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57篇
  40篇
综合类   533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207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重庆地区水葫芦上发现一种叶部病害,通过对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一种真菌,再根据科赫氏证病律步骤进行病害诊断,确定了病原菌.病害的典型症状是在被侵染的植株叶片上出现黄色小圆斑,以后病斑扩大为椭圆形,或多个病斑合并成不规则形.病斑中央黑褐色,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带.病原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sp.),在马铃薯蔗糖琼脂(PSA)上菌落生长良好,表面气生菌丝绒毛状,后期菌落黑褐色.常规培养条件下约20d产生少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深褐色,分1~3横格,短喙或无喙.接种初步观察,该病原真菌的致病性很强,在水葫芦的生物控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莱州湾位于山东半岛西北,渤海南部,其入海径流丰富,营养充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也是黄、渤海经济生物的主要繁育场。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港口的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高,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据《2009渤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结果显示,位于莱州湾底部南岸的胶莱河口及其东侧毗邻近岸海域呈现低盐区面积严重萎缩的现象,严重威胁了该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此,笔者根据2010—2012年平水期莱州湾的水质及沉积物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与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比较不同倍性菘蓝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及其体内保护性酶的响应机制,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观测不同倍性菘蓝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幼苗中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同时对其地上部分保护性酶SOD、POD和CAT进行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均表明,四倍体菘蓝较二倍体菘蓝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强。对其体内保护性酶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甘露醇浓度的增加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中SOD、POD和CAT三种保护性酶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甘露醇浓度下四倍体中的SOD、POD和CAT三种保护性酶活性均高于二倍体,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四倍体菘蓝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高于二倍体菘蓝,部分解释了四倍体菘蓝较二倍体菘蓝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强。  相似文献   
994.
安徽省7月份气温会持续上升,当月的平均温度33℃~35℃,最高气温可能会达到38℃~39℃,平均水温30℃左右,大部分时间会上升到30℃以上;会出现暴雨、强对流等天气。由于环境温度高,处于夏天最高温季节。投饵量加大,养殖池塘水质、底质逐步恶化,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水生动物疾病高发。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草鱼“三病”均进入高发期,广大养殖户应加强管理,及时预防。同时要注意缺氧泛池。  相似文献   
995.
导苗管式移栽机的烟苗移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烟草是以育苗移栽为主的作物,移栽是烤烟种植的重要环节,机械移栽的质量关系到烤烟的后期生长。目前,使用的移栽机主要有导苗管式、链夹式、盘夹式和吊篮式移栽机等。为此,重点分析了在移栽烟苗过程中导苗管式移栽机的优势及影响导苗管式移栽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对烟苗在移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段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分析认为,导苗管的倾斜角度、地轮的滑移率与移栽机的行走速度对烟苗移栽质量中的直立度、株距稳定性和漏栽率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污泥高温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旨在明确污泥高温堆肥过程中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城市污泥堆肥快速发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污泥工厂化高温好氧堆肥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平板计数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泥高温堆肥过程中的主要细菌组成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传统平板计数法结果表明,在污泥堆肥过程中,常温细菌(28℃)数量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高温细菌(55℃)的数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堆肥过程中共分离到6 株常温细菌(Paracoccus thiocyanatus,Advenella sp.,Arthrobacter sp.,Lysobacter sp.,Serratia sp. 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和2 株高温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 和Geobacillus denitrificans)。DGGE的图谱结果显示,堆肥过程中细菌的组成有明显的变化,聚类分析表明微生物类群分属4 个不同类群。污泥堆肥高温期(堆肥第7 天)细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主要细菌分布在6 个门,8 个纲中,其中88.6%的细菌属于Chloroflexi 门,Thermomicrobia 纲,Sphaerobacte 目中的细菌。在城市污泥工厂化堆肥过程中细菌组成和数量处于明显的变化过程中,Sphaerobacte 目中的细菌是污泥堆肥高温阶段的优势微生物。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水、氮两因素四水平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组合对黑龙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氮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期、成熟期玉米叶片、茎秆、籽粒氮积累量和产量W1N3处理(灌水量384.62m~3·hm~(-2)、施氮量180 kg·hm~(-2))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叶片、茎秆、籽粒氮积累量和产量增加,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米叶片、茎秆、籽粒氮积累量和产量呈现降低趋势。从玉米灌浆期、成熟期各项指标来看,W1N3处理表现最好,产量高达17 633.46 kg·hm~(-2);从经济效益来看,W1N1处理(灌水量384.62 m~3·hm~(-2)、施氮量120 kg·hm~(-2))产量为17 498.82 kg·hm~(-2),经济效益最高,该处理为当地节水节肥最佳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998.
我国进境邮件数量剧增,邮检工作形势严峻。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是全球公认的检验检疫措施最为严格的国家。本文就邮寄物检疫体系、查验方式、检疫处理与处罚等方面,对我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邮检工作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并结合邮检工作实践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标记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CQBS03,以研究其在柑橘叶片上的定殖规律。【方法】采用重叠PCR方法将p43启动子和gfp进行融合,并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HY300PLK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HY43G,以重组质粒电脉冲转化生防菌株CQBS03,培养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通过SDS-PAGE分析工程菌株GFP的表达情况,然后进行工程菌株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试验、生长动力学分析、稳定性测试。采用叶片喷雾方法接种,平皿稀释分离培养方法测定CQBS03-pHY43G在柑橘叶片上的定殖情况。【结果】重组菌CQBS03-pHY43G高效表达GFP,电泳后出现约29kDa的特异蛋白条带,外源质粒对宿主菌的生长未带来明显不利影响,质粒稳定性实验表明重组质粒pHY43G经30次传代后的稳定性为55%,室内平板抑菌实验结果显示CQBS03-pHY43G对柑橘溃疡病菌生防效果与出发菌株没有明显差异(P0.01),CQBS03-pHY43G菌株在叶片喷雾接种后的0—15d,在柑橘叶片上的数量呈现急剧下降趋势,15d后下降速度稍缓,最后保持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1.73×103cfu·g-1)。【结论】成功地将gfp转入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CQBS03中,构建了荧光标记菌株,初步明确了生防菌的定殖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广西柑橘黄龙病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柑橘健康植株和感染黄龙病植株的韧皮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柑橘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与黄龙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的方法和基于16S rD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的方法。【结果】用常规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10个属细菌类群,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为无症健株的优势菌群;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考克氏菌属.为黄龙病罹病植株的优势菌群。PCR-RFLP方法得到29种酶切图谱,共鉴定出10属可培养细菌以及11种不可培养细菌。健株与病株中Dyella sp.、Pseudomonas sp.、Serratia sp.和未培养细菌所占比例均大于5%。柑橘健株与病株中细菌的种群密度和菌群种类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健株和病株韧皮部组织中的内生细菌优势菌群存在明显差异,而伴生细菌的优势菌群与黄龙病菌的相互关系正在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