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前乙酰水杨酸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后熟及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耀娜  王毅  毕阳  李生娥  姜红  朱艳  王斌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0):1862-1872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期间乙酰水杨酸(ASA)4次喷施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后熟和软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采后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1 mmol·L-1 ASA分别在甜瓜幼果期(花后2周)、膨大期(花后3周)、网纹形成期(花后4周)及采前48 h四个时期连续喷施处理,测定果实采收及冷藏期间(7℃,RH 55%—60%)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硬度、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采前乙酰水杨酸处理可有效降低甜瓜果实采收时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使果实贮藏期间呼吸和乙烯跃变峰的出现时间推迟1周。ASA处理提高了果实采收时的硬度及原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s)含量,延缓了原果胶向可溶性果胶的转化,维持了较高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HRGPs水平,有效保持了贮藏期间的果实硬度。采前ASA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和贮藏期间甜瓜果实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主要抑制了果实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的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处理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β-葡萄糖苷酶(β-Glu)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处理果实的硬度与果胶甲酯酶(PME)活性、原果胶和半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酶(Cx)活性和可溶性果胶(W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前ASA处理可促进甜瓜果实发育期间细胞壁物质的合成,有效抑制甜瓜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降低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阻止细胞壁物质的释放,有效维持了冷藏期间的甜瓜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92.
青稞酸奶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欢  梁琪  毕阳  米兰  张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47(2):135-140,151
以青藏高原青稞、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青稞谷物酸奶,青稞经炒制、粉碎、糊化、液化后与鲜牛奶混合进行发酵,研究了青稞的液化工艺和不同试验条件对青稞酸奶感官、理化性质、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青稞液化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20U/g,液化时间40min,液化温度70℃,青稞粒度80目.青稞谷物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青稞添加量为6%,稳定剂添加量为1%,蔗糖添加量为6%,发酵时间为6h,所制得的青稞酸奶口感细腻,组织状态均匀,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93.
吊挂贮藏与搁板贮藏是新疆哈密瓜的传统贮藏方法。由于均在深约2m左右的地下式土窖中进行,方法简便、通风良好、便于检查,因而为广大瓜农所普遍采用。在一般情况下,可对哈密瓜进行2至4个月左右的贮藏,情况好的,可达半年。一.方法吊挂贮藏是将三根悬挂在窖顶杆上粗约1cm的绳索或2cm宽的帆布带每隔50cm打一个结,然后,将欲贮藏的哈密瓜果柄朝下夹在三股吊绳的各结上。原则上大瓜在下,小瓜在上。每组吊绳可挂瓜3至4个。  相似文献   
94.
采前套袋对苹果梨表皮蜡质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采前套袋处理对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cv. Pingguoli)果皮蜡质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方法】在花后60 d对苹果梨果实进行双层套袋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解套袋微域环境对果皮蜡质含量、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苹果梨表皮蜡质含量与未套袋相比差异不显著;与未套袋相比,套袋果实表皮蜡质粗糙、蜡膜不均一、裂纹较多,且表面无蜡质结晶形成。对其蜡质组分分析表明,套袋与未套袋果实检出的蜡质组分数量与种类均存在差异;在含量上套袋果实烷烃较未套袋有所提高,链烷酸有所下降。同时采前套袋处理的果实蜡质组分中饱和链烷酸的碳数分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未套袋果实以C28、C30和C26的相对丰度较大,而套袋果实仅以C26和C28的相对丰度较大,并未检测到C30饱和链烷酸。【结论】采前套袋处理对苹果梨表皮蜡质超微结构、化学组分种类和链长均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硅酸钠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方法】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100 mmol•L-1硅酸钠常温浸泡处理10 min,处理后12 h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测定处理对果实采后病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硅酸钠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损伤接种T. roseum的病斑直径(P<0.05)和果实的自然发病率;诱导果实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和超氧阴离子( )产生速率的提高,增加了果肉组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的活性,抑制了前期果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促进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产生,降低了果肉组织细胞膜的完整率。接种后硅酸钠处理果实可进一步诱导果肉组织产生更多的H2O2和 ,提高了CAT活性,维持了SOD活性,促进果肉组织产生了较多的MDA。【结论】采后硅酸钠处理可通过调节果实活性氧的代谢来提高厚皮甜瓜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96.
采用恒温震荡法制备了南瓜皮的水提取物,并测定了该水提取物对4种采后病原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南瓜皮水提取物对4种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病原之间存在差异,对Alternaria alternata抑制作用最强,培养5h和7d后的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直径分别为对照的42%和54%,对Fusariumoxysporum和Penicillium expansum的抑制效果次之,对Trichothecium roseum作用较弱.由此表明,南瓜皮的水提取物含有可抑制真菌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7.
苹果酸处理对苹果黑斑病的抑制及抗性酶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采后25mmol·mL-1苹果酸处理对苹果黑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实经25mmol·mL-1苹果酸处理再用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损伤接种能够抑制病斑直径扩展;苹果酸处理增强了果实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酚类物质的含量也明显提高;A.alternata损伤接种可进一步增强苹果酸处理的PAL、POD和PPO活性,提高果实内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由此表明,苹果酸对苹果黑斑病的抑制作用与诱导果实内抗性酶的活性以及提高酚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用肉桂皮的石油醚提取液对8种食品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液对细菌、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抑菌效力对菌种具有选择性,该提取液对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对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效果最差,并且其抑制真菌的效果明显强于细菌.48h后测定提取液对各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发现提取液对大多数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值为0.104g·mL-1,只有对Alternaria alternata和Fusarium sulphureum的最低抑菌浓度值为0.208g·mL-1.  相似文献   
99.
Trizol法提取厚皮甜瓜果实RNA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改良的Trizol法提取厚皮甜瓜‘银帝’果实中的R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和RT-PCR法进行纯度、浓度和RNA完整性检测.结果表明:1 mL Trizol用于提取200 mg甜瓜果实量时,得到的RNA产量最大,氯仿抽提2次时提取到的RNA的A260/A280在1.9~2.0之间,所提取的RNA无蛋白质和DNA污染,室温沉淀和低温沉淀对RNA的产量无明显影响.将提取的RNA反转录后扩增β-actin基因片段,扩增的条带与设计大小一致,验证了该方法提取的RNA可用于RT-PCR.  相似文献   
100.
K_2HPO_4采后处理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2HPO4浸泡马铃薯块茎和切片,研究K2HPO4对损伤接种Fusarium sulphureum马铃薯干腐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K2HPO4处理可有效抑制损伤接种马铃薯块茎和切片病斑直径的扩展,其中以70 mmol.L-1处理效果最好.K2HPO4对切片的最强抗性诱导出现在处理后48 h;K2HPO4处理后损伤接种切片组织中POD、PPO、PAL和GLU活性明显增高,O2.-和木质素含量显著积累,说明K2HPO4可通过诱导马铃薯体内的防卫反应来增强其对干腐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