空白对照组,也注射同体积植物油.每日饲喂2次,连续8周,注射72 h后模型建立成功.检测建鲤血清中LDH、GPT、GOT、TP、ALB的表达水平;检测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MDA、CAT、T-AO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的虎杖提取物(Ⅴ组)对于清除自由基,防治肝损伤有很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显著提高T-AOC和CAT含量;显著增加TP、ALB活性;显著降低血清中GPT、GOT、LDH的活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CCl4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0.5%和1%虎杖提取物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5.
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和培养条件探索鲫鱼肝细胞的原代培养,以建立稳定的鲫鱼肝细胞原代培养模型.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用WST-1检测细胞活力,同时观察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组织块培养4~5 d后肝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并增殖,但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且细胞不易收集;机械分散法收集的细胞少,细胞存活率低;而...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栀子苷对双酚A(BPA)致鲤鱼(Cyprinus carpio)肝毒性的影响,为鱼类保肝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75条鲤鱼为试验材料,设5个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0.5 mg/L BPA暴露)及栀子苷处理组(BPA+栀子苷),其中,栀子苷设低(1.25 g/kg)、中(2.50 g/kg)、高(5.00 g/kg)3个浓度,养殖70 d后,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以及肝脏中fatp1、fas、ppar-α、nrf2、keap1、ho-1、tlr1、myd88、il-1β、il-6和il-10基因的表达量,来评价栀子苷对鲤鱼肝毒性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鲤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显著增高(P< 0.05,下同),而联合投喂3种浓度的栀子苷可显著提高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改善鲤鱼的生长情况。与模型组相比,饲喂中、高浓度的栀子苷显著降低鲤鱼血清中GPT、GOT和AKP活性,缓解鲤鱼肝损伤的程度。饲喂低、中浓度的栀子苷显著降低血清中TG和LDL-C的水平和肝组织中fatp1和ppar-α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血清中HDL-C的含量,改善了鲤鱼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同时,经过3种浓度的栀子苷处理后,肝组织中SOD活性和nrf2、ho-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keap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栀子苷对双酚A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有缓解作用。此外,饲喂3种浓度的栀子苷较模型组显著下调了myd88、il-1β和il-6基因的表达量,但显著上调了il-10基因的表达,抑制了鲤鱼肝脏的炎症反应。【结论】栀子苷可不同程度缓解双酚A引起的鲤鱼肝毒性,并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异常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等,减轻鲤鱼肝损伤程度。考虑到实际生产成本,推荐以中浓度(2.50 g/kg)的栀子苷作为保肝药物的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27.
以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HP)诱导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不同的给药顺序,通过检测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GPT)、微量丙二醛(MDA)、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肝细胞的增殖活性,研究了五味子提取物对急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mmoL/L的t—BHP作用肝细胞2h诱导肝损伤模型,加入五味子提取物后能通过提高上清液中GSH—PX和SOD酶活力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来减轻t—BHP对肝细胞的损伤,减少GPT的释放,使GPT活力水平的升高受到明显抑制,显著提高了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或P〈0.01);预防治疗组(DT)中五味子提取物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效果明显要优于预防组(D)和治疗组(T)。说明五味子提取物对由t—BHP造成的肝细胞急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中药与损伤剂的给予顺序会影响五味子提取物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以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HP)诱导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不同的给药顺序,通过检测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GPT)、微量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研究玫瑰茄水提取液(aqueous extract of Hibiseus sabdarifa L.)对急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 mmol·L-1的t-BHP作用肝细胞2 h诱导肝损伤模型;玫瑰茄水提取液能通过提高上清中GSH-PX和SOD酶活力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来减轻t-BHP对肝细胞的损伤,减少GPT的释放,使GPT活力水平的升高受到明显抑制(P<0.05或P<0.01),显示出对t-BHP造成的肝细胞急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中药与损伤剂的给予顺序影响着玫瑰茄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从对生化指标测定值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预防治疗组(DT)中玫瑰茄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效果明显要优于预防组(D)和治疗组(T)。  相似文献   
29.
为了评价姜黄素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鲫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的调控作用,采用精密肝切片技术(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PCLS)分离肝组织并进行体外培养,以四氯化碳诱导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用不同浓度(1μg/ml、5μg/ml和10μg/ml)的姜黄素处理肝组织切片,收集上清液及肝组织。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生化指标,同时检测Nrf2和Keap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姜黄素可以改善CCl_4诱导的肝损伤,其浓度为1μg/ml和5μg/ml时能有效抑制GPT、GOT、LDH和AKP活性的升高,提高SOD、GSH-Px活性及T-AOC和GSH含量,降低MDA的生成,上调Nrf2基因表达。可见,姜黄素对CCl_4诱导的鲫鱼肝损伤有保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姜黄素能激活Nrf2基因在肝细胞中的表达,调节氧化应激,从而减轻CCl_4对肝损伤。  相似文献   
30.
为了评价CYP1A在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建鲤(Cyprinus carpio.Jian)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利用精密肝切片(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PCLS)技术,构建了CCl4诱导的建鲤精密肝切片体外损伤模型。研究中通过测定精密肝切片的增值活力、生化指标、肝组织中CYP1A的m RNA表达水平来探讨CYP1A对肝损伤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4~24 mmol·L~(-1) CCl_4作用4 h后,建鲤精密肝切片培养上清液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升高,切片匀浆中和丙二醛(MDA)大量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下降,其中,浓度为12mmol·L~(-1)的CCl_4,损伤4h,肝切片的活力维持在65%以上,可以作为造模的条件;75μmol·L~(-1)α-萘黄酮作用精密肝切片6h后,肝组织中CYP1A的m RNA表达被显著抑制,生化指标显著改善。研究结果表明,CYP1A与CCl_4诱导的建鲤肝损伤关系密切,抑制CYP1A的表达可能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