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以中国种业企业为研究主体,基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关理论,依据自主创新原理将中国种业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种业的引进再创新阶段、育繁推一体化的集成创新阶段和企业并购下的原始创新阶段,研究并梳理了种业各阶段发展的动因。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种业各阶段的自主创新发展是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和逐步完善发展下进行的,同时种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也促进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展,三者呈螺旋式促进发展关系。由此本文认为,应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企业研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对种业自主创新发展动因进行深挖并归纳总结,为中国种业自主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是根本性、决定性的力量.为了给中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供经验,本文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梳理总结了澳大利亚以用户导向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经验:在创新需求方面,农业科技从研究导向到用户导向,研究优先项目覆盖多层次、多方面的农业科技需求;在创新环境方面,建立行业和政府共同投资制度,通过农业研究和发展公司(RDC)制订农业科技研发规划和优先项目,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态监测农业研究和发展公司运行绩效,运营信息公开透明;法律体系完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形成了具有动态性、生长性、开放性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中国的启示:塑造系统观念,指引角色转换和行为变革;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助推小农户采纳现代科技成果;建立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农业行业科技中心,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扶贫资金投入的增加,各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扶贫项目资产,提高扶贫资产管理效率、优化扶贫资产管理流程成为巩固脱贫质量的重要突破点。基于一般资产管理流程构建了扶贫资产管理流程,通过明确登记扶贫资产身份信息为优化资产管理提供依据,划定责任主体提高管理效率,规范收益分配实现助贫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构建监督体系实现扶贫资产在阳光下运行。在充分认识我国目前扶贫资产管理实施的困境下,应合理估算项目资产收益率,深刻挖掘扶贫资产带贫减贫机制,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监督检查体系从而为长效扶贫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助力脱贫攻坚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政府对农业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农业建设投资增长幅度较大,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农业建设项目监管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本文通过系统比较分析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等国内政府部门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了对中国政府投资农业建设项目监管的经验,对完善中国政府投资农业建设项目监管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挖掘国内学者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梳理和归纳国内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特征和方向,以CNKI数据库中1992—2017年的1 405篇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分析、机构分析,以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oace为手段,对国内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脉络和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农业技术扩散已经完成了基础理论的构建,但研究活跃度逐年降低,且研究领域较为集中,前沿的分支较少;农业技术扩散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蒋和平、李同昇、高启杰、胡瑞法、申红芳等是主要发文作者,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发文较多的机构,《农业经济》是农业技术扩散研究发文最多的期刊,其次是《世界农业》《农业技术经济》等核心期刊。同时,现有研究内容的学科构成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农业经济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不明显,理论创新不足。构建农业技术扩散机制、体系,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农业技术扩散的新要求都要关注。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京津冀地区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现状及成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的评价模型对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途径日益丰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示范与辐射带动效益持续提升;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京津冀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创新能力指数仅为0.316;各园区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各园区创新能力变异系数高达56.5%;园区创新能力处于主要由创新支撑驱动的起步阶段,对创新能力指数贡献率为36.72%,集成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尚未显现。应通过鼓励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园区带动能力、推动园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等措施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2003—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基础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和地理加权模型,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角度,实证分析4种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生产性、生活性和网络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空间相关性是通过因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来传递的;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农民增收存在抑制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厘清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过程,解决当前关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概念不明晰,计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测算方法选择偏误、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不合理等问题,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出发,梳理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过程,归纳了非生产前沿面方法、生产前沿面方法及微观核算方法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测算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进行了说明,进而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新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农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型举国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顶层设计,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供给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以科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措施,并总结了我国当前运行效果显著且对乡村振兴有重要推进作用的“科技小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公费农科生”等实践模式,以期为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2011 ~2013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规模以上的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并从产业领域的角度出发比较了不同产业领域之间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对于客观认识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所处水平具有参考意义,并从政府调控角度提出如何带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模式以提升企业的农业科研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