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农学   17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采收时期金银花中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金银花活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对不同采收期金银花和叶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进行研究。测定不同时期金银花及叶中的总酚、类黄酮、绿原酸等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幼蕾期到金花期,金银花中总酚、类黄酮的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幼蕾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42 mg/g、13.29 mg/g;绿原酸在三青期达到最高值,为33.37 mg/g。叶中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绿原酸呈现逐渐下降规律,含量与花中相差不多。相关性分析得出金银花中的C4H,PPO,POD与活性物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花和关联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相差不大,可进一步开发叶子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对调控金银花质量和指导相关管理规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泰安市保护地蔬菜土壤农化性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99年起对泰安市保护地蔬菜主要产区土壤进行了布点采样和化验分析,对农化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保护地蔬菜土壤改良增肥、调整施肥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提供依据。1 土壤样品采集 采集124个冬暖式大棚(107个)和小拱棚(17个)土壤样品,采样深度0~20cm,集中分布于泰山区上高镇,岱岳区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土壤改良剂(PSIM)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护地土壤上施用改良剂能够降低土壤容错、增加0.25-0.50mm团粒量、缓解土壤酸化、丰富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调节速效养分,提高微量元素含量,有效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夏玉米N,P,K,Zn肥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 ,P ,K ,Zn肥单施或配施对夏玉米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 ,增产效果大小依次为N肥 >K肥 >Zn肥 >P肥 ,同时施肥能够显著改善夏玉米经济性状和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蔬菜土壤障碍指标界定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采集土样化验总结分析了农化指标与土壤障碍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保护地蔬菜产生生理障碍的土壤主要农化指标临界值为pH值5.52,全盐含量0.296%,并进行了应用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腐熟灭菌鸡粪与化肥配施能够提高肥效,与低浓度化肥配施增产增收效果优于与高浓度化肥配施,配施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两者配施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灭菌鸡粪与化肥N、P、K配施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鸡粪与N、P、K配施对小麦有明显增产效应,不同处理产量表现为MNPK>MNP>NPK>MN>NP>N>CK。施用化肥依然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N素占主导地位。鸡粪增产主要是其携入的N、P、K营养元素所致。鸡粪与N、P、K间存在明显正连应效应,配施能够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源药肥的研究及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不合理的施肥、用药制度严重阻碍着当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经过无害化技术处理的工农业、畜牧业生产废弃物与植物源农药合理组配,研制开发植物源药肥,符合目前无公害农业以及有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选择同一品种不同年限的泰山四叶参种苗,小区种植,生长期内田间调查地上性状,收获时调查根部性状,室内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2年生和3年生泰山四叶参全生育期分别比1年生缩短29天和30天,各生育阶段进程加快,现蕾期缩短19天。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泰山四叶参的芦头休眠芽、株高、主茎叶、根粗、根重显著增加,多糖含量显著提高,但3年生根条外皮粗糙,皱褶明显,横切面肉眼可见裂隙,质地疏松,商品性较差。表明泰山四叶参的生长发育、产量与质量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泰山四叶参鲜食宜选用1年生根条,黄白色,质脆嫩,口感好;作药材或加工用2年生根条;3年生以上药材产量与商品品质均有下降,建议栽培年限勿超过3年。  相似文献   
20.
自2012年4月下旬始发期起,每隔10天调查1次泰山白首乌蚜虫数量,2013年进行防治泰山白首乌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期在4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好,施药后7 d各剂量下差异不显著,对泰山白首乌安全、环境兼容性好,毒性较低,是防治泰山白首乌蚜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