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沙枣与沙棘果实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沙枣果实与沙棘果实为原料,比较分析两者乙醇提取物自由基清除效果及油脂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沙枣果实与沙棘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0.75、11.40mg/g;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2种原料乙醇提取物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54.16%、44.02%,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68.40%、35.64%,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6.77%、96.21%;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均强于PG.沙枣果乙醇提取物比沙棘果乙醇提取物具有更强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和油脂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梨果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CaN基因的调控作用,采用RT-PCR技术克隆A.alternata CaN基因,利用在线工具对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在A.alternata侵染结构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并进一步以钙调磷酸酶专一性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处理研究其对A.alternata侵染结构分化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A.alternata克隆得到CNA和CNB基因,分别命名为AaCNA(GenBank NW_017306222)和AaCNB(GenBank NW_01730619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aCNA和AaCNB均无跨膜结构,且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上;AaCNA包括一个N端催化结构域、CNB结合结构域、钙调素CaM结合结构域和自抑制蛋白结构域,AaCNB具有4个EF-hand Ca2+结合位点。qRT-PCR分析表明,在疏水及果蜡诱导A.alternata侵染结构分化过程中AaCNA和AaCNB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且果蜡诱导作用更明显。药理学表明,环孢菌素A处理显著抑制疏水性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后外源亚精胺处理对‘早酥梨’黑斑病的控制效果、诱导抗病机制及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酥梨’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浸泡处理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梨果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分析测定外源亚精胺处理后果实组织活性氧及其产生或清除相关酶活性和贮藏期间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亚精胺能有效地抑制‘早酥梨’黑斑病的扩展,其控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性,其中1 mmol·L-1亚精胺在5 d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55.1%。进一步研究表明,亚精胺处理促进贮藏后期果实组织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及NADPH氧化酶(NOX)活性的下降,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亚精胺处理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的释放量,并延迟呼吸和乙烯高峰,可有效保持果实的硬度。【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精胺采后处理可通过调节‘早酥梨’果实活性氧代谢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进而有效保持梨果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果实发育期喷施赤霉素对‘苹果梨’常温贮藏期间黑皮病的防控效果,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连续3次用50 mg/L赤霉素喷施果实及周边叶片,测定采收时和贮藏期间果实细胞膜完整性、总酚含量以及主要抗氧化酶和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喷施赤霉素有效降低了‘苹果梨’常温贮藏期间的黑皮指数,果实贮藏40 d后发病率仅为同期对照的一半;采前喷施赤霉素处理还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说明于梨果实发育期喷施赤霉素可通过维持果实细胞膜完整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抑制总酚积累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来减轻‘苹果梨’常温贮藏期间的黑皮病。  相似文献   
15.
乙酰水杨酸采前处理诱导哈密瓜果实的采后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果实发育期喷洒乙酰水杨酸(ASA)对哈密瓜果实采后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苯丙烷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西洲蜜17号’哈密瓜为试材,分别在果实幼果期(花后14 d)、膨大期(花后21 d)、网纹形成期(花后28 d)和成熟期(采前2 d)4个时期采用1.0 mmol·L-1ASA进行喷洒,并对采后果实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观察处理对病斑直径及常温贮藏期间自然发病率的影响,测定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代谢产物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采前处理有效抑制了采后粉红单端孢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斑直径扩展,显著降低了果实常温贮藏期间的自然发病率,贮藏28 d时处理果实的自然发病率仅为对照的一半。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采收时肉桂酸-4-羟化酶的活性,以及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处理果实贮藏期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此外,处理还显著诱导了果实采收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论】果实发育期采用ASA多次喷洒可有效诱导采后哈密瓜的抗病性,该诱抗作用与处理激活果实的苯丙烷代谢途径、增强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金矮生苹果采收后立即用不同浓度CaCl2、BaCl2或MgCl2浸泡或真空渗透(33.32KPa)。经0℃下贮藏3个月后取出,用扩展青霉(PenicilliumexpansumLink)孢子悬浮液损伤接种果实,在18℃下培养9d。结果表明:不同浓度3种盐浸泡或真空渗透处理均未能降低损伤接种果实的发病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腐烂产生抑制,真空渗透效果优于浸泡。8%CaCl2真空渗透为最有效处理,可降低34.76%的病斑面积,而8%BaCl2和8%MgCl2仅分别降低病斑面积25.11%和18.32%。在所有真空渗透处理中,只有4%和8%MgCl2处理可导致果实产生重度药害,8%CaCl2和2%、4%BaCl2处理权产生轻微药害。  相似文献   
17.
苹果梨果皮中抗菌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粗提和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再提,经常温真空浓缩的方法.可从未成熟苹果梨果皮中提出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经薄层层析(TLC)后,表面喷洒指示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alternata)孢子悬浮液的培养结果表明,展开剂以正已烷:乙酸乙酯:甲醇为60:40:15的比例时对抗菌物质分离效果最好,其抑菌带的比移植(Rf)为04~0.6。  相似文献   
18.
猪肉蛋白酶法水解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猪肉蛋白质酶水解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猪肉蛋白质的较优水解酶为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其中木瓜蛋白酶水解猪肉蛋白的最适条件为:酶用量2.6%,pH 7.0,55℃,水解3.5 h;中性蛋白酶水解猪肉蛋白的最适条件为:酶用量1.8%,pH 6.5,40℃,水解4.5 h.双酶水解的最适工艺参数为:木瓜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按1∶2混合同时水解,总用酶量1.5%,pH 8.0,50℃,水解4.0 h,水解度可达到31.95%,且制得的水解液色泽金黄,澄清透明,无异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柠檬酸浓度处理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制作用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45mmol.L-1的柠檬酸处理对损伤接种F.sulphureum的抑制效果最好,处理后病班直径比对照降低了74%,而60mmol.L-1的柠檬酸处理则对马铃薯产生了轻微的药害;切片在诱导处理48 h后表现最大抗病性.马铃薯块茎组织经浓度为45 mmoL.L-1的柠檬酸处理后,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明显升高,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说明柠檬酸能有效抑制马铃薯干腐病与组织内这4种抗性酶的活性以及类黄酮和酚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几种新型马铃薯抑芽剂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人工合成抑芽剂的使用,开发安全低毒的新型马铃薯抑芽剂,以‘陇薯3号’马铃薯为材料,通过测定萘乙酸、肉桂醛、乙醛和乙烯利4种新型抑芽剂处理后贮藏期间块茎的发芽率、幼芽的生长和失重率,以评价4种抑芽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0 mmol/L萘乙酸,500 mg/kg肉桂醛,250 mg/kg乙醛和50 mg/kg乙烯利能有效控制马铃薯的发芽,其发芽率分别为对照的61%、65%、78%和79%。10 mmol/L萘乙酸和50 mg/kg乙烯利还能有效延缓马铃薯幼芽的生长。同时与对照相比各新型抑芽剂对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失重率影响不大。可见4种新型抑芽剂在马铃薯抑芽和保鲜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