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2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是猪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病毒,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在TGEV的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就来对TGEV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2.
堆型艾美球虫广东株3—1E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堆型艾美球虫3—1E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以广东株堆型艾美球虫裂殖子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获得了3—1E基因部分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中,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克隆片段的序列测定、比较,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序列比较发现,所克隆的基因片段与Eimeria acervulina美国株(US)、E.acervulina QH株3—1E cDNA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0%和99.2%,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2%和97.6%。  相似文献   
63.
将口蹄疫病毒免疫串联片段FB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得到重组质粒pBAD-FB,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茵TOPIO中,以不同浓度的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并在不同诱导时间进行采样,经处理后做SDS-PAGE、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发现以终浓度为0.02g/L的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4h后表达量可达高峰,其大小约为26ku,扫描结果显示,FB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28.9%,能与抗FM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将融合蛋白的可溶性组分用500g/L Ni-NTA树脂过柱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血清中FMD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融合蛋白的最佳包被浓度是40μg/mL;标准阳性血清的最适稀释倍数为1:160;最佳封闭液为50g/L脱脂奶粉和PBS;最佳封闭时间为1h。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采集的118份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全病毒包被抗原ELISA、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和UBI VP1抗体检测ELISA试验盒的检测结果比较,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64.
禽流感是一种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能导致鸡的高死亡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可以从鸡直接传给人。  相似文献   
65.
对华南地区152个规模场和102个个体养殖场/散养户临床健康猪群的2934份血清样品进行PRRSV变异株(NSP2 1594-1680 bp缺失)核酸检测,结果阳性49份,阳性率为1.67%。总计254个场(户)中18个PRRSV变异株核酸阳性,场(户)阳性率为7.09%。其中152个规模场中5个阳性,场阳性率为3.3%;102个个体养殖场/散养户中13个阳性,场(户)阳性率为12.8%。结果表明PRRSV变异株(NSP21594-1680 bp缺失)在华南地区各种类型猪场中都存在,其中在个体养殖场/散养户中存在的几率高于规模猪场。提取来源于1个规模场和2个个体养殖场3份阳性样品核酸进行PRRSV NSP2部分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所获得的氨基酸序列与CH-1a、VR-2332等经典美洲型毒株相比,均在481位缺失1个氨基酸,在532-560位连续缺失29个氨基酸,与2006年以来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JXA1、HUN4、HPDEBV等具有相同的缺失特性。鉴于PRRSV变异株(NSP2 1594-1680 bp缺失)在生产中已造成很大损失,各养殖生产场必须强化以有效免疫、消毒、生物安全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6.
猪伪狂犬病(PR)是危害养猪业重大传染病之一。临床症状随日龄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初生仔猪可引起中枢神经紊乱、运动失调、麻痹等症状,妊娠母猪可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成年猪多呈阴性感染,可出现呼吸道症状。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90年代相继制定和启动了该病的根除计划,其中基因缺失疫苗及其相应的鉴别诊断方法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使免疫接种成为控制和净化本病最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采用基因缺失疫苗对某伪狂犬病阳性场仔猪零时免疫,观察抗体消长规律及其在控制和净化伪狂犬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在猪瘟流行的国家,猪瘟弱毒C株疫苗仍是应用最广泛的猪瘟疫苗,许多国家在该疫苗的帮助下,成功清除了猪瘟。国内疫苗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但近10年来,仔猪慢性猪瘟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仅就其国内流行毒株、C株疫苗的免疫机理、免疫程序、控制措施进行概述,为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禽流感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征或疾病综合症,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可引起禽类100%的死亡。由于抗原转变和抗原漂移,禽流感病毒是高度可变的。人禽流感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跨越物种界限,引起人类感染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全球已发现H5N1、H7N7、H9N2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但目前还没有发现禽流感病毒具有在人群中相互传播的能力。对禽流感必须采用积极的预防策略。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对家禽采用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流行。研制人类流感疫苗,是预防新的流感病毒株的流行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9.
传染性囊病病毒VP2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体外分别构建了3种重组表达质粒,含传染性囊病病毒GZ911株VP2基因的pGVP2、含HK46株VP2基因的pHVP2以及含HK46株5‘-端序列(包括非编码区,VP5和VP2基因)的pHVP2 5用不同的重组质粒转染质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在转染后0、14、38h,收集对照组和转染组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EF中降解DNA量,结果,在14和38h,各组细胞中测得的Dλ值均为转染pHVP2 5组最大,其次为转染pHVP2,pCVP2的组,并都大于其他对照组,表明2个IBDV毒株的VP2蛋白在CEF中表达后都能诱导CEF发生凋亡,但不同毒株的VP2蛋白诱导CEF凋亡的能力不则;VP5蛋白可增强VP2蛋白诱导CEF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用纯化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获得9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能高效分泌血凝素(HA)蛋白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试验表明,IE6单克隆抗体仅与试验的H5病毒株反应,而不与新城疫病毒(NDV)、H9亚型AIV和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EDSV)反应.这9株单克隆抗体分别为IgG1、IgG2a、IgG2b、IgM亚类,κ轻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