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采后Attapulgite处理对苹果梨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离体条件下,105、0 g/L和100 g/L的Attapulgite均可抑制Penicillium expansum菌丝的生长,其中以100 g/L的抑菌效果最好,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55.9%.采用50 g/L和100 g/L的Attapulgite以Tween60做表面活性剂对果实进行15 min真空渗透处理,可显著降低损伤接种P.expansum的病斑面积,其中100 g/L的处理效果优于50 g/L处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经Attapulgite处理的果实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明显升高,总酚含量也有所增加.由此表明,Attapulgite处理对苹果梨果实青霉病的抑制与其的直接抑菌作用和诱导体内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72.
采用体外抑菌试验和果实损伤接种试验,分别测定了赤霉素和戴挫霉与嘧菌酯混配对甜瓜采后粉霉病和白霉病控制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外抑菌试验中,赤霉素对2种病原菌没有抑制作用,对嘧菌酯的防效也没有增效作用;戴挫霉对2种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对嘧菌酯的防效也有增效作用。在甜瓜果实损伤接种试验中,赤霉素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并且与嘧菌酯配合后,对其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戴挫霉与嘧菌酯配合应用,对甜瓜病害的防效明显高于二者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73.
为解决沙棘枝果速冻后结块,阻塞脱果机的问题,设计一款新的沙棘预破碎装置。根据生产需要设计出该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要对传动系统、破碎刀片的数量和排列方式进行设计。利用ANSYS对刀辊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刀辊的最大变形量为0.004 9 mm;其最大应力为21.191 MPa远小于刀辊的最低屈服极限235 MPa,说明刀辊的强度和刚度都满足要求。根据刀辊前6阶模态分析情况,刀辊的工作转速360 r/min远小于安全转速47 812.5 r/min,不会发生共振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当沙棘预破碎装置的刀辊转速为360 r/min时,工作性能稳定,整机作业时间降低至4.1 min,脱果率可达87.1%,破损率降低至8.8%。  相似文献   
74.
本课题研制了豆乳、乳酸发酵豆乳、豆乳冰淇淋,并探讨了较佳的脱腥方式、生产工艺、原料配方,基本获得成功。结果显示:产品感官评定良好,营养丰富,成本低廉,其生产工艺简单易行。这为大豆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5.
采前嘧菌酯处理对“银帝”甜瓜采前及采后主要病害的控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研究了田间嘧菌酯处理对“银帝”甜瓜采前霜霉病、白粉病和果实真菌潜伏侵染带菌率及采后粉霉病、白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前喷撒100~400 mg/L嘧菌酯对甜瓜生长期间的白粉病和霜霉病均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潜伏侵染的真菌带菌率;还可有效降低采后常温贮藏期间粉霉病和白霉病的发病率,其中以400 mg/L处理效果最好。嘧菌酯采前处理4次的效果优于3次。对照药物500 mg/L扑海因处理也可以降低上述各类病害,但效果不及400 mg/L嘧菌酯处理。  相似文献   
76.
通过BTH、BTH+挑战接种白粉菌分别处理银帝甜瓜幼苗第一片真叶,测定未处理的第二片真叶的POD、CHT活性及木质素积累。结果表明,BTH及其结合挑战接种处理后,第二片真叶的POD活性分别提高了4.34倍和9.96倍,CHT活性提高11.17倍和8.93倍,且木质素积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7.
蒜蓉调味品和蒜蓉番茄酱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蒜蓉制品的配方进行的优选试验结果表明:蒜蓉调味品的最佳配方为调味液2 %、盐10 %、蔗糖1.0 %、小磨香油0.5 %、味精0.2 %;蒜蓉番茄酱的最佳配方为大蒜45 %、番茄汁38 %、食盐3.5 %、蔗糖5 %。  相似文献   
78.
李梅  毕阳  颉敏华 《中国蔬菜》2008,1(7):14-17
分别于网纹甜瓜开花前7 d、幼果期(花后14 d)、果实迅速膨大期(花后21 d)和网纹形成期(花后28 d)用100 mg·L-1 BTH对植株进行1、2、3、4次喷洒,分析BTH处理后幼果期、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和成熟期果实内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镰刀菌(Fusarium sp.)潜伏侵染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BTH处理可有效控制甜瓜果实内两种真菌的潜伏侵染。1、2、3、4次处理均降低了两种真菌的潜伏侵染率,2、3、4次处理的效果较好,在成熟期总潜伏侵染率均为对照的23.53 %。网纹形成期是两种真菌潜伏侵染的关键时期。采前BTH处理对潜伏于果实内的两种优势病原菌链格孢和镰刀菌的控制效果存在差异,且对果实顶部、中部的控制效果优于底部。  相似文献   
79.
一种实用的植物硅测定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将研碎的植物材料用瓷坩埚在马福炉里干灰化后用浓硝酸洗入聚四氟乙烯塑料坩埚,在电热板上煮后,再用热碱溶解其中的硅,经稀盐酸酸化、高纯水定容后即可上ICP(等离子电感耦合体)测定硅含量。该方法是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植物硅测定前处理方法,它综合了传统干灰化和湿灰化方法的优点,既能保证灰化的彻底进行,又避免了强碱对ICP仪器的损害,具有准确、安全、简便、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80.
采后Harpin处理对损伤接种苹果梨黑斑病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研究harpin处理对苹果梨采后黑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试验harpin对黑斑病没有抑制作用。经损伤的苹果梨(Pyrus pyrifolia cv. Pingguoli),用15 mg/L、30 mg/L、60 mg/L的harpin溶液浸泡处理后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结果表明:采后harpin浸泡处理可明显降低损伤接种苹果梨的黑斑病发病率,3种浓度中以30 mg/L的harpin溶液处理效果最好,而常温条件下对发病率无影响。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均可抑制病斑的扩展速度,3种浓度中以60 mg/L的harpin溶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